天地君親師是:天、地、皇帝、親人、老師。“天地君親師”五字成為人們長久以來祭拜的物件,充分地表現出儒教民眾對天地的感恩、對君師的尊重、對長輩的懷念之情。同時也體現出“中國民眾的敬天法地、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的價值取向”。
這幾個字正體現出中國民眾的終極關懷所在,是傳統社會中倫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據,由於它的深入人心,對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是正使得中國人不同於西方人,中國文化不同於西方文化。
天地君親師是:天、地、皇帝、親人、老師。“天地君親師”五字成為人們長久以來祭拜的物件,充分地表現出儒教民眾對天地的感恩、對君師的尊重、對長輩的懷念之情。同時也體現出“中國民眾的敬天法地、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的價值取向”。
這幾個字正體現出中國民眾的終極關懷所在,是傳統社會中倫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據,由於它的深入人心,對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是正使得中國人不同於西方人,中國文化不同於西方文化。
1、天地君親師是中國儒家祭祀的物件,充分地表現出儒教民眾對天地的感恩、對君師的尊重、對長輩的懷念之情;掛在中堂表示尊重,對重大節氣、事情的烘托。
2、古人的印象中,天是人間禍福的主宰,也是自然的支配者,天在能給人福澤的同時,也能給人災難,能降雨使得人們豐收,也能不降雨讓人們遭到饑荒;人類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於地,因此中國民間以祭拜土地神的方式,表達對大地的敬仰;從傳說中的伏羲女媧開始,炎帝、黃帝、堯、舜、禹、湯、到文、武、周公,這些人都是歷史的有道明君,為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
天為上天,地為大地,君為君王,親為祖先,師為聖賢,多指孔子。這五類都 是中國民間祭祀的物件。祭祀夭地,源於古人對自然的崇拜和敬畏;祭祀君王源於 君權神授觀念;祭祀祖先源於祖先崇拜和孝佛之道;祭祀聖賢源於對儒學傳統定和尊師重道的傳統。民間祭祀厭地君親師,無非就是祈求天下太平、風調雨 順、國泰民安、家庭和睦、尊卑有序、自由平等。
天地君親師作為民間祭祀物件的歷史十分悠久。據學者徐梓在《天地君 親師源流考》中考證,《國語》中已經將君、親、師並列,《荀子》中增加天和 地,形成了天地君親師的完整內容。東漢時期的《太平經》最早為天地君父 師定序。明朝後期,民間已經普遍把天地君親師作為祭祀物件。清雍正初 年,第一次以官方的名義,確定天地君親師的次序。發展到現在,祭祀天地 君親師只是作為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用以寄託對天地的感恩之情,對祖國的熱 愛之情,對祖先的懷念之情,對聖賢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