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太原鑼鼓

太原鑼鼓

  太原鑼鼓是流行在太原和晉中一帶的一種鑼鼓音樂。曲牌有:“流水”、“一二五”等多種。相傳,它始於公元947年,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據說,當年皇姑一出動,便用鑼鼓迎送,演奏的曲調,就是傳自今日的“流水”,取“福如東海長流水”之意。

  太原鑼鼓所用樂器分大小兩組,以大傢什享名。其樂器為大鼓、大鐃、大鈸,大鼓為領奏。大傢什為戰鼓、馬鑼、二鈸鉸子。在曲式結構和打擊藝術上的顯著特點是:重章疊句、長短錯落,似古典詩詞的句式結構,能給人以厚重緊湊、迴環反覆的印象。演奏中常常使用急煞停頓,如樂譜中的休止,給人以乾淨利索的深刻印象。演奏徐緩時如潺潺流水,急驟時則似大浪奔騰;輕敲時鸞鈴叮噹,重擊時霹靂轟鳴。演奏者情態激奮,忽而拋鑔亮相,忽而懷抱金瓜。音響、感情、表演交織融匯,引人入勝。

  太原鑼鼓的最大特色,在於兩隊擺開陣勢,互相對抗。這種對抗的出現,常見於喜慶之日,兩隊互見於街頭。每逢這種情況,雙方互不相讓,各顯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陣連一陣,一會兒急似一會兒,不爭個山高水低,決不歇手。這種對抗和較量,成為太原鑼鼓的一個傳統習俗,恰似兩軍對壘,誓必決一勝負。這種對臺演奏,越打越來勁,越看越振奮,有時演奏長達五六個小時而不肯罷休。其演奏技藝之嫻熟,場面之激烈,實屬國內罕見。它反映出太原人自古以來粗獷剽悍的地方特性,也反映出太原人不屈不撓,對勝利的嚮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它構成了太原鑼鼓聲色雄壯的地方特色,也奠定了太原鑼鼓在太原民間社火習俗中獨佔鰲頭的地位。

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

  山西省太原市,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特別是在中古時期,許多帝王都是在這裡成就了自己霸業,進而一統天下的。公元532年,身為大丞相兼渤海王的高歡,在晉陽(即太原)設立了自己的大丞相府,總攬了北魏的朝政大權,從此確立了太原在高氏集團政治上的特殊地位。以後,東魏、北齊兩朝相繼在鄴城建都,而晉陽則以陪都地位繼續作為皇室主持政務的重要所在地。在這一時期內,高氏集團中的宗室顯貴以及佛教僧侶們頻繁地往來於鄴城和晉陽之間,他們不僅溝通了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掀起了太原地區弘揚佛法的熱潮。

  高氏集團中的主要人物都篤信佛教,他們不僅在國都鄴城地區狂熱地大造石窟寺院,還在兩都來往的交通要道上,乃至太原及其周圍,建起了一系列的寺院和石窟,使太原一帶的佛教得到了迅猛地發展。天龍山石窟群,就是環繞太原石窟群帶中最著名的一處。

  天龍山石窟,坐落在太原市南約40公里的天龍山,共有25所洞窟,分佈在這裡東西兩峰南坡峻峭的山腰間,自東向西排列著。其中東峰12所,西峰有13所。這一帶林木蔭茂,風景宜人,高歡最早看中了這個地區,並且建造了一所避暑離宮。到了北齊時期,高氏皇室又在避暑離宮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天龍寺。據明朝初年編修的《太原志•太原縣》中記載,在這座寺院中有北齊孝昭帝高演執政時期,來自幷州(今太原市西南)定國寺的和尚建造石窟的銘文。這個定國寺,是東魏時期高歡建造的一所寺院,因此,我們可以想象當年天龍寺的工程,一定與北齊的皇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開鑿在山崖間的石窟,也應該是這些寺院的重要組成部分。

  位於天龍山東峰的第2、3窟,是東魏時期開鑿的一組左右毗鄰的小型洞窟。它們的窟室空間都是2.5米左右見方,覆鬥形的窟頂,在四壁前面設定回字形低壇,在正壁與左右側壁上各鑿一佛龕,內雕坐佛和二脅侍菩薩立像。比較特別的是,正龕的主佛是結跏趺坐,而側壁龕內的主佛都是倚坐的姿勢。壁面間還有一些淺浮雕裝飾,分成上、中、下三段排列:上段千佛,下段是世俗供養人,中段佛教題材有維摩詰居士、文殊菩薩、供養比丘、釋迦太子在樹下思維像等。窟頂的正中雕著蓮花,而在四個坡面則雕出飛天。其中的佛和菩薩的面相都是清秀的,佛的身上穿著褒衣博帶式袈裟,雖然表現出了濃厚的北魏末年人物風格,但已經不顯得十分消瘦了。第2、3窟之間的崖面雕鑿了一通石碑,這是沿襲了雲岡第二期石窟以及龍門賓陽中南洞在雙窟間立碑的作法。同樣從這兩所窟的內部構造中,我們也能看出它們對龍門賓陽中洞以及皇甫公窟一類石窟作法的繼承。其實,天龍山東魏時期的三壁三龕式洞窟,也正是從龍門北魏晚期的幾種佛殿窟綜合發展來的。

  天龍山北齊時期的洞窟有第1、10、16窟等,規模都比東魏石窟略大一些,但在形制與內容佈局基本承襲了東魏的作法:平面都是方形的,也是三壁三龕式。所不同的是,它們的窟前增加了仿木構建築樣式的前廊,這樣就形成了一座座直觀的崖中殿堂了。窟門的兩側一般刻著金剛力士或天王像,窟室低壇的側面正中是兩隻蹲獅共捧香爐的形象,它們的兩則雕著神王或者伎樂人物。第1窟的造像是以倚坐的彌勒佛居中,第10窟位於正壁龕內的是釋迦與多寶佛並坐像,第16窟三所龕內的主佛都是結跏趺坐式的,但它們所反映的都是三世佛的題材,只不過是分別突出了未來、過去、現在的佛祖。北齊這三所石窟中的佛、菩薩和弟子的形象,都是面相渾圓、身體健壯的,它們的服裝表面只刻出了很少的衣紋,這種造型風尚,與我們在邯鄣響堂山石窟中看到的相同,都是北齊國特有的藝術面貌。

  我們先暫時離開天龍山石窟,到太原一帶的其他地方去看看。

  在太原市南郊區晉祠鎮西北約3.5公里的龍山南坡山腰間,坐落著姑姑洞石窟群。這一帶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現存的石窟主要有三所,呈上下分佈在突起的大岩石上,都是面向南方,分為下窟、中窟和上窟三部分。它們的東面還有一身摩崖大佛,西面有三個崩毀殆盡的殘窟。

  姑姑洞的下窟,是一所3米見方、覆鬥形頂的中心塔柱窟,塔柱的四面都開著一所裝飾成寶帳樣子的佛龕,龕內原先都有坐佛和脅侍立像。窟室的左右壁都開著兩所對稱的佛龕,而在後壁上則排列著三所佛龕。這些龕內有的雕一佛二菩薩二弟子像,有的只雕一身立佛像。這所中心柱窟的塔柱後面不像響堂山石窟那樣鑿成了過洞式,四面頂部的高度都是相等的,這方面可能與直接繼承鞏縣石窟那樣的作法有關。中窟和上窟都是方形平面、覆鬥形頂的三壁三龕式小型佛殿窟,中窟的規模略大一些,這種結構形制與天龍山的東魏、北齊石窟是大體一致的。它們龕內的雕像都是坐佛和二菩薩二弟子立像;中窟正壁大龕兩側下方還分別鑿出了一個圓拱形淺龕,龕內都雕了一尊手持三叉戟的神王立像;同樣,在左右側壁外側的下方,也鑿出了大小相當的神王像龕。中窟前壁窟門兩側,分別雕著立菩薩像和騎象的菩薩像。這三所洞窟裡的佛與菩薩等像,都具有天龍山北齊石窟那樣的造型風格,所以,它們都應該是在北齊時期製作成的。

  姑姑洞石窟的那尊摩崖大佛像,雕鑿在一所敞口露頂大龕內,僅頭部就有1.8米高,通身的高度可能有十多米。這尊大佛頭頂上的肉髻是低平的,並有著豐圓的面相,這些特點仍與北齊風格很接近。唐代和尚法琳在《辯正論》裡曾以提到;隋煬帝楊廣在幷州造了一座弘善寺,又在龍山的崖間雕造了一尊阿彌陀佛坐像,約有40米高。地點相互符合,但我們還不敢斷定這尊大佛就是楊廣造的。

  在晉祠鎮西北約5公里的懸甕山瓦窯村西北山坡崖面上,坐落著瓦窯村石窟,與姑姑洞石窟相距大約有1.5公里。它們是東西並列著的三所小型洞窟,規模都不太大,都是近似於方形的平面,覆鬥形窟頂,三壁三龕式的形制。在內容佈局、造像風格等方面都與天龍山、姑姑洞的北齊石窟有著共同的時代特點,只是在造像的組合上略有繁簡而已。這三所石窟的東壁帳形龕中都雕著交腳坐的彌勒菩薩像,同樣與其他兩龕內的坐佛像一起構成了三世佛的題材。

  山西省的左權縣,位於山西東部太行山的西麓腹地,它的東部與河北省的武安縣、涉縣接壤,是北朝晚期由太原通向鄴城的交通要道之一。左權縣境內的石佛寺石窟和高歡雲洞石窟,就是在這種東西兩都之間密切交往的形勢下開鑿出來的。

  石佛寺石窟,位於太原東南方左權縣城西3.5公里井溝村西南500米的山坡上,是南北毗鄰的兩所石窟。它們在內部構造上有些不同。第1窟是略呈方形的平面,覆鬥形窟頂三壁三龕式,在三壁前部設定了倒凹字形的低壇,是比較典型的東魏石窟;第2窟的平卻略呈倒梯形,人字披形的兩面坡窟頂,也是三壁三龕式。兩窟的內部都是2.5米左右見方,規模都不太大。第1窟在造像的佈局方面與天龍山東魏開鑿的第2窟有些相似,也是在中心龕內雕主像,而將脅侍弟子和菩薩像安置在了龕外的兩則。這裡三尊主像的配置是比較特殊的,正壁是結跏趺坐佛像,左右兩側壁龕內分別是半跏坐的思維菩薩像和倚坐的彌勒佛像。這些人物的造型與服裝特點,也與天龍山第2、3窟基本相同。第2窟內的佈局雖然與第1窟很接近,但在造像上卻表現出了許多唐宋時期的特點。因此,第2窟可能是到了唐宋時期仿照第1窟的作法開鑿出來的。

  在左權縣城東南20公里處,有一所規模頗為壯觀的石窟,開鑿在山谷北面陡直的峭壁間。石窟的外立面雕成了仿木結構的前廊形式,面寬達13.8米,進深2.3米,高度約有9米。前廊的前部雕著四根八角形立柱,使外觀構成了三間仿木建築樣式。前廊的上方有三個明窗,窟門裝飾著尖拱形的火焰門楣,有著火焰寶珠裝飾的門側立柱,這些造型和響堂山石窟很相似。它的主室卻沒有如期完工,因而沒有發現任何形象雕刻。這所洞窟被當地人俗稱為“高歡雲洞”。清代雍正年間編修的《遼州志》上記載說:這個“高歡雲洞”,相傳就是東魏的丞相高歡建造的避暑宮。說法雖知不切合實際,但像這等規模的石窟工程,是可以和北響堂山石窟中的北洞相媲美的。也只有像高歡父子那樣的顯赫人物,才有能力去經營它,這點應該是沒有疑問的。致於它的中途輟工,很可能與某種政治形勢的突變有關。

  在高氏集團經營晉陽的時代,還有兩項巨大的佛教藝術作品也值得提一下,它們就是太原近郊的龍山童子寺大佛和蒙山開化寺大佛。

  據有關史書記載:公元556年的一天,冀州的宏禮禪師遊化到了龍山腳下,忽然看見了五色光明雲從地面升上了天空,照耀四方。在五色光明雲中,有四位童子正坐在青蓮座上游戲玩要。突然,只聽一聲巨響,震動大地,山崖上的巨石紛紛崩落了下來,一尊巨大的阿彌陀佛像在崖間出現了。遠近的佛教信徒們聽到了這個驚人的訊息後,都來到這尊大佛像前焚香禱告,據說還經常出現神奇靈異的事情。宏禮禪師將這些情況記錄了下來,上報北齊朝廷,請求在大佛顯身的地方建造一座佛寺。寺院建成以後,就取名叫作童子寺,以紀念童子們預示的瑞應與吉祥。禪師滿懷恭敬的心情,依靠著山崖雕造了一尊高約52米的阿彌陀佛像,兩旁還雕出了觀世音和大勢到菩薩,身高也有約36米多。這三尊大像遺蹟仍然存在著,只是它們的身體表面已經遭到嚴重風化,大佛頭也不知丟失何處,昔日輝煌壯麗的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北史•齊本紀》裡講:北齊後主高緯在晉陽西山雕造了一尊大佛像,有60多米高。這裡的法事活動一夜可以燃油萬盆,明亮的燈火照到了皇帝的宮廷裡。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大佛像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在公元559年左右雕鑿成的。不論哪一種說法正確,我們都可以確定這是一尊北齊時代的佛像。這尊巨型佛像就坐落在蒙山北峰開化寺西北1公里的大肚崖前,原來是露頂開龕,頭的上半部和上肢部分已經崩落了,雙腿是倚坐姿勢,應該是一尊倚坐的彌勒佛像。在河南浚縣東南大阫山的東麓,也有一尊北齊時代依山雕造的倚坐佛像,約有27米高。可見北齊的佛教藝術很具有雕鑿大佛的傳統。特別是蒙山的大佛最為宏偉,當年也最能體現出北齊皇家的藝術風範。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天龍山石窟去看一看,因為那裡三分之二的雕刻藝術,都是頗富盛各的唐代傑作。

  唐代的天龍山,是它的開窟造像的鼎盛時期,為我們留下了15所洞窟。它們的形制以方形平面覆鬥頂的三壁三龕式為主,其次還有馬蹄形平面的列像窟形式。有的窟前立面也雕成了仿木構建築的樣子,窟門的兩側一般有金剛力士把守。西峰第9窟,是唐代石窟中規模最大的一所,居於天龍山石窟的中心位置。第9窟的前面原來建造著三重簷的高閣,內部分成了上下兩層:上層平面呈凸字形,正中雕著一尊7.55米高的倚坐彌勒佛像;下層的正中是一尊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它是佛教密宗所尊奉的觀音的一種變化像,兩側分別是乘象的普賢菩薩和騎獅的文殊菩薩。

  天龍山的唐代雕刻像,都有勻稱豐腴的體格,肌體表現出了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感覺。特別是菩薩像,無不具有自然的姿態,變化豐富多樣,在面部還刻劃出了寧靜冥想的神情,顯示了唐代雕塑藝術中的高超技藝。

  令人遺憾的是,天龍山石窟精美的佛教雕刻作品,包括上面老照片中的作品,在20世紀20年代以後遭到了日、美等國一些人的嚴重破壞,有150 多件雕刻被劫往國外,散失在日本和歐美各國。現在,已經在世界各地找到47件天龍山的雕刻,其中大部分是佛頭,有29件可以確認出是從天龍山的哪一所洞窟中鑿走的。這是歷史給當代中國人造成的損失。

太平鑼鼓

   太平鑼鼓

  溧陽的太平鑼鼓,在寧滬線上頗有名氣。

  由戴埠鎮30多名民間藝人組成的演出隊,身著太平軍戎裝,手執樂器前進。他前有旌旗開路,後有刀槍壓陣,氣勢雄壯。演出時,先是小鑼小鼓、大鑼大鼓聲起,反映太平軍戰士持槍躍馬,整裝出發的場面;接著“召軍”聲聲,滾鼓雷動,烘托點兵點將、誓師沙場的氣氛;而後長鑼陣陣,展現千軍萬馬、殺向疆場的風貌。及至緊鑼密鼓,“召軍”長鳴,展現了金鼓齊鳴、刀劍相擊的場景。最後小鑼小鼓再起,可感受到凱旋歸來、萬民歡騰的情緒。這套太平鑼鼓生動、形象而又熱烈地再現了當年太平軍的戰鬥風貌,深受民眾歡迎。也由於這套鑼鼓氣勢磅礴,動人心絃,因此,被眾口贊為“威風鑼鼓”。


山西太原春節習俗

  生活中有節日,節目中有民俗;風俗使節日代代傳承,節日使生活五彩斑斕。舊時,太原地區月月有節日,而最隆重、最熱鬧,風情最濃厚的要數過年了。 舊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間稱過年,為區別於公曆元旦,後來又稱過大年。舊日,臘八節過後,太原人就忙著準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 ...

薅草鑼鼓——土家民俗文化經典

  “太陽落土四山黃,情妹出來撿衣裳。雙手巴在欄杆上。望郎不來哭一場。”日前,小編下鄉採訪時,婉轉的歌聲從田野裡傳來。循聲望去,一位古稀老農在莊稼地裡一邊歌唱、一邊勞作。唱歌的老農名叫蒲耀明,71歲。他剛才唱的是薅草鑼鼓的唱腔。據蒲老介紹,薅草鑼鼓在改革開放前還在流行。農民們在除草的時候,常常打薅草鑼鼓。幾十 ...

太原一小學集體做“太極功夫”課間操

  孩子們課間舞起太極操6月6日,太原市晉源區北大寺小學,學生們集體舞起“太極功夫課間操”。為響應“陽光一小時”的號召,豐富學生課間體育活動,該校每天在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後,加練了二十四式太極拳操和武術健身廣播操,讓孩子們在強身健體的同時,瞭解國粹,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

太原上“梅花樁”上醒獅舞

     9月3日,山西省華夏醒獅團的隊員在表演“凌空飛渡”。   當日,在太原市舉辦的晉商文化藝術活動週上,山西省華夏醒獅團為市民免費表演“梅花樁獅”。舞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分南獅和北獅,是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為一體的文化活動。山西省華夏醒獅團結合南獅輕靈敏捷和北獅威武莊重的特點,透過在高達3米、跨 ...

湘西土家族鑼鼓

     臺灣TVBS電視臺小編拍攝土家族風情園   中國臺灣網11月21日湖南鳳凰訊息 “第四屆海峽兩岸新聞媒體聯合採訪湖南行”活動於今日在湘西鳳凰正式啟動。數十家大陸與臺灣媒體將從走近書架堂古寨追溯楊家將後裔開始,全方位領略三湘大地的人文魅力、民族風情與發展脈搏。   昨天,小編團從長沙奔赴鳳凰。雖然正式 ...

太原社火

  作為民俗四大類之一的“文藝民俗”,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側面,也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泉。太原的民俗文藝源遠流長、豐富燦爛,社火習俗就是其中最為奪目的一朵奇葩。   社火,實際上就是太原人俗稱的紅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傳著一句民諺,那就是“老百姓,要快活,趕會唱戲弄紅火。”當然,民間的風俗,由於受到地域 ...

誰把太原市長捧成了文化符號?

     網路配圖   據《三晉都市報》報道,山西省文化廳主辦的“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活動正在進行。截至6月23日,排在第一位的是太原市長耿彥波,他的票數達到了154萬票。排在第二位的則是由太原市晉祠博物館報送的晉祠,票數已經達到46萬票。   因“造城市長”而聞名的耿彥波,如今“超越”晉祠、山西大院、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