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主體有原告、被告及主持審判的機關,如人民法院等。只有符合民事訴訟主體資格,才能參與訴訟過程,行使自己的權利。原告必須和案件有直接利害關係,並且有明確的訴訟理由。經過法院審查,發現當事人不適格的,可以駁回訴訟請求,要求重新提交訴訟狀。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是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民事訴訟主體適格的判斷方式:
1、當事人是否具備訴訟權利能力。
2、根據當事人起訴時訴的宣告從形式上判斷當事人是否具有訴訟實施權。一般而言,爭議法律關係的主體,通常就該法律關係具有訴訟實施權,即是適格的當事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
第四十八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第四十九條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複製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複製本案有關材料的範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我國民事訴訟主體包括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訴訟主體,是指第二類的訴訟當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訴案件中上訴人、被上訴人,合格的當事人直接關係到訴訟的結果。
【法律依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律專業的必考課,培養自學考試者的程式法知識和運用民事訴訟法進行訴訟、辦理民事案件的能力而設立的一門基本法律的必修課。
民事訴訟法律關係的主體是指,民事訴訟程式中依法享有訴訟權利並承擔訴訟義務的國家機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我國法律關係的主體有:人民法院。人民法 ...
監護人責任的訴訟主體的確定是法定代理人。
【法律依據】
《民法總則》第二十二條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借款合同當事人一般是金融機構與法人企業之間的借款關係,確定管轄權時,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民間借貸糾紛雙方在借款合同中明確了履行地,雙方爭議應由履行地法院管轄;如果借款合同中未明確約定履行地,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法律依據】
...
醫療糾紛的訴訟主體包括:
1、醫療機構。
2、患者。一般情況下,由患者本人作為訴訟主體參加訴訟。如患者身故,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十八條之規定,由其近親屬作為訴訟主體參加訴訟。
【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意見》第十二條規定“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 母、外祖 ...
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適用普通程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 ...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書寫民事起訴狀,寫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絡方式等資訊;
2、準備原、被告雙方當事人身份證影印件;
3、準備證明存在有糾紛的相關證據材料;
4、向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人民法院對原告的起訴審查後, ...
刑事訴訟過程包括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審判階段,理論上說,在這三個階段被害人都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