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如何評價董仲舒的思想及作用

如何評價董仲舒的思想及作用

  董仲的思想及作用:

  1、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使儒學在漢代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併為後來儒學在政治上的正統地位奠定了基礎,使儒家學說成為歷代封建王朝的政治指導思想;

  2、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當時世家的實力是很強大的,這個維護君權,貫徹忠君的思想,為皇家統治找一個神聖的理由,進一步鞏固中央統治,減少反叛,維持社會和諧;

  3、針對土地兼併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4、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提倡孝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即三綱五常,為封建階級統治和等級秩序的神聖性和合理性而辯護,成為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為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所維護和提倡。

漢書董仲舒傳古文翻譯及註釋

  1、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時曾拜為博士。他居家教書,弟子之間便依學輩先後輾轉相傳,有的人甚至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戶,三年間不曾到屋旁的園圃觀賞,他治學心志專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時的儀容舉止,無一不合乎禮儀的矩度,學生們都師法、敬重他。漢武帝繼承帝位以後,下令薦舉賢良文學之士先後一百多位。董仲舒作為賢良回答皇帝的策問。策問結束後,漢武帝任命董仲舒為江都相,奉事輔佐易王。易王(劉非),是漢武帝的哥哥,平素非常驕橫,喜歡勇武。董仲舒用禮義扶正易王,易王很敬重他。過了一段時間,易王問董仲舒說:“越王勾踐和大夫洩庸、文種、范蠡密謀攻打吳國,後來終於滅了吳國。孔子說殷紂王有三位仁人,我認為越王勾踐也有三位仁人。齊桓公有疑難問題就向管仲請教,我有疑難就向您請教。”董仲舒回答說:“臣愚昧,不能回答您提出的問題。我聽說春秋時魯國國君問大臣柳下惠:‘我想攻打齊國,怎麼樣?’柳下惠說:‘不行。’他回家後面有憂慮之色,說:‘我聽說攻打別的國家不去問有仁德的人,國君想攻打別國為什麼問到我呢?’柳下惠只不過被詢問罷了,尚且還對此感到羞愧,更何況是設詭詐計策去攻打吳國呢?由此說來,越國根本就沒有一位仁人。

  2、仁人,就是端正他的義而不去謀取私利,闡明他的道而不去計較自己的功勞,所以在孔子的門徒裡,即使是未成年的兒童也羞於談論五霸,因為五霸先推崇欺詐武力而後注重仁義。越王君臣不過是施行不正當的詐術,所以不值得孔子的門徒談論。五霸比其他的諸侯賢明,可是和三王相比,就好像似玉的石頭和美玉相比一樣啊。”易王說:“說得好。” 董仲舒為人廉潔正直。這一時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邊境內外少數民族的侵擾。公孫弘研究《春秋》的水平不如董仲舒,可是公孫弘迎合世俗,掌握大權,位至公卿。董仲舒認為公孫弘順從諂媚,公孫弘就嫉恨他。膠西王劉端也是漢武帝的哥哥,為人特別放縱,多次謀害朝廷派去的二千石的官員。公孫弘就跟漢武帝說:“只有董仲舒可以擔任膠西王的相。”膠西王聽說董仲舒是有名的儒家大師,對待他還比較尊重。董仲舒害怕時間長了會遭到不測之罪,就以年老有病為由辭職回家了。董仲舒共做過江都、膠西兩國的相,都是輔佐驕橫的諸侯王,他以身作則為下屬做表率,多次上書直言規諫,指定教令頒行國中,他所在的江都、膠西兩國都治理得很好。到了去官歸家後,他根本不過問家庭產業,只是埋頭誦讀,專心著書。董仲舒養病在家,朝廷如果討論重大問題,就派使者和廷尉張湯到他家徵詢他的意見,董仲舒的解答都有根有據。從漢武帝初即位,魏其侯竇嬰和武安侯田蚡先後做丞相,開始推崇儒學,到董仲舒對策,推尊宣揚孔子,罷黜百家。設立管理學校的官吏,州郡推薦茂才孝廉,都是從董仲舒開始的。董仲舒年紀大了,在家裡壽終。後來他家遷往茂陵,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憑學問做了大官。

董仲舒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張可以分為四點:

  1、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2、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

  3、針對土地兼併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4、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提倡孝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即三綱五常。


的大一統思想包括什麼內容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即大一統思想。使之成為了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說:“《春秋》所主張的大一統,是 ...

的新儒學思想基礎是

  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吸收陰陽五行家,法家的理論,兼採黃老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建立起一個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思想體系。   內容:   1、為加強中央集權提出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2、為加強軍權,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合天人合一的主張。   3、三綱五常,提倡孝道。三綱(君對臣、父對子、夫 ...

思想主張

  1、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   2、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   3、針對土地兼併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4、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三綱五常”,提倡孝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

的新儒學思想有哪些內容

  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有: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大一統漢初實行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經濟發展很快,出現 ...

主要思想主張

  董仲舒主要思想主張如下:   1、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   2、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   3、針對土地兼併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4、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提倡孝道,君為臣綱,父為 ...

學說和思想的特點是什麼

  董仲舒的學說提出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思想,適應了當時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統治人民,全國人民都要服從皇帝的統治,諸侯王也要聽命於皇帝。同時也提出天有意志,有感情,順從天意,則天降祥瑞。違背天意,則天降災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禁止其他各家學說的傳播,建立太學等學校, ...

論社會安定則注重“調均”

  “調均”的思想在先秦儒家那裡便已提出,孔子曾經說過:“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認為只有“調均”才能使社會安定。但是,由於孔子“罕言天道”,因此他並未為其“調均”思想進行形而上的理論論證。道家創始人老子以“道”為宗,認為“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