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學說提出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思想,適應了當時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統治人民,全國人民都要服從皇帝的統治,諸侯王也要聽命於皇帝。同時也提出天有意志,有感情,順從天意,則天降祥瑞。違背天意,則天降災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禁止其他各家學說的傳播,建立太學等學校,用儒家經典作為教育內容。
董仲舒主張的特點是:外儒內法,思想專制。其主張一是強調中央集權,君主專制。二是禁止其他各學派學說傳播。董仲舒的儒學思想與春秋戰國時期孔孟儒家思想的主要區別是他宣揚皇帝是代天治民,神化封建統治,帶有神學傾向,並且他吸收了法家思想的合理內容,宣揚加強了中央集權。
董仲舒新儒學的特點是:“認為天與人息息相關,而皇帝是秉承天意統治人民的人,把皇權神化,以此來加強統治權”。董仲舒一生歷經四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約75歲。<br>董仲舒在30歲時,開始招收了大批學生,精心講授。他講學,在課堂上掛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裡面講,學生在帷幔外面聽。同時他還經常叫他的得意門生呂步舒等轉相傳授。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即大一統思想。使之成為了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說:“《春秋》所主張的大一統,是天地的常理,適合古今任何時代的道理”。大一統既然是宇宙間最一般的法則,那麼封建王朝當然要遵循,這就是董仲舒所要設立的政治哲學的核心。他根據大一統的普遍法則,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統的論點。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說:“只要不是在六藝之列以及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許其發展下去,不允許其他思想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於是,董仲舒多次強調要用孔子儒學統一天下的思想。
在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統的建議之後,施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將儒學作為正統思想。從此漢代思想界樹起了儒學的權威,產生了中國特有的經學以及經學傳統。漢代立五經博士,明經取士,形成經學思潮,董仲舒被視為儒者之宗。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張可以分為四點:
1、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2、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
3、針對土地兼併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4、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 ...
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吸收陰陽五行家,法家的理論,兼採黃老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建立起一個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思想體系。
內容:
1、為加強中央集權提出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2、為加強軍權,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合天人合一的主張。
3、三綱五常,提倡孝道。三綱(君對臣、父對子、夫 ...
1、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
2、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
3、針對土地兼併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4、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三綱五常”,提倡孝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
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有: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大一統漢初實行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經濟發展很快,出現 ...
君臣關係
1、董仲舒提出新王改制,在當時的漢朝具備改制的環境和條件,符合漢武帝的志向。
2、漢武帝珍惜人才,董仲舒又提出建立太學,舉賢良,選拔其為臣相。
3、董仲舒還提出大一統思想,而漢武帝當政的幾十年一直致力於中央集權,符合武帝的意願及抱負。
4、漢朝法家思想過於極端,會遭到百姓抵制,統 ...
董仲舒主要思想主張如下:
1、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
2、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應的儒家道德觀點;
3、針對土地兼併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
4、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三綱五常,提倡孝道,君為臣綱,父為 ...
理學是宋明時期中國哲學的主要代表形態,人們習慣於稱呼理學為宋明理學。
同:理學是儒學的一種歷史形態,是繼魏晉把儒學玄學化改造之後,對儒學的佛老化改造;宋明理學是對隋唐逐漸走向沒落的儒學的一種強有力的復興。這個復興儒學的運動,由隋唐的王通發其先聲,由唐代中期以後的韓李柳諸人繼其後續,而至兩宋時期蔚為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