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這句話是在古代文言文當中比較常見的一句話,那麼“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應該怎麼做呢?這句話在文言文語法當中,屬於賓語前置,正常的句式應該是“如或知爾,則以何哉”。這句話出自《論語》當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的弟子整理而成的語錄集。《論語》當中比較集中的體現了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的主張。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這句話是在古代文言文當中比較常見的一句話,那麼“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應該怎麼做呢?這句話在文言文語法當中,屬於賓語前置,正常的句式應該是“如或知爾,則以何哉”。這句話出自《論語》當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的弟子整理而成的語錄集。《論語》當中比較集中的體現了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的主張。
賓語前置:普遍存在於句子中的一種語法現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等。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麼實在意義。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
原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解釋:
1、如或知爾
如:如果,或:不定代詞,有人,知:知道、瞭解,爾:你。
翻譯:如果有人瞭解你。
2、則何以哉?
則:承接連詞,則的下文,即何以哉為結果,何以哉等於以何哉,為疑問句賓語前置,以:用,何哉:什麼呢?
解釋:那你將用什麼來對答呢?
整句翻譯:如果有人瞭解你,那你將用什麼來對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