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子夜四時歌又稱什麼

子夜四時歌又稱什麼

  《子夜四時歌》又稱《吳聲四時歌》或《子夜吳歌》。《子夜四時歌》為南朝樂府民歌,收錄在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中,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相傳是晉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創制,多寫哀怨或眷戀之情。

  《子夜四時歌》現存七十五首,其中春歌二十首,夏歌二十首,秋歌十八首,冬歌十七首。又稱《吳聲四時歌》或《子夜吳歌》,簡稱《四時歌》。

  南朝樂府民歌大多是女子所唱的情歌。與後世婉約派詞風的含蓄不同,樂府民歌大多質樸坦率,簡單易懂。雖然這類情歌中也有輕俗浮豔的作品,但縱觀《子夜四時歌》全篇,婉約清麗者有之,質樸清新者有之,細膩纏綿者有之,大膽率真者有之,且因民歌本身的歌謠性質,音節搖曳,朗朗上口,實為值得一背的好詩。

李白<<子夜四時歌>>賞析

  《子夜吳歌》是六朝時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寫少女熱烈深摯地憶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現非常真誠纏綿,李白掌握住了這種表達感情的特點,在本詩中成功地描寫了閨中思婦難以驅遣的愁思。

  “長安”兩句寫景,為抒情創造環境氣氛。皎潔的月光照射著長安城,出現一片銀白色的世界,隨著颯颯秋風,傳來此伏彼起的搗衣聲。搗衣含蘊著思婦對徵人的誠摯情意。“秋風”兩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婦的深沉無盡的情思,陣陣秋風不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對遠方丈夫的憶念,更增加她的愁懷。“不盡”既是秋風陣陣,也是情思的悠長不斷。最後兩句思婦

子夜四時歌四首作者是誰

  1、《子夜四時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

  2、這四首詩分別以四時情景寫了四件事。第一首寫春景,秦羅敷採桑的故事;第二首寫夏景,西施若耶採蓮的故事;第三首寫秋景,戍婦為徵人織布搗衣之事;第四首寫冬景,戍婦為征夫縫製棉衣之事。四首詩連起來則是一組彩繪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圖。組詩構思巧妙,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小年"祭灶節" 供獻甜品討好灶王爺

  祭灶王爺   明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傳統的“祭灶節”,在古代其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南京民俗專家王湧堅說,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源於兩千多年前,祭拜灶王爺,祈求他上天跟玉皇大帝彙報時多說些好話,以求新年全家平安。如今儀式和祭品早已不如當年繁複豐盛了,但人們這天要回家吃團圓飯。“祭灶節”又被叫作“小年 ...

端午岳母節 女婿送蛋習俗延續至今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國民間,每到端午節女婿們都要給岳母送節禮,俗稱“送端陽”,端午節又被稱為“岳母節”。   俗話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不過,女婿們還是得小心翼翼。端午節這天女婿們都要孝敬岳母,據《通城縣誌》記載:“五月五日親故以角黍、醃蛋相饋遺。”給岳母“送端陽”節禮以表達感激之意,其中鹹 ...

中伏還叫什麼 三伏天的中伏什麼

  中伏還叫什麼 三伏天的中伏又稱什麼   中伏又叫二伏,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三伏的第二伏。也稱二伏。通常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唐 皎然《五言奉和陸使君長源水堂納涼》:“六月正中伏,水軒氣常悽。”   宋 惠洪 《夏日 ...

端午節什麼節是為了紀念誰的 端午節是什麼節日

  端午節又稱什麼節是為了紀念誰的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傳說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 ...

端午節為什麼天中節 端午節也叫天中節的由來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天中節 端午節也叫天中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稱天中節,這是因為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太陽在天空的位置,是一年裡最當中的時候,因此端午節又叫天中節。   端午節又稱浴蘭節   古人非常重視五月五日的洗浴,據梁宗鑲《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蘭是一種香草,生 ...

七夕節什麼節 七夕節還叫什麼名字

  七夕節又稱什麼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重陽節什麼節日 重陽節的別稱

  重陽節又稱什麼節日 重陽節的別稱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女兒節、登高節、祭祖節、茱萸節、九九重陽、曬秋節、老人節等。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民間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重九節   因為古老的《易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