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端午節又稱什麼節是為了紀念誰的+端午節是什麼節日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當秦軍攻破楚國都城之後,因無力救國而痛心不已的屈原選擇了寫下絕筆《懷沙》,抱石投江自盡。人們得知此事,紛紛來到江邊划船打撈,卻一無所獲。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人們紛紛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粽屬於“籺”的一種,籺是人們在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逢年過節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傳統習俗。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節拜祭神靈祖先的貢品。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為廣東鹼水粽。

  “粽”字本作“粽”,歷史上跟粽子沾邊兒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則明確提到了“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

  粽子的傳說: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演變成了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能喝酒嗎

  可以喝

  粽子的主體糯米也是釀酒的一種原料呢。適量地喝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往往會化害為益,收到意外的好處。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均可作為佐菜。要注意的是酒和粽子都性味溫,一定要注意涼性蔬菜或水果的補充,且不可過量。

  下酒菜裡應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如松花蛋、豆腐、雞肉、排骨、魚等等。

  端午節吃粽子喝酒好嗎

  蒸餾酒尚含高階醇、脂肪酸、醛、酯類物質和少量揮發酸、不揮發酸。

  如東北高粱酒中含甲酸、乙酸、丁酸、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戎酯、丁酸戎酯,少量的丙醇、丁醇、戎醇等。非蒸餾酒如紹興黃酒,尚含有機酸、糖類、甘油、酯類、醛類;米酒尚含較多的糖類、有機酸等。少量飲酒、飲乙醇含量較低的酒(10%左右),可使唾液、胃液分泌增加,促進胃腸消化和吸收。乙醇在胃腸道中吸收迅速,低濃度酒較高濃度酒易於吸收。

  進入體內的乙醇絕大部分被完全氧化,放出熱量,少量未被氧化的乙醇,主要透過腎、肺排出。中等量的乙醇可促進血液迴圈、擴張皮膚血管,故常致皮膚紅潤而有溫暖感,但不能持久,最終是使熱量耗散。乙醇能使大腦抑制功能減弱而顯示出較長時間的興奮現象。非蒸餾酒有不同程度的營養補益作用。不過量的話是可以促進粽子的消化的。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的起源說法有哪些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的起源說法有哪些

  紀念屈原

  端午節(有些地方也叫端陽節),是我國人民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屆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他學問淵博,熱愛祖國和人民,為國為民辦了許多有益的事,寫了不少的愛國詩篇。也主張對外抵抗秦國的侵略,對內實行政治改革,減少人民的痛苦。但是,國王不聽他的忠告,反聽賣國賊的胡言亂語?弄得國破家亡。屆原痛恨國王昏庸無能,不願眼看自吐的祖國遭殃、人民受難,就在二幹二百多年前,(即公元前二七八年)的陰曆五月初五這天,跳進湖南省湘陰縣附近的汨(密)羅江自殺。

  據說,屆原投江後,附近的人民知道這個訊息,都划著船去打撈他J以後就形成了劃龍船的風俗。當時,大家因為一直迫到了洞庭湖都沒有發現屍首,就包粽子,投到江裡去祭奠屈原(有的又說,人們把粽子丟到江裡,是為了紿蛟龍魚蝦吃,免得他們去吃屈原的屍首);這就是吃粽子的習慣的來歷。由此可見,劃龍船、吃粽子,主要是為了紀念屈原,說不上是封建迷信。

  紀念伍子胥

  這種說法,至今在江浙一帶很有影響,幾乎婦孺皆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因楚平王殺死了他全家,隻身逃過韶關來到昊國,受到昊王闔間的重用。

  闔間死後夫差繼位,伍子胥仍然為相。由於越國範口等人的離間計、美人計,昊國大臣伯口貪婪受賄,一再為勾踐說情,使夫差失去了對越國復仇的警惕性。伍子胥忠君愛國,看清了勾踐委曲求全以待復仇的野心,強烈阻攔夫差放勾踐回國,否則便是放虎歸山。但夫差不聽老相的逆耳忠言,相傳他五月五日這天送給伍子胥一口寶劍,讓他自裁。伍子胥接過寶劍,不由仰天長嘆說,昊國很快就要亡了,你們把我的頭掛在城門上,讓我看著這一天的到來,然後自刎而死。

  不久,勾踐果然出奇兵滅掉了昊國,證明了伍子胃的預言。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忠良,便在他的忌日祭祀他。

  端午節的起源說法

  夏至與地臘

  也有人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和道教中的祭地臘活動。上古之時,人們以夏至(坤日)與冬至(乾日)為一年的兩大節日。而夏至節是商曆的新年,殷人曾以“大火,昏見南中”的夏曆五月為歲首,五月五日為臘祭日期。西周至漢代,曆法運算日益精密,夏至不再定於五月初五,遂與端午分為兩個節日。但直到晉代,五月五日仍稱“地口節”。地口就是指地上的神仙,地臘便是對地口的臘祭。《道藏·歲書》雲:“五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唐代人韓鄂將端午解釋為‘舊吐正陽,時當中夏”,意思是隻有夏至時,太陽才完全合於正陽之位。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又說:“俗重此日,與夏至同。”可見那時過端午與夏至一樣重要。

  龍圖騰說

  聞一多先生曾在半個多世紀前就拿出了很有學術分量的《端午考》。其中說,端午節是我國古代吳越民族舉行龍圖騰祭祀的節期,又進一步說“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這個判斷很有道理。因為古時我國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五月江水暴漲,人們就把避水抗災、五穀豐收的希望寄託在龍的身上。據聞先生考證,當初有五個以龍為圖騰的部落一起選定吉日,以五月第五天為祭祀日。我國還有數字崇拜習俗,一般以“一、三、六、七、九”等疊日為吉日。

  根據現在考古情況來看,長江中下游地區挖出了大量幾何印紋陶和一些石器,專家推斷這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先秦的以龍為圖騰的百越族的器物。因為古百越族生活在水鄉,有斷髮紋身的習俗,他們自比為龍的子孫。直到秦漢時期,大量百越人在浙閩山區生活,其節俗還在他們祭祖時出現。

  古時候的端午節也是浴蘭節

  古人非常重視五月五日的洗浴,據梁宗鑲《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蘭是一種香草,生山野間,其葉煮湯可以治風,故古人夏初採蘭成風。《詩經·鑲清》就是一首採蘭詩。青年們在採蘭時,相會於水邊,談情說愛。詩句中“士與女,方秉蘭兮”中的“蘭”便是“蘭”。人們將蘭採來,回家煮湯,用以洗身。梁武帝《懺悔詩》說:“蘭湯浴身垢,懺悔淨心靈。”

  但蘭不易採,人們便以艾、蒲一類的野草代替煮湯。(五雜俎》雲:“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沸而浴之。”所謂五色草,便是五種植物的葉莖,並非特指五種顏色。如有的地方將曹蒲、艾、桃、柳等葉搗汁或直接入水煎湯。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除了屈原還紀念誰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除了屈原還紀念誰

  1、紀念屈原

  楚王聽信讒言把屈原貶到江南,在公元前278年,秦國上將殺神白起帶兵攻破楚國國都,在同年的五月初五屈原就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自殺。楚國人知道這件事之後就有很多人乘著竹筏在汨羅江上搜尋屈原的屍體,可是並沒有找到。為了屈原的屍體不被水的魚吃掉,人們就向江中投入許多糯米的食物,慢慢的就成為了粽子的來源,賽龍舟的習俗也因此形成。

  2、越王勾踐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說的是越王勾踐在吳越爭霸中失敗後臥薪嚐膽十年之久,最終在范蠡的幫助下最後擊敗吳國。在復國過程中為了掩人耳目,越王操練水軍採用划龍舟的方式進行,讓吳國人覺得他們整天不務正業,玩的樂不思蜀,沒有任何的復國之志。最終在敵人對自己低估的情況下,越王贏得了戰爭。

  因為勾踐練兵用龍舟的方式實現復國,後人就在端午節這天設立賽龍舟的活動,一次紀念勾踐的膽色與才智。

  3、周處除三害

  西晉初年,江蘇宜興有一個叫周處的少年,從小驕橫跋扈,同時他的身材魁梧臂力驚人,於是就成了村裡的一霸。於是村裡就有民謠把他和猛虎與蛟龍合稱為“三害”。這個說法慢慢的傳到了周處的耳中,周處才發現村裡人非常厭惡自己,於是他幡然悔悟,決心為村裡人除害。他自己入深山殺猛虎,下海鬥蛟龍,經過三天三夜終於把猛虎和蛟龍殺掉。從此以後周處便改邪歸正,認真拜師學藝,當地村中的“三害”被除。

  “端午”最早出現在周處所著《風土記》,這本著作成了當代人探索傳統節日的重要參考。如今的端午節也帶著對周處的一份敬重與歌頌。

  4、伍子胥

  伍子胥本是楚國人,因為躲避殺身之禍逃到吳國。後來和孫武成為同事,差點滅了楚國。並把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鞭屍。在吳越爭霸中,越王勾踐求和。伍子胥提議“雞犬不留”,但是吳王夫差在成媾和。夫差聽信讒言,賜伍子胥死罪。

  臨死前伍子胥對人說,在他死後把眼睛挖出來掛在牆上,他要看著吳國被滅。夫差知道後非常生氣,就把伍子胥的屍體在五月初五這天扔進大江。後人懷念伍子胥,就開始在江上泛舟、投粽子。

  5、曹娥

  曹娥是東漢時一個十四歲的姑娘,其父溺水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首。曹娥晝夜江邊號哭,是日,曹娥跳入江中尋父,五日後,從江裡抱著父親回來。

  這件事傳至縣府,歌頌其孝,為曹娥立碑,曹娥所住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所跳之江改名為曹娥江。

  曹娥跳江之日也是正月初五,因此在這天紀念曹娥。

  6、秋瑾

  秋瑾是現代革命的女詩人。

  秋瑾擅長詩詞歌賦,喜歡騎馬射箭,有再世花木蘭之稱。

  參加革命時,為了不連累家人,和家人訣別,宣告脫離家庭關係。

  後來在策劃起義時失敗,拒絕眾人讓她離開的要求,並遣散眾人後,獨自一人被清兵所捕,堅決不供出眾人動向。僅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以對。

  後人敬仰秋瑾的詩,為了哀悼她的事蹟,於是在詩人節這天紀念她,而詩人節也是端午節。

  所以端午節為了紀念秋瑾這件事情很少有人知道。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

  屈原約公元前340至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於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 ...

202x端午節粽子的鹹蛋黃粽子的鹹蛋黃是生的還是熟的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

  2022端午節粽子的鹹蛋黃粽子的鹹蛋黃是生的還是熟的?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粽子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特別是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小夥伴們並不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其實就是很有名的詩人屈原。那麼,鹹蛋黃粽子的鹹蛋黃是生的還是熟的?小編將為您解答。   鹹蛋黃粽子的鹹蛋黃是生的還是熟的   生的。自己 ...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 紀念楚國詩人屈原

  粽子是中國特有的美食,粽子的味道和形狀都十分的豐富,在不同的地區有著各種各樣口味的粽子,像是山西的黃米粽,寧波的鹼水粽,廣東的鹹肉粽等等,還有商家創新發明出了螺螄粉口味的粽子,不過粽子這麼好吃,卻很少有人知道吃粽子到底是為了紀念誰。   吃粽子的由來   民間傳說在楚國詩人屈原自投汨羅江身亡之後,楚國的百 ...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

  一說起粽子,身為中國人腦海中第一聯想到的,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並且是首個被選入世界非遺文化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其中一直就是食粽,正所謂民以食為天,端午節的粽子有什麼故事來源嗎?   食粽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起初深受楚懷王新人,但後再其他朝臣的挑撥下, ...

中元紀念節日 七月中元為了紀念

  中元節是紀念誰的節日 七月中元節是為了紀念誰   佛教盂蘭盆節也就是中元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 ...

202x年臘八什麼時候 臘八為了紀念

  2022年臘八節什麼時候?臘八節為了紀念誰?臘八節吃什麼?農曆十二月又叫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是寒冬時節。一起了解2021年農曆十二月日子吉凶,一起度過寒冬臘月。   2022年臘八節什麼時候?   公曆:2022年1月10日   農曆: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初八,星期一   【今日黃曆所宜】   宴會 搬 ...

中元是什麼節日 中元紀念節日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中元節原本是道教節日。據《唐六典》稱,道士有三元齋:正月十五日天官為上元,七月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