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臉色,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巧言令色鮮矣仁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出自於孔子《論語·學而》。
3、曾子說:“脅肩諂笑,病於夏畦”聳起兩個肩頭,做出一副討好人的笑臉,這真比頂著夏天的毒日頭在菜地裡幹活還要令人難受啊!(《孟子·騰文公下》)儒者對偽君子的鄙棄之情溢於言表,僅孔子對“巧言令色”的斥責,在《論語》中就記有三次(其它兩次見於《陽貨》、《公冶長》)。然而,在歷史上,在現實中,這種巧言令色,脅肩諂笑的人卻並不因為聖人的鄙棄而減少。他們雖無仁德,難成正果,但卻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國危天下亂。所以,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要牢記聖人提醒我們的話,時時警惕那些花言巧語,一臉笑得稀爛的偽君子。
“巧言令色鮮矣仁”是孔子所說的一句話,那麼“巧言令色鮮矣仁”的下一句是什麼呢?實際上,“巧言令色鮮矣仁”是沒有下一句的,因為收錄在《論語》當中語錄大多都是單獨成句,是沒有下一句的,但是根據書中收錄的句子來看,排在“巧言令色鮮矣仁”下一句的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巧言令色鮮矣仁”的意思是透過花言巧語,裝出衣服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是很少的了。
譯文: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臉色,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出自《論語》,《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紀念老師,憂慮師道失傳。並由子夏開創了章句的讀法。故漢儒曰:章句發明始於子夏。 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鮮矣仁前一句是巧言令色。出自孔子的《論語·學而》,解釋: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
孔子和朱子之所以要讀者警惕“巧言令色”,不是來批判社會中那些 ...
原文 :子日:“巧言令色,鮮矣仁.”
註釋:令:好、善;色:臉色。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臉色,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
吾不從此事,子無復言矣的意思是我不會做這件事的,你不要再說了。這是一句詩詞。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漢族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 ...
子曰,知所先後,近乎道矣的釋義:孔子說: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出處:《大學·大學之道章》,“大學之道”是儒學經典《大學》開篇第一句,《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書 章句集註》時,便成了“四書”之 ...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意思: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意思。說明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道理。
2、【出處】《論語·為政篇》——戰國·孔子,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1、“子曰:默而識之”的意思是:孔子說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出自《論語·述而》。
2、《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
1、雲yún〈動〉說...“我舊雲刻子。”《書·微子》。馬注:“雲,言也。”
2、原文: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