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政治思想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仁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莊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清譚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在兩千多年前,孔子成為中國歷史上開辦民辦教育的第一人,以“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精神思想成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的讀書精神
孔子具有“學而不厭”追求新知的精神。孔子是一位熱愛學習的人。儘管自己學問已經非常高深,而且精通“六藝”,但是,孔子從來沒有停止學習,學習的精神伴隨他一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都是孔子熱衷於學習的真實寫照。孔子具有“仁者愛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孔子有著廣博的知識,在當時名聲非常顯赫。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抬高自己的身價,而是潛心於教育,讓那些出身低微,經濟條件不好,甚至遊手好閒的人也成為自己的弟子,以“仁者愛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開展教育活動。孔子具有“當仁不讓”追求理想的精神。孔子懷揣著“仁政”的夢想,但是,這一切冷遇並沒有熄滅孔子心中理想的火焰。他帶著弟子周遊列國,遊說君主,年事已高的時候還奔走在戰亂之中,渴望理想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