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政治思想,最受今人詬病的是所謂的尊君卑臣。他在《論語·顏淵》裡說過一句:“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孔子在2500多年前說的話,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對話的人物。離開了這些歷史環境,對古人說的話就會出現斷章取義,以訛傳訛。
孔子說這句話的歷史背景和對話的歷史人物,《論語·顏淵》的記載是這樣的,孔子到了齊國,齊 國的君主齊景公接見了他,詢問他如何為政,也就是如何管理好國家。孔子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為答覆。就像孔子教育學生,強調因材施教那樣,孔子 答覆各國政要的詢問,根據各國政要本人的特點,各有很強的針對性,這在《論語》裡有不少例項。
齊景公是一個什麼樣的君主呢?齊景公作為大國君主,到了問政孔子時期,卻連君主的樣子都沒 有。問政那一年是公元前516年,齊景公已經執政了32年,孔子36歲。長期執政的齊景公,早已驕奢淫逸。《晏子春秋·內篇下》有一則記載,很典型地體現 齊景公的荒淫奢侈。齊景公讓一位魯國工匠用金銀珠寶為他做了一雙鞋。鞋剛做好,就迫不及待地大冷天穿上聽朝。宰相晏嬰上朝,齊景公想去迎接,結果鞋太重, 不便走動。冰冷的金銀珠寶鞋,也讓他凍得難受,就問晏嬰是否天氣很冷。晏嬰看了哭笑不得,好一頓勸說,齊景公才不敢再穿那雙鞋。所以,像齊景公那樣,不知 道如何作君主的當權者向孔子問政,孔子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說,一個國家從上到下,一個家庭從家長到子女,都各自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 情,都各自盡到自己的職責。能夠做到這樣,一個國家,一個家庭,還能不管理得井然有序?這有錯嗎?齊景公怎麼評價孔子的答覆呢?齊景公說:“講得好!如果 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齊景公為什麼會憂慮,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有糧食自己都可能吃不上 呢?他曾經親身經歷過那樣的亂局。齊景公的哥哥齊莊公於公元前554年執政,就是因為君不像君,肆意與重臣崔武子的妻子棠姜私通,導致了忍無可忍的崔杼臣 不像臣,於公元前548年,在家裡埋下伏兵,設局殺了齊莊公。崔杼自任宰相,並任命慶封為左相,擁立齊莊公的幼弟為君主,就是齊景公。這件事還催生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史官 不顧生死,前赴後繼,秉筆直書的著名典故。
兩年以後,公元前546年,父不像父的崔杼,處死兩個兒子,引起家庭內亂,導致家破人亡而自殺。崔杼與原配妻子生了兩個兒子,崔成、崔強。不幸原配早亡,崔杼再娶,又生了 小兒子崔明。崔杼在後妻的黨羽慫恿下,廢長立幼。崔成、崔強到慶封家傾訴。慶封沒想好怎麼辦,就打發兩兄弟先回去。後來與謀士籌劃,慶封準備利用這個機 會,除掉崔家,獨攬大權。等到崔成、崔強再次到慶封家,慶封鼓勵兩兄弟殺掉後媽的黨羽,並說,如果有困難,他會拔刀相助。沒過多久,兩兄弟合力除掉了後媽 的黨羽。崔杼盛怒之下,急急忙忙乘車去見慶封。慶封說:“崔、慶就像一家人,他們怎麼敢如此!由我來平服他們。”慶封派他的謀士帶兵攻打崔家,乘機把崔家 老小趕盡殺絕。等到崔杼回家,看到已無家可歸,就上吊自殺了。慶封獨攬大權後,又胡作非為,並把兒子扶植上去。慶封父不像父,他的兒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也子不像子,胡作非為,引起齊國貴族共怒。一年以後,公元前545年,慶封遠出狩獵,齊國貴族乘機把他的兒子殺了,滅了慶家。慶封無家可歸,就近出逃魯 國。齊國派人到魯國要求追捕他,慶封只好逃到更遠的吳國。
崔、慶兩家在齊國引起好幾年內亂。兩家敗落後,齊景公才在宰相晏嬰等大臣的輔佐下,穩定了政 局。那些內亂髮生於齊景公執政之初,等到他執政幾十年以後,已經把這些歷史教訓忘在腦後,荒淫奢侈成性了。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對當時的事 件瞭如指掌,作過深刻分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和昇華,用來勸諫荒淫奢侈的齊景公,最貼切不過了。如此說來,“君君、臣 臣”,就是尊君卑臣,前提也是責任。也就是說,負責任的君,應該高於負責任的臣。如果負責任的君不高於負責任的臣,誰領導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