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也是國務院批准確定的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發展格局進一步拉大,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這是首選。
安徽省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也是國務院批准確定的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發展格局進一步拉大,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這是首選。
近幾年來,中國的迅速發展是大眾有目共睹的,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未來重點發展城市開發前景好的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由城市文化帶大家來了解了解,且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廈門
廈門是一座海濱城市,擁有著獨天得厚的自然資源,優美的海濱城市風光、頗具外國風情的建築群讓這裡的旅遊業常年不衰。廈門是海陸絲綢之路的結合點,這座城市擁有著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強勁的消費實力,生活在這裡的居民都比較富裕。
截止2017年末,廈門的常住人口數量已經超過四百萬,與2013年相比,常住人口增加了28萬人。另外,這裡的教育資源豐富,比如廈門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重點建設高校,有著“南方之強”的美譽,這所學校的12個學科曾進入ESI全球前1%,可以說教育實力相當雄厚。
南京
在江蘇省內,南京的GDP增長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時已經趕超無錫,加之周圍的資源集聚(如2030年的八縱八橫高鐵規劃),其影響力已經擴充套件、輻射到周圍的省份和地區。
南京地區的歷史文化、教育資源豐富,擁有高等院校五十多所,遠遠高於杭州。此外,南京的人均本外幣存款相對比較高,達32萬元,GDP的增速也遠遠超過杭州、合肥等城市。因此,可以說南京的發展潛力相當大。
重慶
重慶是我國最大的直轄市,在直轄之前,本屬四川省管轄的一個地級市,那時的重慶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後因為經濟的發展,於1997年6月被劃為直轄市,即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城市。
近幾年,重慶的GDP增速迅猛,2016年,重慶的GDP增速為10.6%,位居全國前列。重慶的常住人口達三千多萬,擁有普遍的高等院校六十多所;重慶的金融、投資產業發展非常迅速,本幣外存款總額高。
蘇州
蘇州,古稱“吳",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有近2500年曆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迅速,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17319.51億人民幣,在所有地級市中位列第一。
天津
天津也是一個直轄城市,早在上個世紀中期,這裡曾是一個發達的商業城市,後來,隨著經濟的蕭條以及北京城市的發展,這座城市開始走下坡路。近些年來,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又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新的生機。
天津是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其每年的GDP增長几乎與重慶持平,本外幣存款人均在十八萬左右,略低於南京、成都等城市,但這裡的重化工業密集,產業銷售額大。與此同時,天津的教育資源豐富,擁有普通高等院校五十多所,可以為當地的勞動市場輸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武漢
武漢,簡稱“漢”,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
港口不僅是交通運輸的樞紐,而且是現代化大工業密集佈局的理想地帶。作為依託港口資源優勢催生髮展的城市產業群,臨港產業主要包括以港口裝卸運輸為主的港口直接產業;與港口裝卸主業緊密聯絡的海運、集疏運、倉儲等港口共生產業;憑藉港口綜合條件而形成的石化、船舶修造、機械製造等依存產業;與港口產業相關的資訊、金融、保險、商貿等服務業。
在產業佈局方面,發展臨港重化工業或製造業叢集,形成區位組合優勢,延伸產業鏈。利用便捷的港口運輸條件,發展臨港大進大出的重化工業,如石化、造船、重型機械等產業,為港口城市工業化奠定雄厚基礎。
在配套服務方面,依託港口,大力提升現代臨港服務業。透過發展現代物流業、運輸服務業、資訊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和倉儲業,把港口城市建成該地區的國際物流中心,以及區域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