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安慶地區傳統節日民俗諺語

安慶地區傳統節日民俗諺語

  正月正,耍龍燈。

  正月正,跳花燈。

  三十的焰火,十五的燈。

  春節大晴天,年年人安寧。

  正月逢三卯,於死巖邊草。

  過新年,臘肉加湯圓。

  二月二,祭龍頭。

  三月三,蛇上山,螃蟹起串串。

  清明節,墳山一片白。

  四月八,大水發,

  掏溝理水祭旱魃。

  四月八,嫁毛蟲。

  端午節,劃龍船。

  掛蒲掛艾在屋簷。

  六月六,曬衣服。

  七月七,銀河會。

  七月半,鬼節飯,吃飽鬼飯栽大蒜。

  七月犁田一碗油,八月犁田半碗油,九月犁田啃骨頭。

藏族民俗傳統節日

    1、沐浴節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在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說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因此七月份被人們稱為沐浴的最佳時間。時值夏末秋初,萬里高原風和日麗,天高雲淡。無論是城市、農村還是牧區,男女老少全家出動,來到河邊溪畔歡度一年一度的沐浴節。屆時,藏族人民攜帶帳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紛紛來到拉薩河畔、雅魯藏布江邊,來到青藏高原千江萬湖旁爭相下水,盡情在水中嬉戲,游泳。他們在河灘草坪樹蔭下搭起帳篷,圍上帳幕,鋪上卡墊。老年人在河邊洗頭擦身,年輕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們在水裡嘻戲打水仗,此時的婦女們也毫無顧忌地盡情沐浴,把身體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乾乾淨淨。休息時,一家人圍坐在帳篷裡,品嚐芳醇的青稞酒和噴香的酥油茶。帳篷裡時時飄出陣陣歡聲笑語。沐浴節這七天中,人們不僅天天來到河邊沐浴,還要把家裡所有的被褥統統清洗乾淨,所以沐浴節既是藏族人民所喜愛的傳統節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徹底的、群眾性的衛生活動。

    2、望果節

  望果節已有1500多年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豐收的傳統節日。“望果”是藏語譯音,“望”藏語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為轉圈,意為“繞地頭轉圈”。雅魯藏布江中游和拉薩河兩岸的農村,非常盛行過“望果”節,其他地方也有,但節日稱呼有所區別,拉孜、定日一帶,稱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圍是半農半牧區,稱為“幫桑”,即吉祥草地,時間差不多,都在莊稼黃熟,準備開鐮之前舉行。解放前,藏族是在“鳥王”——大雁南飛的季節到來之前過望果節。望果節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現象,關於它的 來歷、儀式、地或性特色 多姿多彩。

  相傳早在公元5世紀末,藏王佈德貢堅為確保糧食豐收向本教教主請教。教主施旨,讓農民繞田轉圈,由手捧香爐、高舉幡杆的人作前導,由高舉纏繞哈達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領路,領著持青稞穗或麥穗的本村鄉民繞地頭數圈後,把各種穀穗插在糧倉和神龕上,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望果”節歷時一至三天,於秋收前擇吉日舉行。每年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節日盛裝,有的打著彩旗,有的抬著青稞、麥穗紮成的豐收塔,豐收塔上繫著潔白的“哈達”,舉著標語,有的敲鑼打鼓,唱著歌曲和藏戲,有的抬著毛主席像,繞地頭轉圈,繞圈後,人們攜帶帳篷,青稞酒,一邊說古道今,一邊狂歡暢飲,有的還舉辦傳統的賽馬、射箭、賽犛牛、騎馬拾哈達和歌舞、藏戲比賽。商業部門也組織物資交流,供應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貨,收購土特產品。望果節過後,開始了緊張的秋收播種。

  3、轉山會

  藏族傳統節日,又稱沐佛節、敬山神。流行於甘孜、阿壩藏族地區。每年農曆四月八日誕辰時,有九龍葉水為其沐浴,故又稱沐佛節。每年這一天,甘孜藏區遠近群眾身著民族服裝,彙集到跑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們先到寺廟裡燃香祈禱,焚燒紙錢。然後轉山祭神,祈求神靈保佑。轉山後,支起帳篷進行野餐,演藏戲。唱民間歌謠,跳鍋莊舞、弦子舞,騎手們還進行跑馬射箭比賽。在此期間,人們還要舉行物資交流活動和其他文化體育活動。

    4、採花節南坪縣博峪一帶藏族傳統節日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期兩天。傳說,很久以前博峪是一個荒僻的山溝,人們以採集和狩獵為生,以樹葉和獸皮做衣服。一天,從遠方來了一位叫蓮芝的姑娘,她美麗善良,心靈手巧,教會了當地人們開荒種地和織布縫衣,還採來百合花為人們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這天,蓮芝上山採花,被鎳風捲下懸崖摔死了。人們很悲傷,便在這一天上山採花紀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採花節。

  5、黃龍寺廟會

  黃龍寺廟會是阿壩州藏、羌、回、漢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夏曆六月十五日在松潘縣黃龍寺舉行。座落在阿壩州松潘縣岷山南麓叢山中的黃龍寺,它背依海拔5700多米岷山主峰雪寶項,因山頂上的清泉帶著鈣質飛騰而下,鋪滿了一條乳黃色、猶如一條黃龍飛騰而下的自然奇景,鑲嵌著3400多個大小彩地,它們相互連線、五彩交輝。後人建寺,以廟會吸引鄰近省、州、縣信眾朝拜,逐漸形成民俗節日。

  每年農曆六月初十起,各地遊人或騎馬,乘車或徒步,帶上炊具、帳篷來到這裡旅遊。集會上,人們不但要觀賞黃龍寺的風光,而且舉行藏戲表演、民歌對唱;青年壯士們,還要進行摔跤、射箭等活動。六月十五是節日的高潮,黃龍寺及周圍的山腰林間排滿各種土特產品,形成盛大的物資交流會。老人們進寺燒香,祈祝禱一生平安。年輕人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6、牧民節

  阿壩州藏族牧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下月初舉行,節期一般為一週。節日前,家家戶戶打掃衛生,在太陽快下山時,將垃圾向西邊倒去,意在讓太陽的火焰將一切不祥之物燒化。然後,各家準備好青稞酒、酸奶等節日食品。節日的第一天早晨,各家父女爭背吉祥水。然後,用加奶的吉祥水洗臉洗手,用洗淨的手燒柏香,祈求水草豐盛、牛羊興旺。接著,全家圍坐一起歡宴。節日前三天,各村寨跳舞唱歌,比賽摔跤和進行各種娛樂活動,不出村外。三天後,人們開始走村串戶,相互祝賀節日快樂。每天夜晚,人們聚集到村寨外,燃起篝火,載歌載舞。

    7、俄喜節

  為藏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木裡縣一帶。節期在每年農曆臘月初七日。傳說,古時候木裡一帶很富庶,西藏和雲南的八個藏族支系千里迢迢遷來居住,定居那天,是臘月初七日,人們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縱情歡樂。以後,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紀念活動,世代相傳,成為固定節日。節日前一天,各家忙著準備豐盛的食物。節日這天,全家圍坐在一起,舉杯暢飲。按習慣,要讓貓和狗飽餐一頓,如果它們先吃肉後吃飯,就兆示著來年風調雨,農牧業豐收。夜晚。人們圍著一堆堆篝火。對唱山歌和跳舞。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裕固族民俗活動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裕固族民俗活動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剪馬鬃節、祭祀“騰格爾汗”活動和藏傳佛教的宗教節日。春節是裕固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節前要包餃子、炸油餜子、饊子等,並有祭祖的習俗,節日期間還會放鞭炮,點酥油燈,互送哈達、禮品以示祝福。

  春節

  春節是裕固族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節前有祭祖守歲活動。除夕之夜,家人團聚吃年夜飯,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饊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歲,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為人勤春早。按習慣,年輕人和晚輩要手捧清水,灑向帳篷、棚圈,表示清潔吉祥。吃過年餃子後,人們走親訪友,相互拜年,贈送禮物。

  送禮時,先將禮品裝在精美的袋子裡,上面用一塊四方白布對角摺疊成三角形封蓋,類似哈達,表示吉祥如意。晚上帳篷內燈火輝煌,舉杯飲唱,通宵達旦。

  從初一到十五為宗教節日的正月大會,寺院多舉辦酥油燈花展,僧人頭戴牛頭馬面等假面具跳“昌木”(護法)舞,邊跳邊唸唸有詞,場面十分隆重。

  剪馬鬃節

  在每年農曆四月中旬擇日舉行,一般為期兩天。屆時馬主要準備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馬鬃用的盤子,盤子裡還放置一座用炒麵疙瘩壘成的7至8層小塔,塔上澆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盤裡。塔表示四面八方平安富足。剪馬鬃的剪刀把上也繫條吉祥的白色哈達。

  剪鬃儀式開始,家人牽來馬駒,主人邀請客人中有經驗的牧人執剪,客人互相推薦,自己再三謙讓。最後,由一位公認的既善剪鬃又會歌舞的人開剪。他(她)一邊剪馬鬃,一邊唱剪鬃歌。剪下的頭一綹鬃毛,由他(她)親自送進帳篷,敬獻給“毛神”,祈求“毛神”保佑。

  獻畢出帳繼續剪,但得留一部分讓其他客人剪。給主人家所有的滿週歲馬駒剪完後,大家進帳篷入席宴飲。酒歌對答,十分歡洽。主人儘量使客人多吃多喝;客人熱情讚揚主人治家有方,牲畜興旺。飯後,主人騎上剛剪過鬃的小馬駒,賓士而去,每過一家,都會受到別人的祝賀。剪馬鬃,有點像給少年行成人禮一樣受到普遍重視。

  以遊牧為生的裕固族,對馬有著特別的情感。有一匹好馬,對於一個裕固族男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譽。裕固族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賽馬會,在充滿節日氣氛的草原上,賽馬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觀眾。

  九月大會

  亦稱“十月大會”,裕固族傳統宗教節日。流行於甘肅肅南縣裕固族聚居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舉行,為期三天,系紀念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逝世日而舉行的傳統宗教活動。節前寺院牆壁及門窗都刷成白灰色以示紀念。節日期間寺院內正中掛宗喀巴像,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在寺院,向宗喀巴像上香、叩頭,喇嘛、僧人誦經。寺院以手抓羊肉、油炸果子等食物招待參加者。

  六月大會

  俗稱“過會”,是裕固族傳統宗教節日。流行於甘肅肅南縣裕固族居住地,各寺院會期時間不一,多在農曆六月初一至十五日舉行。屆時,山區牧民要請喇嘛念平安經,並上山祭鄂博。去時人們手拿鄂博杆和清茶,來到規定的祭神地點,邊向山上灑清茶,邊祈求山神保佑。

  正月大會

  裕固族最隆重的宗教節日,流行在甘肅肅南一帶。該會的具體日期不完全一致,一般在農曆正月十日至十五日舉行,為期六天。屆時,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來到寺院,老人們為祈平安燒香磕頭,點燈祈禱。寺院僧眾戴面具,裝扮成馬、牛等形象,跳古老的祭神舞,裕固語稱“禪”,並向人群拋撒紅棗,以示吉利。寺院用手抓羊肉、油炸果子、奶茶等招待參加者。有時還舉辦酥油花燈會。

  火驅凶神

  裕固族的古老宗教性習俗,每年春節除夕前舉行。舊時,人們認為每年陰曆除夕至次年正月初五,是凶神惡鬼最猖狂的時候,只有火才能驅逐凶神惡鬼。因此,除夕來臨,裕固族家家戶戶要把帳篷(或房屋)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在門外的空曠地方點燃兩堆火,邊放鞭炮,邊驅趕牲畜從兩堆火中間透過。從除夕到正月初五,帳篷及畜圈內外都要掛上酥油燈,徹夜通明。這樣,凶神惡鬼就不敢接近人畜,以保平安。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下元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導語:下元節源於道教。下元節,中國傳統節日,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那麼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下元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元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這在古代是非常 ...

漢族傳統節日民俗特徵

  1、禮儀性。眾多的節日風俗中,貫穿著一條主線,就是“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理想性。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包含著人民的迫切希望,寄託美好的生活理想和宗旨。   3、時代性。節日風俗的形成,有一定的環境背景,體現了時代性特徵。   4、民族性。原始人因居住的地域、水土 ...

傳統節日民俗文化都有什麼

  春節: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元宵節:踩高蹺、賞花燈、包餃子吃元宵、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寒食節:起火燒飯、吃冷食;清明節: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端午節:賽龍舟、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七夕節:擺設香案、穿針乞巧;重陽節:登高、插茱 ...

澳門傳統節日民俗活動

  在澳門,繁忙的都市生活並沒有淡化人們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大家藉著這個節日來表達對先人們的孝思。澳門特殊的歷史是中西文化得以並存。每逢傳統的節日,無論是中國的或是西方的,必定要舉行有關的慶祝活動。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澳門文化看看澳門的一些傳統節日吧。   元旦   時間:一月一日   在澳門各大酒店、計程車 ...

中國16個傳統節日民俗介紹 傳統節日時間順序查詢表

  中國有16個主要的傳統節日,分別是春節、元宵節、龍抬頭、花朝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寒衣節、冬至節、臘八節、小年、除夕。   中國16個傳統節日和民俗介紹   中國的傳統節日包括了歷史傳統節日和各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最為主要的節日可達到16種以上,這些節日大多起源 ...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民俗活動

  中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這個節日的種種活動,都同道教無關。民間幾乎沒有稱它為“中元節”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為節日就在七月十五。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活動,圍繞著祭祀祖先進行。清代本地方誌的記載,數乾隆《普寧縣誌》最詳細:“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 ...

彝族和白族的傳統節日之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彝族火把節;苗族在這一天祭“土地”神;農曆六月二十五日為白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這兩個少數民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焚香、祭祖、喝酒吃肉,村中扎一大火把,有的高12米,根據平、閏年扎12或13道麥秸,插滿香、糖、果,以示豐收和吉祥。   傍晚,大火把熊熊燃燒,男女老少載歌載舞。隨後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