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對比:
1、從系統方面:普通話是一個語言系統,方言不是;
2、從使用地區方面:普通話是全國範圍通用,方言只是某一個地區的地方語言;
3、從表達和用法方面:普通話表達含蓄,用法較多。方言表達直截了當,用法較少;
4、從發音方面:普通話有科學的發音規律,而方言無系統的發音規律。
主要有以下對比:
1、從系統方面:普通話是一個語言系統,方言不是;
2、從使用地區方面:普通話是全國範圍通用,方言只是某一個地區的地方語言;
3、從表達和用法方面:普通話表達含蓄,用法較多。方言表達直截了當,用法較少;
4、從發音方面:普通話有科學的發音規律,而方言無系統的發音規律。
開州方言與普通話聲調的主要不同是“同調不同值”,或者叫做“調類同,調值異”。開州方言和普通話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這就是“同調”,或者“調類同”。但即使是同一個聲調在讀法上卻又大不相同,即“不同值”。具體表現為除陰平調的讀法基本相近以外,剩下的陽平、上聲、去聲三個聲調的讀法迥異。
開州區方言:開州區方言為西南官話,由於開州區存在多民族、歷史上移民多的情況,因此開州區不同鄉鎮、人群也存在方言的差異,這裡所說的開州方言是指在開州可以通用的方言。
1、開縣方言沒有後鼻韻母ing,將所有後鼻韻母的字都念成了前鼻韻母in,如京(jing)念成金(jin)。除聲母b、p、m、f外,後鼻音eng大多數念成en,如爭(zheng)念成真(zen)。此外,開縣話中沒有韻母ueng,普遍念成了ong,如翁、甕、蕹、蓊等。
2、開縣方言中沒有e韻母。舌根音g、k、h與e相拼往往讀作o或者ê,如:哥、渴、河、革、刻、核。
3、開縣方言把複韻母uo讀成單韻母o,如說(shuo)念成so。
4、開縣方言中,聲母j、x後可與韻母iai相拼,如介、屆,讀jiai;懈,讀xiai。iai是普通話中沒有的韻母。
5、一些韻母ai的字,開縣話讀ê,如:白、拍、窄、拆。
6、此外,如液(yiè),開縣讀yi;鏟(cǎn),讀cuan;鮮掀鍁(xiān),開縣讀xuan等等。
清明的由來與風俗 清明有哪些習俗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故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風俗
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空氣潔淨的季節,人們有祭祖掃墓和踏青插柳的習俗。
中國人有敬老的傳統美德,對去世的先人更是緬懷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去祭掃祖先的墳墓。人們為墳墓除去雜草,新增新土,在墳前點上香,擺上食物和紙錢,表示對祖先的思念和敬意。現在,人們響應政府號召,殯葬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廢止土葬、實行火葬後,田野裡的墳墓越來越少了。
不過,每到這一天,人們還是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懷念自己的祖先,或者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人們紛紛前往陵園,獻上鮮花和花圈,寄託對先人的哀思。
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到處一片新綠,正是戶外遊玩的好時候。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欣賞春光,呼吸新鮮空氣,觀賞藍天、綠樹、青草和鮮花。古人把到郊外散步的習俗叫做“踏青”,所以清明節也被稱為“踏青節”。人們還要折根柳枝戴在頭上,驅除鬼怪和災難,祈求平安幸福,叫做“插柳”。古時還有踏青挑養的習俗,這種習俗直到現在還可看到。每到清明前後,就有姑娘、婦女踏青,摘一些鮮嫩的野菜,回來包餃子、做圓子,清香可口,別有風味。有些婦女還喜歡把白色的小莽菜花插在髮髻上。
清明時節,人們還有放風箏、拔河、盪鞦韆的習俗。此時正是農耕春播的大好季節,農諺裡有不少是說清明和農事的,比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古代清明節還有插柳植樹的活動,古詩裡就有“滿街楊柳綠似煙,劃出清明三月天”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