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寧波人冬至為什麼要吃大頭菜

寧波人冬至為什麼要吃大頭菜

  冬至前一天,寧波人一般不出門,冬至節一早有全家人吃大頭菜烤年糕的習俗。大頭菜香成了寧波冬至節風味獨特的鄉間美食,讓人食之難忘。冬至節前夜,家家烤大頭菜,大灶的火燒得旺旺的,將大頭菜洗淨,削皮切塊,菜葉也不要浪費。

  相信在我國民間冬至節這天一定有不少的風俗習慣,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一直被視為冬季的大節,在古代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因此,各地這一天都特別講究,其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

寧波人冬至吃什麼 寧波人冬至特色美食你吃過哪種

  寧波人冬至吃什麼 寧波人冬至特色美食你吃過哪種

  寧波人冬至吃什麼:酒釀圓子

  在老寧波的習俗裡,圓子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酒釀圓子還是江浙一帶有名的小吃,更是家家都會做的傳統中式點心,用來招待客人,也是酒店宴席上的點單很高的人氣甜品。

  酒釀圓子用優質白糯米為原料,經過水浸水磨後加工成糯米粉,將水磨糯米粉搓成小圓子待用。以上等白糯米蒸熟後,按一定比例摻和進酵母,幾天後即成香味四溢、甜糯適口的酒釀。把水燒開放入小圓子,待其浮到水面,再加入酒釀、白糖和蛋漿,攪勻勾芡,盛入碗後撒糖桂花即成。

  寧波人冬至吃什麼:赤豆粥

  寧波童謠:“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吃儂肉,還儂殼,張家老伯伯,問儂討只小貓小黃狗。”聽過這童謠的寧波人應該不少,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糖粥”就是赤豆粥。這種赤豆粥格外精細,因為赤豆和粥是分開做的。赤豆磨成豆沙澆在白粥之上,好似紅雲覆蓋白雪,色香味俱佳。過去寧波有一種賣糖粥的器具叫“駱駝擔”,可把灶具、碗盤、食物全放在擔子上。小販一邊挑著擔一邊敲著竹梆,發出“篤篤篤”的聲響,孩子們聽見聲音就知道“賣糖粥”的來了。

  寧波人冬至吃什麼:湯果

  湯果是寧波人冬至必吃的食品。寧波人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湯果跟湯糰類似,都取“團圓”、“圓滿”的意思,只是湯果要小一些,裡面沒有餡。

  寧波人過冬至,舊時各家以蘆穄粉搓圓子,叫蘆穄湯果。後漸改為糯米粉圓子,加番薯粒,叫番薯湯果。先供灶神,再全家吃。俗稱“冬至小年夜”,俚語“冬至大如年,皇帝佬倌要謝年”。這天長輩囑咐小孩不可啼哭,大人也不打罵小孩,不可摔壞東西,否則視為不吉利。

  寧波人冬至吃什麼:大頭菜烤年糕

  冬至前一天,寧波人一般不出門,冬至節一早有全家人吃大頭菜烤年糕的習俗。冬至節前夜,家家烤大頭菜,大灶的火燒得旺旺的,將大頭菜洗淨,削皮切塊,菜葉也不要浪費。削掉表面上有坑坑窪窪的東西,放入鑊中,塊要切得稍厚一點,否則容易煮散導致筷夾不起。

  寧波人冬至吃什麼:凍羊肉

  除了老寧波的酒釀圓子、大頭菜烤年糕外,在冬至這一天,餘姚泗門等地還流行吃“凍羊肉”,即買來新鮮的羊肉,切成塊狀後,放入醬油、茴香等調料,大火燒熟後裝入盆中,待羊肉冷卻後凍成“凍羊肉”,吃飯時,夾一塊“凍羊肉”放入滿滿的米飯中,鮮美噴香。

  寧波人冬至吃什麼:湯圓

  湯圓是寧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與北方人不同,寧波人在春節早晨都有閤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

  寧波湯圓的做法:

  亦稱寧波豬油湯糰。浙江傳統名點。主要作料為糯米、黑芝麻、豬油、白糖、桂花等。採用吊漿技法,將糯米制成不幹不粘的水磨粉;再將黑芝麻熟研末,加入豬板油丁、白糖等拌成餡心;以水磨粉為皮坯,包入餡心搓圓,置沸水鍋內煮熟後,撒上少量白糖、桂花和紅綠絲即成。特點是,色白髮光,糯而不粘,皮滑餡潤,滋味香甜。90年代以來,還新創“麻蓉湯糰”、“速凍湯糰”等新品種,遠銷日本和港澳地區,深受歡迎。

  做法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麵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糰餡含水量比元宵多。包湯糰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溼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糰。做得好的湯糰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糰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儲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糰才出現在商店裡。

廈門人中秋節要吃什麼?廈門的中秋節習俗有哪些?

  廈門有著自己獨特的閩南文化,傳統節日的中秋節,當地也有特色習俗:“聽香”、“番薯芋”、“中秋博餅”等。讓我們一起走近古早味的老廈門人的中秋。

  廈門的中秋節習俗

  聽香

  在老廈門人的印象中,農曆八月十五是太陰星君的聖誕,他們延續古人對天象的崇拜,這一天要設祭拜月。而有心事者,便藉著月亮當空高掛之際,向其求得“方向”——這一舉,即為聽香。

  蒸番薯芋

  老廈門的俗語裡,也有“八月十五,番薯芋”一說,其含義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時,人們要用剛收穫的番薯、芋頭等祭祀神靈。番薯和芋頭,在中秋前後成熟,是當季食材。金黃色的番薯、白色的芋頭,被閩南人寓為“包金包銀”,吃它們有“護子護孫”之效。

  在閩南語裡,芋頭與“護”諧音,芋頭往往是一顆能種出一窩的“芋子”,人常言“芋子芋孫”,諧音“護子護孫”的說法。而這些正是託土地公所庇佑,因此八月十五祭拜土地公。

  博餅

  每年中秋節前後,廈門的餅店便大量生產中秋節博餅專用的套裝會餅上市供應,有餡餅、廣東餅,包裝精美,為送禮佳品。這是中秋博餅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傳統的會餅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餅匯聚而成的,一套會餅計有:狀元餅1個,對堂餅2個,三紅餅4個,四進(士)餅8個,二舉(人)餅16個,一秀(才)餅32個。

  廈門的博餅風俗特別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會餅中,最美味的不是狀元餅,而是三紅餅。

  這來源於一個有趣的傳說:永樂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試,狀元名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於是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狀元。在廈門人的說法中,這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之輩,第三名反而有真才實學。因此,狀元餅的味道也就一般,而三紅餅總是味道最好。


冬至節氣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的美食有哪些

  冬至北方傳統美食   羊肉   中醫上講究“四季五補”,其中冬季“滋補”成為當下最流行的進補方法。冬至開始,民間便開始從這天“數九”,正如俗語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在我國北方,有冬至吃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在此時吃上一鍋燉羊肉,更有禦寒滋補的雙重功效。   羊肉味甘而不膩,性 ...

北方小雪節氣什麼 小雪節氣北方一定的食物

  北方小雪節氣吃什麼 小雪節氣北方人一定要吃的食物   1、臘肉   在我國,醃製臘肉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相傳,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途經巴中,來到漢中紅廟塘時,當地的百姓用醃製好的臘肉來招待他。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的地方官吏就曾將臘肉作為貢品,進獻御用,慈禧品嚐臘 ...

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由來 為啥冬至餃子

  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由來 為啥冬至要吃餃子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各地夏至食俗雖有差異,但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都有的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因為夏至日後收穫了新麥,所以夏至食麵有嘗新的意思。夏至面的做法比較講究,不是平常所吃的熱湯麵。而是過水麵,古時候一般是現 ...

冬至節氣都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的美食有哪些

  冬至北方傳統美食   羊肉   中醫上講究“四季五補”,其中冬季“滋補”成為當下最流行的進補方法。冬至開始,民間便開始從這天“數九”,正如俗語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在我國北方,有冬至吃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在此時吃上一鍋燉羊肉,更有禦寒滋補的雙重功效。   羊肉味甘而不膩,性 ...

冬至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應該什麼傳統食物

  可能是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有些地方在冬至的時候是要吃湯圓的,但是有些地方是吃餃子,到底在冬至的時候是吃湯圓比較好還是吃餃子比較好?在冬至的時候要吃什麼傳統的食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要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餃子和湯圓都是我國冬至節日的傳統食俗。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 ...

冬至餃子必須在家嗎 為什麼冬至餃子

  冬至節氣是一年之中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節氣,也是季節變化比較明顯的一個節氣,在冬至節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吃餃子,這是一個傳統習俗。冬至吃餃子大多都是家裡面煮著吃的,如果條件不允許也是可以在外面吃的,這些並沒有什麼忌諱。   冬至吃餃子要在家嗎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回家吃餃子,但是,一般也可以在外面吃餃子,沒 ...

無錫冬至什麼

  無錫冬至夜吃冬至團,前一天要預先把冬至團做好。冬至這天早晨稱為冬至朝,早晨吃冬至糰子,小輩向長輩祝拜,俗稱拜冬。長輩則向小輩發小年錢,又叫壓冬錢,並送些瓜子乾果之類的給小孩吃。   冬至前一天的冬至夜飯是無錫人極為重視的。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如有出門在外不能歸家的,也要備一副碗筷在餐桌上,留一個座位,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