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遠去的民族+白馬山寨探尋"氐族文明"

尋找遠去的民族 白馬山寨探尋"氐族文明"

  氐族,是我國一個有著5000多年曆史的少數民族,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氐族的發展史不論是對中國歷史,還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明、民俗文化乃至人類文明均有著深遠影響。

  

  在甘肅文縣,生活著一群氐族後裔,他們堅守“氐文明”傳承的重任,敬畏大自然,認為萬物有靈,儲存著千百年前先人們祭祖、歡慶的舞蹈、語言,成為已經消逝的氐文明的“活化石”,為研究與調查人類學、遠古文明提供了有價值的資訊,有著彌補商周斷代史的作用。

  儘管“氐文明”對於現代文明有著珍貴的研究價值,意義深遠,但當我們走近氐文明“活化石”時,卻遺憾地發現:因為現代文化的傳播之廣之深,“氐文明”遭遇了嚴重的撞擊;加上“氐文明”傳承沒有文字記載,這個“活化石”不僅生命垂危,而且遠未被世人關注。

  除夕之嘆 傳承老人的堅守

  2009年1月25日,恰是農曆大年三十。當幕色悄悄降臨時,隴南文縣麥貢山白馬山寨變得異常神秘,只有偶爾的鞭炮聲和轟鳴的焰火打破夜色的靜謐,顯示出一些帶有現代氣息的節日的吉慶。

  84歲的班定文老人蹣跚著腳步,走進帳篷拉亮電燈,然後在火爐邊坐下。他一邊抽菸,一邊看著電視,等著中央電視臺播放春節聯歡晚會。看了一眼陪著他看電視的老伴兒,班定文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用白馬話對老伴兒說:“今晚是沒有人來了。”按照白馬人祖輩的習俗,每年大年三十,族內年輕人要在這一天來聽老人講述千百年來白馬人的生活習俗、規矩以及傳承祭拜神靈的儀式與話語。

  班定文是文縣鐵樓鄉麥貢山白馬藏族唯一的高齡老人,近年來,山寨的老人陸續去世,因此,能向年輕人傳播白馬人傳統文明、民俗故事的人就只有他了。但是,這幾年來聽老人講述這些傳統老故事的人越來越少了,到今年已經沒有人來聽了。

  若是往年,等老人講完祖輩的事蹟以及族內祭拜神靈、祖先的規矩和儀式語言之後,年輕人會圍著篝火一邊喝酒吃肉,一邊唱歌跳舞,一是慶祝一年的豐收,二是祝願來年的吉祥平安。

  “年輕人對先人的事蹟都不感興趣了,只喜歡流行歌曲,辦事(儀式)胡來,唱歌也是胡唱了。”班定文說這話時,流露出對族內年輕人的不滿。他說,白馬人是古代氐族後裔,因為長期生活在以白馬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國西北地區,故以白馬河命名為白馬氐。隨著時代的變遷,白馬人越來越少,目前只有在甘肅文縣與四川平武還生活著為數不多的白馬人,主要活躍在文縣的麥貢山、入貢山、立志山、案板地,四川的白馬鄉等地域。自古以來,他們沿襲著氐族人生活習俗與服飾,還有婚嫁、喪葬、祭祖儀式,族內人交流也是遠古的氐族語言。“我們信奉並崇敬大自然神,以為萬物有靈——山有山神、灶有灶神、樹有樹神、水有水神。”班定文說,在白馬人的心中,他們對於世間萬物均存有一份敬畏。

  從遠古氐族到現在的白馬藏族,白馬人一直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因此,族內的規矩、習俗、儀式以及族內事蹟,只能依靠老人向後輩口口相傳。因此,除夕之夜既是所有族人每年團圓的時刻,也是族內老人傳述先人事蹟,講述白馬人生活習俗、婚葬以及祭祖儀式的神聖時刻。

  夜逐漸深沉。電視裡傳出陣陣流行的、歡快的歌聲。電視機前,麥貢山唯一傳承“氐文明”的老人,在默默等待著他的接班人。他心裡很清楚,如今先人傳下來的文明怕是要遺失了。雖然那些歌聲依舊,但內涵已經開始變了。他擔心“氐文明”會在那流行的音樂中被吞噬。

  班定文並不像年輕人那樣痴迷電視,只是偶爾留意幾眼,默默地喝著酒,吃著骨頭肉,守歲。嘆息之餘,老人時而哼上幾句白馬人的酒歌,但歌聲很快被電視裡的音樂聲掩蓋。

  刁羊節 少年的永久記憶

  班定文老人的孤寂在麥貢山並不是偶然。在麥貢山山神廟前獨坐的班海濤,也有著同樣的孤寂。25歲的班海濤是麥貢山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他時常遠眺山巒,眼中有著些許憂慮。他說,從古至今,白馬人一直和其他民族有著密切的交往,因為白馬文明沒有文字記載,大多白馬人文化水平很低,因此,在接受外來文明的同時,白馬人逐漸把自己傳統的文明遺失,外來的文明吸引著白馬人,也吞噬了白馬傳統文明。

  上大學後,班海濤曾經系統地研究過自己民族的文明,由此,他發現很多兒時記憶變得異常珍貴。如果鏡頭可以隨時空轉移到班海濤的兒時,那時白馬人的生活可謂豐富多彩。而刁羊節,則是他最喜歡的活動。

  那是秋高氣爽的日子,白馬人收穫了一年的辛勞之後,鄉親們團聚在一起,載歌載舞,喝酒慶祝豐收。族長就會宰殺一隻羊羔,等羊羔煮熟之後,族內年輕人開始追逐搶奪羊羔,年輕力壯的人將熱氣騰騰的羊羔搶到手,便是一路狂奔,並且是邊跑邊吃。其他族人則一路追逐,搶食羊羔。

  30歲的班祥雲說,搶羊羔時,身體強壯和個高的最佔優勢,被人圍堵的時候,他們將羊羔高舉著狂奔,一般人很難搶到。說起刁羊節的場景,很多白馬人臉上流露出懷念的神色。“這樣的節日很好,不僅能將十里八鄉的白馬人團聚在一起,也能將白馬人的精神凝結起來。”

  在班海濤的記憶裡,還有很多已經消失的白馬人的節日與活動儀式。在他小的時候,族內每年都會舉行很多儀式、活動,比如祭拜火神、水神、樹神等等。如今回想起來都感覺很有意義,祭拜神靈的話語不僅有哲學思想,而且還有感恩的心與謙卑的人生態度。

  但近幾年隨著鄉親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打工帶來的外來文明吸引,本族內原來的很多節日、活動、儀式都逐漸被忽視了,祭拜神靈的話語也沒有人去向老人學習了,一些宗教儀式與活動由此逐漸失傳。“族人覺得如今生活好了,進入21世紀了,還舉行或者舉辦那些古老的儀式,感覺太落後。”

  而在班海濤的眼中,這些記憶中的節日活動與儀式才是白馬人最珍貴的財富。

  新年褪色 傳統儀式消逝

  2009年1月26日(大年初一)凌晨,一陣銅鑼聲打破白馬山寨的寧靜。這是白馬山寨的“召集令”,叫族人去山上祭拜山神、祖先。

  和其他白馬人的帳篷相比,班定文的帳篷有些奇怪,帳篷前懸掛著一塊椿木,還有少許的蒜末灑在上面。老人說,凌晨祭拜灶神後,在家門口懸掛椿木並噴上少許蒜末,可以驅邪避邪。掛椿木與噴蒜末時,還要念叨一些吉祥驅邪的話語,讓邪神瘟疫遠離家門。但目前只有老人記得懸掛椿木了。

  老人說,若在往年,族人早在雞叫第一遍時,就奔跑上山,去祭拜山神了。依照白馬人的習俗,第一個跑到山神廟祭拜山神、祭拜祖先的人,在新年裡,凡事都會得到神靈與祖先的護佑。之後,族裡的長者、男人都會陸續趕到。祭拜舉行之後,族人會去每家每戶抽取一根柴火。一邊抽柴火還一邊與家裡的年輕人對唱,之後人們會團聚在曬麥場,將柴火堆砌燃起篝火,再搬出自家的酒肉,與族人一起載歌載舞慶賀新年。

  但現在的新年,只有幾個少年敲鑼打鼓呼喚,有少許族人去山神廟祭拜祖先與山神,篝火與歡慶新年的活動也因為少有人參加,再沒有舉行。族人們或者在家裡看電視、聽音樂,或者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圍在家裡喝酒、聊天。

  “新年都已經褪色了!”班定文嘆息,不僅新年的喜慶減少了,也有很多親情被掩蓋了。以往從年初一開始,生活在鐵樓鄉幾個山頭的白馬人,四川白馬鄉、九寨溝的白馬人,都會趕到這裡來團聚,和鄉親們一起載歌載舞,歡慶新年。白馬人聚齊之後,便會去村村寨寨串門。他們從麥貢山向其他山寨進發,邊走邊對唱白馬人古老的情歌,走到哪裡,歌舞就在哪裡沸騰。在他們的心中,無論是生活在四川還是甘肅,白馬人都是一家人,白馬河流域就是他們的家鄉。

  自從這些篝火儀式沒了之後,四川的白馬人也很少過來了,鐵樓鄉其他山寨的白馬人也是如此,雖然正月十五祭拜火神的時候,會團聚一些白馬人,但很多的祭拜儀式與活動都被省略了,參加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現在過年,越來越不好玩了,如果沒有正月十五的團聚,過年都沒有什麼喜慶氛圍了。”在老人的嘆息聲中,一些孩子也懷念或想象往年新年的熱鬧與喜慶。

  白馬絕唱 池歌晝、沙尕帽

  和麥貢山遙遙相望的就是立志山寨。對於遠去的“族內文明”,60多歲的餘流源經常對著擺放在屋內的沙尕帽感慨。

  羊毛編制、插著一根雞毛的沙尕帽,是目前服飾上唯一能顯示出白馬人與眾不同的地方。按照餘流源的說法,那根雞毛對於白馬人來說,有著特殊的警示與紀念意義。這個故事,在白馬人之間已經流傳了幾百年了。

  三國時期,長安以西,秦州以南,松潘以東,漢中以北,以武都為中心的地域一直是白馬人統治的範圍。後來,白馬人與蜀漢發生戰爭。一天晚上,戰爭的疲勞讓白馬人守軍在防禦上鬆懈了,蜀漢開始夜襲,就在蜀漢軍即將接近白馬人城池時,突然一聲雞鳴,叫醒了守軍。於是蜀漢軍的夜襲失敗了。

  為了紀念這次戰爭與警示白馬人保持警惕,當時的白馬人將公雞毛插上了自己族人的帽子,警示後人要保持警惕。

  餘流源知道,和其他生活在四川、甘南的白馬人相比,他們還算保留了不少“老祖宗”遺留的文明。每年正月十五祭祖驅邪的“池歌晝”(一種祭祖面具),就是最完整的儀式。

  每年正月十五,族內的“繪手”(管理、收藏“池歌晝”的族人)會召集族內年輕力壯的人,面戴“池歌晝”、手持鋼刀與拂塵,身穿羊襖,在鞭炮聲中跳三步舞,三步一回頭,到家家戶戶去驅邪降福。然後,所有族人不分男女老少手牽手圍成圓圈,載歌載舞,慶祝豐收,祈禱平安幸福。

  “其他的儀式與活動,只能在腦庫裡搜尋了。”餘流源的話不僅在白馬人中引起很多共鳴,很多關注白馬“氐文化”的研究者也有同感。在他們的眼中,白馬人族內保留得最完整、最具有“氐文明”代表性的就是“池歌晝”、沙尕帽。其中“池歌晝”已經申請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其他寶貴的“氐文明”,都已經在人類文明中消亡,白馬人的氐族生活方式、居住文明、婚葬等民族文化也逐漸被忽視,最後改變。

  尋者之苦 “氐文明”瀕危

  作為白馬人的一分子,餘流源從文縣宗教局退休以後,開始潛心搶救白馬“氐文明”。他是為數不多的搶救白馬“氐文明”的民俗文化者。

  但是在研究與搶救白馬文明的過程中,餘流源遭遇到了很多困惑。“年輕人對於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根本不感興趣,慶祝節日的對歌不唱了,或者,就亂唱一些傷害感情的話,根本不依照祖輩的規矩說唱。對於祖輩的根源以及活動儀式,更是一無所知。村裡的老人有的也說不清楚很多祖輩的事蹟,有的老人能夠將一些事情記起,卻不能完全表達這些傳統究竟代表什麼意思,那些儀式或者活動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這樣的情況使外來的文化研究者越發不明白白馬人的淵源,更不明白白馬人究竟是氐族還是藏族。現在白馬人經常自稱“貝”,即藏人,甚至將白馬二字翻譯成藏文“藏兵”,認為自己的祖輩就是藏族軍人。然而,事實卻與此截然相反。

  隴南市地方誌科的焦紅原科長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00年,他被派去從事地方誌工作,前去鐵樓鄉考察白馬“氐文明”以及白馬人生活與傳統習俗時,他第一次看到“池歌晝”,焦紅原很興奮。“那是原生態的‘氐文明’,從舞蹈到祭祖禮儀,從舞者的神態到族人的眼神,無不顯示出人們的敬畏。簡直就是一個遠古人類文明的活化石。”第二次去考察白馬“氐文明”是兩年後。那時候他意外地發現“那種敬畏都沒有了”,戴“池歌晝”只蓋住了舞者的2/3的面,在族人家裡進食時,竟然將“池歌晝”摘下。之後的考察中,焦紅原發現白馬文明在逐漸變化,儀式少了,參加人數也逐漸少了,甚至穿民族服裝的人也少了。

  在近10年的探索中,焦紅原發現,白馬文明面臨瀕危的狀況並非偶然。他認為,有許多白馬人本身文化素養不高,對於本民族的文明並不重視。另外,白馬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傳承只能依靠口頭傳誦,這樣的文明如果不及時保護,瀕危是遲早要發生的。同時,近年來白馬人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白馬山寨的“氐文明”與外來文明以及電視傳播的現代文明衝撞,很多年輕人的眼光被現代文明吸引,甚至認為自己的傳統文明很落後,應該改良或者融合現代文明。由此,白馬“氐文明”逐漸被忽略並面臨瀕危的狀況就難以避免了。

各民族傳統節日——德昂族節慶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如: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節日,都要敬佛。開門節時有寺廟的村寨要進行"格聽祭"(慶祝豐收,喜嘗新米之意),要從傣歷12月13日開始準備,有舂新米、煮新飯、做年糕等活動,並要選出兩塊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專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開祭,要由本寨裡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語稱格聽),內裝年糕,由眾人抬著小竹房到寺廟朝拜。

  燒白柴這天,各家要殺雞備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還要製作各式糯米糕點,用芭蕉葉包好,蒸熟並隨身攜帶相互贈送,相互品嚐各家的風味,新婚夫妻要帶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頭人和長輩家中告拜。 中華民俗節慶網

  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一般選在春季,屆時要殺豬、殺雞,由祭司畫紙龍,眾人叩拜,然後一起飲酒野餐,醉酒後相互打罵,發洩平時相互之間的不滿。此間不許別人勸阻,直到雙方鬥得精疲力盡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 火把節是什麼族的特色節日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 火把節是什麼族的特色節日

  火把節是彝族的節日,也是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不過在日子上有所不同。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

  火把節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6月24日舉行,白族在6月25日舉行,拉祜族在6月20日舉行。

  彝族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火把節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選美等。

  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如今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據傳農曆6月24日,是人類使用火的紀念日,生活在雲南的白、彝、普米、納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為傳統的火把節,屆時,舉辦各種活動歡度,種“太陽”。

  火把節對於彝族人民來說,就是年節,更是他們文化的象徵。起始於唐朝南召“星迴節”的火把節,經過彝族人民一代代的傳承與發展,如今火把節已經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節慶。

  火把節的文化內涵

  火把節所呈現出的民俗文化內涵不可能還是早期那種單一形態,而是複合形態,含括了傳統社會的多種活動事項,包容著宗教、信仰、倫理、歌舞、技藝、民間審美等豐富的內涵。

  彝族地區素有“火之故鄉”的美譽,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著先人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音樂舞蹈傳統和口頭藝術。

  並流傳著十分豐富的火把歌調,雖然形式多樣,但都有固定的火把歌調,彝族的火把節歷來最為隆重,並逐漸成了成套的節俗歌調。

  節日文化不僅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與藝術風貌,更能昂揚一個民族的精神,啟發廣大的民俗傳承愛好者對古老文化的神往,對民族民間藝術的珍視。

  火把節不僅僅只是彝族的傳統佳節,作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傳承,在彝語支其他民族如納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諾族等民族中也有相當久遠的歷史。

  火把節習俗的形成與發展,一方面與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民間信仰以及本土宗教有直接聯絡,另一方面也與這些民族尤其是彝語支民族的歷史源流、文化傳承和社會交往緊密相關。

  火把節的民間習俗

  火把節期間,各村寨以幹松木和松明子紮成大火把豎立寨中,各家門前豎起小火把,入夜點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時人們手持小型火把繞行田間、住宅一週,將火把插於田間地角。

  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圍彈唱、跳舞,徹夜不息。節日期間,還有賽馬、鬥牛、射箭、摔跤、拔河、盪鞦韆等娛樂活動,並開設貿易集市。

  每年火把節期間,彝族的姑娘和小夥子們,將會拿出最好吃的美食和最熱辣的節目,表達自己的熱情好客,和對傳統、對雲南的不一樣的熱愛。

  火把節期間舉行的祭祀、文藝體育、社會交往、產品交流四大類活動是彝族文化體系嚴整、完備的集中體現。彝族火把節歷史悠久,群眾基礎廣泛,覆蓋面廣,影響深遠。

  火把節充分體現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著彝族起源發展的古老資訊,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火把節是彝族傳統文化中最具有標誌性的象徵符號之一。

  火把節也是彝族傳統音樂、舞蹈、詩歌、飲食、服飾、農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載體;火把節對強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認同意識、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四大民族是哪四個

  四大民族是壯族、回族、滿族、維吾爾族。   1、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   2、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 ...

探尋保安的民風民俗

  保安族是聚集在甘肅西南部一帶的特有民族,且人數極少只有一萬多人,而這一萬多人的群體都信奉著伊斯蘭,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下保安族有什麼民俗和傳統吧。   保安族簡介   “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稱,歷史上曾被稱作“回回”、“保安回”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保安族。人口 ...

民族特色:毛南迎客歌歌詞

  毛南族,一個以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聞名於世的山地民族,更是一個十分熱情好客的民族。毛南族的歌舞文化十分豐富,關於迎接客人的到更有一首《迎客歌》來表達。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毛南族文化中看看《迎客歌》的歌詞吧。   環江毛南族《迎客歌》   作詞:蔣志雨   作曲:踐明   配器:趙東周   領唱:唐 ...

仡佬民族特色,仡佬特色是什麼

  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貴州省。仡佬族聚居的地方地形地貌複雜,因此也創造出來獨具特色的民族特色。你知道仡佬族的民族特色是什麼嗎?你能說出幾個?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帶你去了解。   仡佬族是中國一個古老的民族,現有43萬多人。主要分佈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其餘少數散 ...

民族文化:普米樂器有哪些

  在每一個民族中,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展示出對生活的熱愛,表達個人美好的情感。在這其中,樂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音樂表達的重要載體。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普米族的樂器,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普米族文化中看看吧。   普米族器樂可以分為彈撥樂、吹奏樂、絲絃樂和打擊樂四類。其中彈撥 ...

民族風情:毛南服飾圖片

  在世界上有很多的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才能激發出炫麗的火花,促進的動力,毛南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你對毛南族的服飾有了解嗎?本期中國傳統服飾為你揭秘。   男女衣服顏色喜歡藍青定自染的青色和藍色,很少穿黃色和白色,只有孝服用白布縫製,忌穿白 ...

民族服飾欣賞:東鄉服飾圖片

  東鄉族是甘肅省的一個少數民族,具有非常明顯的民族特色,從14世紀起至今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磨礪,其文化底蘊也是完整的保留下來。本期中國傳統服飾帶你瞭解東鄉族服飾的特點。   東鄉族的服飾與回族有相似之處,但其特點也頗為明顯。男子多戴平頂的無簷帽,有黑、白兩色,穿白襯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藍色褲,老年人則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