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仡佬族的民族特色,仡佬族特色是什麼

仡佬族的民族特色,仡佬族特色是什麼

  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貴州省。仡佬族聚居的地方地形地貌複雜,因此也創造出來獨具特色的民族特色。你知道仡佬族的民族特色是什麼嗎?你能說出幾個?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帶你去了解。

  仡佬族是中國一個古老的民族,現有43萬多人。主要分佈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其餘少數散居在雲南、廣西地區。仡佬族聚居區地處黔北貴州與四川交界處,是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形地貌複雜,年降雨量居全國平均數之首,有豐富的水利和動植物資源,適合於農業與多種經營的發展。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語支,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信奉道教和佛教。

  仡佬族主要從事農業,以水稻、玉米為主。耕作技術、作物種類和生產工具基本上與附近的漢、壯族相同。仡佬族山鄉素有“煤鄉”之稱,採煤已成為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仡佬族散居貴州、雲南、廣西及越南等地,被後來民族如漢族等稱為“仡佬”,“老戶”,“土人”,“土蠻”等。居住地降水豐富,氣候溫暖,適合開展農業等多種經營活動。仡佬族以農業為主,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旱地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型別。

  仡佬族的民間文學有詩歌、故事、諺語等,詩歌多為便於傳唱的小調,分為三言、五言、七言等。仡佬族的樂器有二胡、橫簫、嗩吶、鑼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樂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橫簫各一對和其他樂器合奏,音調十分和諧動聽。嗩吶是仡佬族喜慶佳節不可缺少的樂器,用嗩吶吹出的《老灰調》、《過山調》、《過河調》、《過街調》、《迎親調》等十餘個曲牌,配合鑼鼓一起吹奏,氣氛更加熱烈。

  古代仡佬族的住房多為幹欄式建築,貴州北部地區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住宅樣式。其他地區的仡佬族多住依山而建的土木房屋,一般是一列三間,稱正房子,中間為堂屋(方言叫桃屋),供有神臺,不住人,兩邊分別是兩間臥室、一間客廳。正房子兩邊建廚房,叫耍子。

  仡佬族人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穿筒裙,裙料由染色羊毛和麻編織而成;女子上著齊腰短上衣,繡著鱗狀花紋,下著無褶長筒裙,以青、紅、白三色分為三段,外罩前短後長的青色無袖長袍,頭纏青布長頭帕,腳穿鉤尖鞋。男子的服裝多為對襟短衣,頭纏青布或白布長頭帕。

仡佬族崇拜什麼,仡佬族的宗教文化

  信仰是由人的內心崇拜認同進而所形成的穩定不動搖的信念,信仰往往給人們指向對未來遙不可及的希望與理想,或是對財富的希望,或是對事業的希望。每個民族都有著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作為五十六民族的少數民族之一的仡佬族文化也有著他們的宗教信仰。一起來了解一下仡佬族的信仰吧!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蠻王老祖;認為萬物有靈,故信奉多種神靈。清代漸習漢俗,崇奉佛、道、儒三教,並信巫術。每家堂屋均設神龕,書供“天地君親服、左昭在穆、古聖先賢、觀音、牛王、財神等香位。老人亡故,要做“亡齋”超度。逢節慶給祖先燒紙時,要給“地盤業主、早老先賢”燒袱紙一封。如遇災禍病痛,則許願還願,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請巫師(俗稱“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衝灘”,或設“壇”敬“壇”,或“還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相信一種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災免禍,益壽賜福。有寄拜奇石、古樹之俗。還相信“燒胎”、“叫魂”、“觀花”、“頓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風水”、“占卜”、“問卦”等。

  清末民初的酸會有:“清醒會”(亦稱“和瘟會”),多在正月,祈求一年清吉平安。“秧苗會”(亦稱“保禾會”),多在六月,祈五穀豐登。黑神會”,多在六七月,設。壇”求雨。“太陽會”,八九月間久雨不晴,影響秋收,:打辭祈晴”。“虎豹會”(亦稱“山王會”),冬臘月間,設“酸”驅遣虎豹,保境安民,亦有於三月間做會的。

苦旦最具特色,歌仔戲的藝術特色

  每一種戲曲都有本書獨特的藝術特色,這跟它的形成發展有很大關係,特別是影響戲曲的文化。今天,歌仔戲文化要介紹的是關於歌仔戲的藝術特色,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個以苦旦最具特色的戲曲有什麼特點。

  歌仔戲的角色行當:

  歌仔戲初以一男一女的對唱為主,後發展為有生、旦、丑三行併兼備科、曲、白的成熟戲劇。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醜行有三花、老婆等角色。眾腳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

  歌仔戲的內容:

  歌仔戲的內容以演唱民間故事為主,劇目有《陳三五娘》、《劉秀復國》、《八仙過海》、《濟公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多強調忠孝節義,一般沒有固定劇本,至今仍沿襲以“戲先生”講戲並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

  歌仔戲的曲調:

  歌仔戲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包括《七字調》、《哭詞》、《雜念調》唱腔道白則是以廈門、漳州方言合成的臺灣腔。唱詞視情節而定,可長可短。在一百多種傳統曲調中,既有悠揚高亢的【七字調】、【大調】和【背思調】,又有民謠訴說式的【臺灣雜念調】。

  歌仔戲的樂器:

  歌仔戲樂器和其他戲曲一樣,分文場戲和武場戲,武場戲的樂器同京劇相似,有通鼓、豎權、板鼓、木魚、小鈸、大鈸、大鑼、小鑼、銅鈴,還加上小叫、柳盞等。文場戲樂器,早期以殼仔弦、大廣弦月琴、臺灣笛為主,後來又採用二胡、洞蕭、鴨母笛、嗩吶;又有以琵琶、大嗩吶及西洋樂器參與伴奏的。

  按照表演形式和劇場形態的不同,可分為落地掃歌仔陣、野臺歌仔戲、內臺歌仔戲等,隨著廣播電影電視等大眾傳媒的興起,廣播歌仔戲、歌仔戲電影及電視歌仔戲等也相繼湧現出來。

  戲曲特色:

  歌仔戲是唯一發軔於臺灣,且形成於臺灣之戲曲,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風格,包括自由性、包容性及通俗性等三大特色。就自由性言,歌仔戲之形式尚未固定,不若南管、北管及京戲之嚴格;歌仔戲唱腔之使用雖有部分成規,但無限定唱法,經常因演唱者、時間及地點之不同而變化;而歌仔戲亦無固定劇本,多由戲先生說戲,供演員即興發揮、演出。

  以包容性論,歌仔戲於發展過程中,即不斷吸收採茶戲、京戲、南管、北管及新劇等各劇種之菁華;歌仔戲仍繼續融合各劇種的特質,同時也大量應用現代科技,改善舞臺技術與裝置,此等改變使歌仔戲包含更多內容,使其形式更為活潑而多元。

  就通俗性言,歌仔戲是臺灣唯一土生土長之劇種,富有強烈的地方性色彩,歌仔戲舞臺所呈現之演出,均為民眾所熟悉,自然而親切,易為觀眾所瞭解與喜愛,頗具通俗性。


頗具民族特色建築文化

  我們都知道,仡佬族文化歷史悠久,仡佬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大部分的仡佬族人民都居住在貴州省。其實我們對於仡佬族的文化或許不是特別的瞭解,那麼,小編將會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頗具仡佬族特色的建築文化,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仡佬族人民的風采吧!   居住環境:   清末及民國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劇減少,居住區域迅速縮小 ...

高臺舞獅威勇與吉祥的象徵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在逢年過節或是需要熱鬧的時候,民間都會請來舞獅來助興,在少數民族中也不例外!仡佬族的民俗中也有高臺舞獅,高臺舞獅是仡佬族的一種傳統習俗,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帶你瞭解仡佬族高臺舞獅。   高臺舞獅是正安地域仡佬族的一種傳統習俗,仡家人慶的在春節或重大喜日子都要舞獅助興。獅子為百獸之尊, ...

圖騰來源相傳是在太古時代

  圖騰是原始人群體的親屬、祖先、保護神的標誌和象徵,也是人類發展歷史過程中最早的一種文化。是氏族的標誌。在中國,也有很多的少數民族也有圖騰文化。那麼仡佬族的圖騰是什麼?仡佬族的圖騰來源是從什麼?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帶你去了解。   仡佬族是先秦時期西南夜郎國的土著居民,是西南地區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族群。圖騰文化 ...

八音鼓的民間樂器

  樂器是音樂的載體,我們能借用樂器來演奏出或輕柔或震撼的音樂來。由於我國的民風民俗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國各個民族的民族樂器也是略有不同,常見的樂器有笛子,鼓,琴等等。那麼,在仡佬族文化中有哪一些民族樂器你知道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仡佬族古代的樂器主要是銅鼓。《唐書》載,仡佬人“燕聚則擊銅鼓,吹大角 ...

極具特色踩堂舞

  仡佬族的舞蹈形式多變,動作優美協調堪稱舞蹈中的精美藝術。在仡佬族的傳統舞蹈中以踩堂舞最為具有民族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踩堂舞已經漸漸失傳,將可能成為消失在我們視線中的又一文化遺產。話不多說,下面為大家介紹仡佬族文化中的特色民族舞——踩堂舞。   仡佬族踩堂舞是遵義縣仡佬族傳統喪葬儀式中帶有祭祀性質的舞蹈。 ...

喪葬習俗你知多少?

  仡佬族對老人謝世後的喪事非常重視,總要虔誠、隆重地舉辦葬禮,以寄託哀思。其喪葬禮儀紛繁複雜,具有濃厚的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的特色。在仡佬族文化中,當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老人謝世,活著的人深感哀痛,總要虔誠、隆重地舉辦喪事,以寄託哀思,從而形成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喪事禮儀及墓葬文化。關於仡佬族的那些喪葬習俗你瞭解 ...

獨具民族特色族民居文化

  仡佬族是我們當今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一個人口比較多的一個民族,仡佬族文化歷史也比較悠久。我們都知道,仡佬族人民擅長紡織,刺繡。但是我們好像很多人都不是特別瞭解仡佬族的民居文化都有哪些?   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仡佬族的民居文化吧!   仡佬族是貴州高原上最為古老的一個民族,有人認為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