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特點山西人喜食雜糧,乾飯稀飯結合,主糧雜糧調劑,花樣多,南北風味各異。晉北地區寒冷,喜食含熱量較高的莜麵、山藥蛋、玉米等,副食佐以蘿蔔、豆腐及醃菜。忻州晉中大部分地區則以高粱、玉米為主食,醃製鹹菜、酸菜佐餐。晉南大部分地區喜食餅子、幹饃,晉東南人則對小米飯有著濃厚的興趣。
飲食特點山西人喜食雜糧,乾飯稀飯結合,主糧雜糧調劑,花樣多,南北風味各異。晉北地區寒冷,喜食含熱量較高的莜麵、山藥蛋、玉米等,副食佐以蘿蔔、豆腐及醃菜。忻州晉中大部分地區則以高粱、玉米為主食,醃製鹹菜、酸菜佐餐。晉南大部分地區喜食餅子、幹饃,晉東南人則對小米飯有著濃厚的興趣。
韓國飲食特點是: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味覺以涼辣為主。韓國人自古以來把米飯當做主食。菜餚以燉煮和烤製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韓國人喜歡吃麵條、牛肉、雞肉和狗肉,不喜歡吃饅頭、羊肉和鴨肉。韓國位於東北亞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與膠東半島隔海相望,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1、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物件,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
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改革。
2、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核心在於交誼,透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
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