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請工傷認定,認定為工傷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可協商賠償事宜,協商不成,勞動者向勞動仲裁部門提起申請。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試用期員工工傷申請賠償所享有的權利義務與試用期滿後享有的權利義務是一致的。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因此,儘管職工試用期未滿,但職工與該廠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勞動關係便已確立。
【法律依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職工範疇是所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卹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卹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範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4、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5、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60歲工人工傷死亡賠償標準,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1、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
工傷死亡賠償標準包括喪葬補助金,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 ...
工傷死亡申請賠償流程如下:
1、由單位在事故後30天內向勞動局申報工傷,有工傷認定書後申請勞動能力鑑定,然後由工傷保險機構賠償。
2、如果單位在30天內沒有申報:工傷職工個人應在事故後一年內向所在地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拿到工傷認定後申請勞動能力鑑定,有鑑定結果後按傷殘等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賠償。
...
工傷死亡賠償有標準,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喪葬補助金為六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卹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3、一次性工 ...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鑑定以後,就可以依據鑑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
與用人單位協商解 ...
臨時工工傷死亡是怎麼賠償,雖然勞動者是臨時工,但是如果與公司簽訂了臨時工協議書,依據勞動法規定,在實行勞動合同制後,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區別實質上已消失,勞動者應享有與正式員工同等待遇,與正式員工同工同酬。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用人單位除在停工留薪期內按月支付原工資外,還應該支付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 ...
工傷死亡賠償的法律規定有: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卹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