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橋街道位於拱墅區北部,面積12.8平方公里,東接半山街道,西沿京杭大運河,南鄰上塘街道,北接餘杭區崇賢街道。下轄11個社群,常住人口1.5萬餘人,外來人口3.5萬餘人。
2、康橋街道原屬杭州市半山區,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半山區、拱墅區,以原半山區和拱墅區的行政區劃設立新的拱墅區,康橋設為康橋鎮。
3、2010年12月28日順利完成撤鎮建街,成為拱墅區第十個街道,拱墅區全境街道化。
1、康橋街道位於拱墅區北部,面積12.8平方公里,東接半山街道,西沿京杭大運河,南鄰上塘街道,北接餘杭區崇賢街道。下轄11個社群,常住人口1.5萬餘人,外來人口3.5萬餘人。
2、康橋街道原屬杭州市半山區,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半山區、拱墅區,以原半山區和拱墅區的行政區劃設立新的拱墅區,康橋設為康橋鎮。
3、2010年12月28日順利完成撤鎮建街,成為拱墅區第十個街道,拱墅區全境街道化。
1、《再別康橋》的康橋即英國劍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徐志摩1920年10月—1922年8月,曾遊學於康橋。1928年詩人徐志摩故地重遊。
2、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
3、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1、《再別康橋》此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以說“康橋情節”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2、《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