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同樣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更是中國的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在中國地圖上也是佔有著一個不小的位置,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本期廣西文化一起了解一下廣西四大古鎮都是哪些。
大圩古鎮:
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古鎮始建於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灕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儲存完好的老房子。古鎮現在還保留著許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傳統的喪葬用品店、草醫診室、老理髮店等一批古老的手工作坊。閒著無事的老人們或是在街邊看些發黃的書,或是聚集在一起喝茶打牌,平靜地生活著,守望著這最後的古老。
蘆圩古鎮:
蘆圩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距離南寧市67.5公里,地處賓陽縣城,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是賓陽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全鎮面積188.04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73446畝,畚地面積31393畝。
黃姚古鎮:
黃姚古鎮位於廣西昭平縣,地處桂林灕江下游,距桂林200公里,素有“夢境家園”之稱。古鎮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全鎮方圓3.6平方公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鎮內山水巖洞多,亭臺樓閣多,寺觀多,祠堂多,古樹多,楹聯匾額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
所有古街道全部用青色石板鑲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鏡。鎮內的建築按九宮八卦陣勢佈局,屬嶺南風格建築,與周圍環境形成一體,被稱為“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藝術殿堂”,是一個天然的山水園林古鎮。抗戰期間,國內許多著名的愛國人士在此居住。
揚美古鎮:
揚美古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的西南部,距離南寧市區僅36公里,公路、水路、鐵路俱透過這裡,其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自建鎮到民國年間,一直是近百公里範圍的商品集散地,繁榮一時,素有“小南寧”之稱。
揚美是南寧市明清古建築保留得最為完整的地方,保留下來的文化遺產遍佈全鎮,至今依然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古街、古巷、古祠、古廟、古宅、古樹、古閘門、古碼頭、文武塔、烽火臺,古色古香,韻味無窮;現有二百多處,大多分佈在古鎮內的各街巷裡,特色鮮明的明清民居有的還完好無損,因此今天又得名“揚美古鎮”。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有關於江西文化的文章,內容是什麼呢?江西四大書院,其實在接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小編一開始是不願意的,不過後來想想其實這篇文章倒是挺適合我來做的,倒不是因為我讀過這四大學院其中的一所,恰恰相反。好了閒話不多說,我們迴歸正題。
提及江西的書院,還得從唐代桂巖書院說起。書院之名,始於唐代,唐玄宗在長安設麗正書院、集賢書院,用於校刊,收藏經籍。從事教學活動的書院大約始於中唐時期,唐代桂巖書院大致創於此時,它不但是江西書院史上最早的書院,也是中國最早的聚徒講學書院之一。
因此,江西是講學書院起源的搖籃。兩宋、元、明時期,江西書院數量在全國獨佔鰲頭,清代,沿海一些發達省份的書院發展迅速,但江西仍位居第二。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江西有名的書院比比皆是,如聞名全國的白鹿洞、濂溪、白鷺洲、象山、鵝湖、豫章、懷玉、東湖書院等,其中,又以白鹿洞書院名氣最大,歷經千年,享有“天下書院之首”的美譽。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九江廬山東北玉屏山南,虎溪巖背後。是北宋六大書院之一。有六合洞、朝天洞、宛在洞等洞景。原有三寶殿和僧舍,相傳為朱熹在廬山白鹿洞書院講學時,曾來過此地,後人紀念他亦在此起名“白鹿洞”。
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年),曾任太子賓客的洛陽人李渤,與其仲兄李涉來到了廬山五老峰下,開始築草堂隱居讀書,當地文人雅士時常慕其名上山與之交談,談詩論學。白鹿洞原是唐代洛陽人李渤年青時隱居求學之地。李渤養有一頭白鹿自娛,白鹿十分馴服,常隨主人外出走訪遊玩,還能幫主人傳遞信件和物品,因此以鹿名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以鹿名地,稱此處為白鹿洞。
唐朝末年,兵荒馬亂,各處學校毀壞,到廬山隱居、避難的讀書人,常到白鹿洞研討學問,交流心得。南唐在此處“建學置田”,正式稱之為“廬山國學”,任命國子監九經李善道為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學習。這就是白鹿洞開辦學校之始,比濂溪書院約早30餘年,成為廬山的第一所學校。
白鹿洞書院雖為宋初所建,但不久即廢。直到著名理學家朱熹重修書院之後,白鹿洞書 院才揚名國內。南宋淳熙六年,朱熹知南康軍。朱烹到任時,白鹿洞書院已經毀於兵燹,棟 宇消落,林園荒蕪,觸目皆是塵封書海,網結門廊。經過朱熹的一再請求,宋孝宗終於同意 重建白鹿洞書院。
修葺後的白鹿洞書院,以聖禮殿為中心,組成一個錯落有致、相得益彰的 龐大建築群。書院共有殿宇書堂三百六十餘間,其中包括御書閣、 明倫堂、宗儒詞、 先賢祠、 忠節祠等。聖禮殿是用於學生拜謁孔子的殿堂,門上方兩塊匾額寫有“學達性天”、“萬世 師表”的字樣。 在文會堂有朱熹親書“鹿豕與遊, 物我相忘之地。 峰泉交映, 知仁獨得之天” 的對聯。朱熹不僅重修了白鹿洞書院,而且還建立了嚴格的書院規章制度。
白鷺洲書院
創建於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在江西古郡吉安市區東部,於贛江中雙水夾流之處,有一座如中流砥石的綠洲,這就是著名的鷺洲。東南洲頭的綠樹叢中,有兩座重簷傑閣、巋然聳立的古樓,這便是聞名遐邇的白鷺洲書院主體建築之一的風月樓和雲章閣。
據文獻記載,白鴛洲的得名,淵源於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詩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之名句。由於白鷺洲屹立於浩闊的贛江之中,雙水夾流,情景正與李白之詩句相合,所以被用作洲名書院建於南宋淳佑元年(1241),吉州太守江萬里為來此講學的程大中、邵雍、周敦頤、張載、程頤、朱熹等6位儒學大師立祠建書院。
宋理宗御賜“白鷺洲書院”五字,與廬山白鹿洞書院、鉛山鵝湖書院、南昌豫章書院並稱江西四大書院。寶礻右四年(1256年)臨安開考,吉州生員中進士40名,佔該年"高考"全國錄取進士總數的九分之一,其中文天祥以他的文才、志向,或許還因他的大號“宋瑞”被欽點為狀元,宋理宗御筆親題“白鷺洲書院”的匾額以示褒獎。
元代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書院被洪水沖毀,吉安路總管李珏修復。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紅巾起義軍與元兵戰于吉安,書院大部被燒燬。時過二年,又遭大水,書院毀壞殆盡。至正十五年重建,恢復舊觀。明代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吉安知府黃宗明又重修。到嘉靖二一年,曾將書院從白鷺洲遷離,在城南仁壽寺址另建新院舍。
至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軍與清兵激戰于吉安,書院又被焚燬,至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經知府曾省三倡修恢復。洲頭現存的風月樓、雲章閣以及一排排的齋舍,就是同治二年最後一次修建時所遺留下來的建築。而洲中心現存的鷺池,則是明代萬曆二十年重修書院所開闢。
白鷺洲書院自宋代建立,迄於清代,數百年來,造就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培養了象文天祥這樣出類拔萃的世代楷模,的確是這所書院的驕傲。清代曾在白鷺洲書院主持講席的著名學者施閏章有詩讚道:“鵝湖鹿洞尋常事,不信風流限古今。” 760多年來,這塊對廬陵文化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教育聖地、培養人才的搖籃一直文風鼎盛,桃李滿天下。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人們在飲食的道路上已經探索了有一段時間了。中國四大名雞分別有:遼寧的溝幫子燻雞,山東的德州扒雞,河南的道口燒雞,還有安徽的符離集燒雞。本期飲食文化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
安徽燒雞
符離集燒雞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的漢族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也是中華歷史名餚,和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燻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正宗的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香氣撲鼻,肉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脫骨,嚼骨而有餘香。
符離集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西通中原,東近洪澤,南接蚌埠,北臨徐州。這裡在遠古時是沼澤草甸,生長茂盛的就是符草,非常適合野雞等飛禽棲息。符離集燒雞的主要原料符離麻雞就是由當地野雞演化而來,其肉香味美有其獨到之處,可見符離整合為燒雞之鄉並非偶然。
河南燒雞
道口燒雞是漢族傳統名菜之一,由河南省安陽市滑縣道口鎮“義興張”世家燒雞店所制,是我國著名的特產。道口燒雞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用多種名貴中藥,輔之陳年老湯,其成品燒雞色澤鮮豔,形如元寶,口銜瑞蚨。極具食療和保健功能。創業於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開始製作不得法,生意並不興隆,後從清宮御膳房的御廚那裡求得製作燒雞秘方,做出的雞十分香美。
道口燒雞的製作技藝歷代相傳,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1981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特優產品。豫北滑縣道口鎮,素有“燒雞之鄉”的稱號。“義興張”的道口燒雞,像金華火腿、高郵鴨蛋、北京烤鴨一樣,在全國食品中獨佔鰲頭,並且譽滿神州,名揚海外。
遼寧燻雞
溝幫子燻雞始創於清光緒十五年,創始人尹玉成因行善機緣偶遇光緒御廚,得皇家宮廷燻雞秘方,建燻雞坊,名“溝幫子燻雞”,憑十六道精細工序、三十種甄選配料,四代老湯,薪火傳承,創“溝幫子燻雞”百年老號,深受當地百姓及過往客商青睞,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雞”之首,蜚聲四方。
山東扒雞
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扒雞、西瓜、金絲棗)之一。德州扒雞是漢族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德州扒雞製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后及皇族們享用。五十年代,國家副負責人宋慶齡從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車選購德州扒雞送給毛領袖以示敬意。德州扒雞因而聞名全國,遠銷海外,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結束語】人們對於美食的研究不下於千年,燒雞是中華傳統風味菜餚,混合了多種名貴中藥而製成,中國四大名雞讓人百吃不厭。
從國家寺廟到許多城鎮上的小寺廟,無論是哪一個寺廟,無論大小。只要能夠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並且虔誠地誦讀以及聆聽就是對佛祖得尊敬,在歷史上也有著有名的承德外八廟。
那麼,本期宗教文化一起了解承德外八廟都是哪些。
清朝初年,中國藏傳佛教在中國蒙、藏地區(包括青海、新疆)勢力強大,教徒信仰虔誠,佛經教 ...
貴州省是一個充滿了少數民族的省份,也擁有著很多的綠色景點,都是十分有意境的地方。除了美景之外還有著一些傳統文化古鎮存在,你知道貴州的四大古鎮分別是哪些嗎?本期貴州文化一起了解吧!
青巖古鎮:
古鎮四周築有城牆,分內城和外城,用方塊巨石壘砌,城牆上築有敵樓、垛口、炮臺。氣勢宏偉的定廣門城樓與石板古道 ...
中國地大物大,每個地方都有一段傳承下來的文化。對於宗教也是一樣的。不斷的有新鮮血液的輸入,不斷的有人去傳承以及傳播。中國有五大宗教,各是哪五大呢?本期宗教文化將為你介紹中國五大宗教都是哪些。
公曆紀元前後,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 ...
1、廣西四大古鎮是揚美古鎮,黃姚古鎮,大圩古鎮和蘆圩鎮。
2、揚美古鎮始建於宋代,繁榮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自建鎮到民國年間,一直是近百公里範圍的商品集散地,繁榮一時。揚美是南寧市明清古建築保留得最為完整的地方,保留下來的文化遺產遍佈全鎮,現有二百多處,大多分佈在古鎮內的各街巷裡,特色鮮明 ...
1、廣東四大古鎮分別是:安鋪鎮、佛山鎮、石龍鎮、鬆口鎮,舊稱“省、佛、龍、陳”。
2、安鋪鎮———古代是軍事鎮,經濟文化發達,安鋪鎮二千多年來一直都是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最小的範圍也據有現廣東省的中部與北部,最大的範圍包括現廣東、廣西的大部地區,古代廣州曾是三朝古都。
3、佛山——— ...
甘肅四大古鎮是碧口鎮、通渭縣馬營鎮、永登縣紅城鎮、華亭安口鎮等等。
青城古鎮位於位於甘肅省榆中縣最北端的黃河南岸,是蘭州市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甘肅省古民居儲存較為完整、非常難得的古鎮。景區內主要是古建築、古民居群,對研究西北民居、西北風情有一定歷史價值。先後有《老柿子樹》、《 ...
中國古有四大美人,其中以她們名字命名的四道菜,作為中國四大名菜,一直流傳至今。中國四大名菜的命名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飲食文化與其他種類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響。尤其中國人喜歡以名字來命名一道菜。
西施舌:西施故里有一種點心被稱為“西施舌”。糕點師用吊漿技法,先用糯米粉製成水磨粉,然後再以糯米粉為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