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張家界地貌特點

張家界地貌特點

  1、張家界地貌,即張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2、地表流水和地下水沿產狀平緩、厚度巨大的上古生界中泥盆統石英砂岩中完全內切穿的垂直或近垂直節理侵蝕切割,使岩層逐漸肢解分離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罕見的地質地貌遺蹟。由於發展階段和發育程度的不同及不同地域岩石性質、節理密度和流水條件的差異,產生了平臺、方山、峰牆、峰叢、石門、天生橋、峽谷、障谷等不同的地貌型別和數以千計、千姿百態、變化無窮的個體形態。其中以峰林地貌型別最具代表性。

  3、在公園86km2核心景區範圍內,發育了3100多座峰柱,分佈密度為37.5座/km2。峰頂與地面的高差數10m至400m,群峰如林、峭壁直立、溝壑幽深、溪流環繞,組成了規模恢弘、氣勢磅礴、變幻莫測、神秘深奧、美侖美奐、無與倫比的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景觀。

  4、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充分和完美地體現了作為世界級地質遺產應具有的系統性、完整性、自然性、優美性和稀有性、典型性等自然屬性。

沖積扇的地貌特點

  沖積扇上常有彎曲的河流出現,有時改道較多,出現錯綜的河網;範圍較大,有時可達數萬平方千米;除近中心處坡度稍大外,總體坡度較小,外圍與平原相接,過渡不明顯。

  特點(1)扇根:分佈於鄰近斷崖處的沖積扇頂部地帶,其特徵是沉積坡度角最大,常

  發育有單一的或2-3個直而深的主河道。主要發育河床充填沉積及泥石流沉積。

  (2)扇中:位於沖積扇中部,構成沖積扇的主體,沉積坡度角較小,辮狀河道發育,以辮狀分支河道及漫流沉積為主,與扇根相比,砂/礫比值大,巖性以砂岩、礫狀砂岩為主,可見辮狀河流形成的不明顯的交錯層理和平行層理,河道沖刷-充填構造發育。

  (3)扇緣:位於沖積扇上部,地形平緩,以漫流沉積為主,沉積物較細,常由砂岩夾粉砂岩,粘土巖組成,區域性見有膏岩層,分選良好,可見平行層理、交錯層理、沖刷-充填構造等,粉砂岩-粘土巖中可顯示塊狀層理、水平紋理、變形構造以及乾裂、雨痕等暴露構造。

喀斯特地貌特點

  1、喀斯特地形特點:地表崎嶇、土壤十分貧瘠,不利農業發展,因此在雲貴高原有“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両銀”的俗諺。但其千溝萬壑的特色卻十分受到觀光客青睞。

  目前巴爾幹半島及中國重慶、廣西、貴州、雲南一帶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2016年11月24日,陝西省政府在新聞釋出會上宣佈在漢中發現世界級的超級天坑1個,大型天坑17個,常規天坑31個。

  2、拓展資料:喀斯特地形(英語:karsttopography),又稱溶蝕地形、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

  一般指碳酸鹽巖分佈地區或存在流經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現象。當雨水或者地下水與地面碳酸鹽類岩石接觸時,就會有少量碳酸鹽溶於水中。經過長時期的溶解侵蝕,形成了以地表岩層千溝萬壑為標誌的地表特徵。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張家界地貌中最具特色的是什麼地貌

  1、張家界地貌型別多樣,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巖,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2、張家界,原名“大庸市”,湖南省地級市。轄2個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個縣(慈利縣、桑植縣)。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 ...

張家界地貌是什麼地貌

  張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砂岩是一種沉積岩,主要由各種砂粒膠結而成的,顆粒直徑在0.05-2mm,其中砂粒含量要大於50%,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矽、鈣、黏土和氧化鐵。   張家界,原名“大庸市”,湖南省地級市。轄2個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個縣(慈利縣、桑植縣)。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 ...

喀斯特地貌特點

  1、喀斯特地形特點:地表崎嶇、土壤十分貧瘠,不利農業發展,因此在雲貴高原有“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両銀”的俗諺。但其千溝萬壑的特色卻十分受到觀光客青睞。   目前巴爾幹半島及中國重慶、廣西、貴州、雲南一帶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2016年11月24日,陝西省政府在新聞釋出會上宣佈在漢中發現世界級的超 ...

沖積扇的地貌特點高中地理

  1、扇根:分佈於鄰近斷崖處的沖積扇頂部地帶,其特徵是沉積坡度角最大,常發育有單一的或2-3個直而深的主河道。主要發育河床充填沉積及泥石流沉積。   2、扇中:位於沖積扇中部,構成沖積扇的主體,沉積坡度角較小,辮狀河道發育,以辮狀分支河道及漫流沉積為主,與扇根相比,砂/礫比值大,巖性以砂岩、礫狀砂岩為主,可 ...

貴州喀斯特地貌特點

  1、喀斯特地貌(英語: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大多為石灰岩)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2、喀斯特(Karst)一詞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名稱, ...

什麼是泥石流形成區的地形地貌特點

  在地形上具備山高溝深,地形陡峻,溝床縱度降大,流城形狀便於水流彙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上游形成區的地形多為三面環山,一面出口的瓢狀或漏斗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於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游流通區的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 ...

什麼是張家界地貌型別

  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系中,處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