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透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1、開拓了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2、促進了中國與西域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交流。
3、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
4、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5、加速人類文明的發展,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
意義:
1.開拓了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2.促進了中國與西域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交流。
3.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
4.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5.加速人類文明的發展,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
張騫通西域的意義:
1、不僅豐富了中國人的地理知識,擴大了中國人的地理視野,而且直接促進了中國和西方物質文化交流,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特別是絲綢、漆器、玉器、銅器傳列西方,而西域的土產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胡麻、胡豆、胡瓜、大蒜、胡蘿蔔,各種毛織品、毛皮、良馬、駱駝、獅子、駝鳥等陸續傳入中國;
...
1、促進中國與西域的文化交流。
2、配合了漢當時的戰略安排。
3、加速了絲綢之路的開拓。
4、從此西域成為中國的傳統勢力。
5、加強了人民對外開拓的精神。
6、張騫出使西域豐富了地理知識,擴大了地理視野,而且直接促進了我國和西方物質文化交流;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 ...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張騫通西域,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然張騫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誠信)與國外,外國由此信之”。裴《史記集解》:蘇林曰:鑿,開、空、通也。騫開通西域道。”鑿空,即開通道路,指張騫開通中原與西域的交通,張騫鑿空和張騫出使西域是同義詞。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聯合 ...
張騫出使西域豐富了地理知識,擴大了地理視野,而且直接促進了我國和西方物質文化交流;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增進雙方瞭解,探明路線,增進漢王朝同西域的聯絡。
意義1、促進中國與西域的文化交流;
2、配合了漢當時的戰略安排;
3、加速了絲綢之路的開拓;
4、從此西域成為中 ...
張騫通西域,不僅獲得了大量過去聞所未聞的資料,而且也傳播了西漢的聲威。
開創了絲綢之路。司馬遷因此稱此行為“鑿空”。張騫通西域以後,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更頻繁,規模與範圍更大。使臣、商隊、宗教僧侶的往來,使當時世界幾大文明匯聚,西域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張騫通西域以後,天山南北與內地首次聯成一體,中原同西域之 ...
1、由於張騫等人的溝通,漢朝同西域的往來此後十分頻繁。漢使把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蘿蔔等種子帶回長安。西域各族從漢朝得到了絲織品和鐵器,還學會了鑄造鐵器和鑿井技術。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豐富了漢族人們和西域人民的生活。
2、總體概括如下: 促進中國與西域的文化交流;配合了漢當時的戰略安排;加速 ...
公元前139年,張騫在胡人甘父的帶領下,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出發,一路向西去。正當張騫一行匆匆穿過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騎兵,全部被抓獲。關了十年後,張騫找到機會逃出匈奴,經過一番磨難後終於到達大月氏。但此時的大月氏國家安穩,不願意與匈奴開戰。張騫在此停留了一年多也沒能說服大月氏,只好離開回到了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