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彝族婚俗

彝族婚俗

  彝族人認為在家中談情說愛是不禮貌的,必須在姑娘房進行。姑娘房一般是公房。在姑娘房裡,姑娘可以留宿來會自己的小夥子,二人同床而睡。即使同時有幾對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不見怪,無拘束。但是照彝族規矩,姑娘小夥同床,只能動口,而決不能動手。稍有越軌,就會群起而攻之。

  彝族少女長到十七八歲便要接受成人洗禮。母親和女性長輩,擇定吉日良辰,焚起好香,挑來淨水,將姑娘的身子洗得乾乾淨淨之後,在一旁早已等候的女伴們,開始為她換下孩童時穿的白裙子,穿上標誌成年女子的黑裙子,邊換邊說些讚美和祝福她的話。

  然後便將她送到專門為她搭建的姑娘房裡居住,讓她開始與小夥子們交往。

  姑娘房大小不一,大的可以住十餘人,小的可以住三五人,一般都建在村頭或村尾,一是方便小夥子與姑娘幽會,二是避免影響村寨中的父母和長輩。姑娘們白天回家幹活,晚上就在姑娘房裡紡線織布繡花,有的姑娘房中還會準備一些香菸、糖果、瓜子之類的零食,有小夥子來相會時,便陪坐聊天。

  每當夜幕來臨,姑娘們都會精心的打扮一番,等待心儀的小夥子們到來。小夥子們來後,透過交談相互認識,然後便在姑娘房中圍成一圈,唱起情歌,跳起歡快的舞蹈,唱夠了跳累了,他們便和看中的姑娘在一張床上和衣而睡,不過千萬不能有什麼想法,否則姑娘們會群起而攻之。天一亮,小夥子們便會早早的醒來,相約再次幽會的時間,然後悄悄的離開姑娘房,此時姑娘們也各自回到家中,開始一天的勞作。

  姑娘房也是相親的場所。姑娘趕歌會去了,媽媽必須煮好招待未來女婿的飯菜。青年們在歌會上互相認識後,男青年必須同女青年一道住在姑娘房,由姑娘招待。而父母不能露面,只能從門縫中偷看。這一夜,姑娘小夥住在一起,進一步互訴衷情。天亮時,小夥子才悄悄離去。如果男方中意,很快就派人來提親,若是男方在短期內沒有動靜,那就算吹了。男方提親,女方可以拒絕。無論哪方不願意,都只有等到下一次跳歌會再另選擇。

  有的小夥子在姑娘房一住就是幾天,不肯離去,這時女方得照常招待。

潑水迎親和摔跤婚禮——彝族婚俗

  每逢快樂的“火把節”或熱鬧的街市,彝族小夥子都要將束上心上人送的花要帶,去尋找情人一起遊玩。彝族小夥子中如果誰束了這樣的花腰帶,就表明小夥子已經有了心上人了。在紅河了兩邊,姑娘和小夥子認識併產生愛情之後,姑娘就會悄悄地繡一條腰帶,上面有花朵、蝴蝶、小鳥等,利用約會的時間,將腰帶送給姑娘。小夥子得到腰帶後,會回贈姑娘手鐲,表示兩人真誠相愛。

  彝族認為,清水能驅惡除邪,送走妖魔,帶來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時一定要潑水,為能經受住這個考驗,在迎親時,男家選派未婚夥子去接親時,既要身體強壯,又要精明能幹,既能招架潑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搶走”新娘的艱鉅任務,往往在推薦人選時反覆審議,擇優錄用,有的不惜長途跋涉,選拔良才。

  有些地方彝族的迎親是透過“搶”的方式完成的。在“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們向小夥子展開了猛烈的水戰。姑娘們用潑、淋、灌、射等各種方式兇猛地攻擊小夥子,使來“搶親”的小夥子難以招架。於是,聰明的小夥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減輕“水災”的襲擊。

  經過一晚上的水潑,當早晨來臨時,“搶親”便開始了。這時,姑娘們擁著新娘,小夥子們前去“爭搶”,姑娘們防守嚴格,小夥子必須機靈多變,乘一瞬間出現的漏洞,搶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為行走。可見,把新娘“搶”到婆家是多麼的不容易!但彝族卻認為,婚禮中的這一潑一搶才會驅除邪祟而保證日後生活不受侵擾。

  在彝族的婚禮儀式上,還會經常開展一些競技活動,以助婚禮氣氛,而對陣雙方則不用說,肯定是男家和女家。

  在雲南姚安的彝族,婚禮上有爬油杆比賽。每到婚嫁的日子,男家事先栽好一棵又高又滑的松杆,剝下樹皮,並在杆上包幾道油紙。比賽時,在新娘到來時,由女方兄弟或表兄弟中選派一人爬油杆,如果女方代表順利爬上油杆,那男方主婚人要飲酒一杯,作為祝賀;如果女方代表未爬上,則由男方兄弟或表兄弟選派一人來爬,方法和禮節和上面一樣。

  有的地方的彝族婚禮上,還要舉行摔跤比賽。結婚的前一天,男方派到女方的迎親隊伍裡,必須有摔跤隊。他們到女方吃罷酒席之後,第一項儀式就是摔跤比賽。女家的摔跤手作為主方,先站出來說“請”,男家便隨即走出一名摔跤手,比賽就開始了。到全部約定的人數賽完,再由勝方的出兩人表演一場。據說,這項活動是為了紀念一個彝族大力士而形成的。

彝族古老的婚俗文化--搶婚

  彝族是我們中國一個歷史相對來說比較悠久的一個民族,同事也是我們中國的第六大少數民族。因此,彝族的民族文化是我們中國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彝族其實也流傳著一種非常古老的婚俗文化。

  那麼,大家對於搶婚是否瞭解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看看吧!

  彝族搶婚的傳說

  彝族搶婚是對新人的一種祝福,傳說很古老的時候,鶴慶蜜息山上住著一個青面獠牙的魔鬼。魔鬼十分厲害,左手一指,天就會颳風;右手一指,天就會下雨;大嘴張開吐口氣,天地間立刻黑霧滾滾,飛沙走石,雷電冰雹跟著來……最可惡的是,魔鬼把所有白彝女子,全部搶進它住的魔洞裡去做它的媳婦。白彝部落的人們,千方百計同魔鬼鬥。可是,魔鬼的魔力太大,總是鬥不過。

  後來,被魔鬼搶進魔洞的白彝女子們想出了除魔的法子。這些女子,被魔鬼搶進魔洞後,手腳讓魔鬼用大鐵鏈子鎖住,不能自由行動。魔鬼整天吃飽喝夠了,睡夠了,就無休止的折磨這些善良的女子們。把他們折磨夠了,又強迫她們為它唱歌取樂。女子們唱起歌來,魔鬼邊迷迷糊糊的睡過去。

  這些女子們決心要逃離魔洞,與親人團聚。她們請蜜蜂把魔鬼喜歡在歌聲中睡覺的事轉告給洞外的親人,讓他們尋找機會殺進洞裡來滅除魔鬼。

  洞外的白彝人從蜜蜂捎來的口信中知道了魔鬼洞中的情況後,又請蜜蜂傳信給洞中的女子們,要她們聽到洞外二胡拉奏的調子後,就在唱歌催魔鬼入睡,並做好準備除掉魔鬼。

  到了冬至節那天,人們按照商量好的辦法選了一些年輕的小夥子開始營救行動。當洞外小夥子的二胡聲響過三遍後,洞內的女子們也唱起了魔鬼喜歡的山歌。等魔鬼入睡後,洞外的小夥子們舉著火把,拿著長矛,揮舞著砍刀,一起衝進魔洞,魔鬼還未從睡夢中驚醒就被砍成肉泥了。 他們用砍刀砍斷了鎖住女子的鐵鏈,這些女子由於長期被鎖在魔洞裡,走不動路,就他們的小夥子們就揹著他們出魔洞。一人背一個女子,這些女子就和這些揹她們的小夥子分別選擇一個地方住下來,結成夫妻。

  自此,白彝人搶婚的習俗興起來了。

  彝族搶婚的內容

  彝族支系較多,有撒尼、撒梅、阿細、白彝等,過去白彝有搶婚的習俗。對於男女雙方婚前已訂婚。搶婚前,男方約一些自己的夥伴,在女方家屋前屋後整夜整夜地拉二胡。這時女方父母對自己女兒防範很緊,女子也不敢對外面拉二胡的人有所表示。直到女方父母被男子們長時間的二胡聲弄得漸漸失去戒備,對女兒的管束也漸漸放鬆了。這時女兒趁父母不注意,向屋外準備搶婚的小夥子們發出訊號,小夥子們便一鬨而入,把新娘搶走,由新郎把新娘揹著,其餘人則阻止新娘的父母和親屬。一旦男方把新娘搶到家裡就算成親了。其實,這種“搶”只是一種形式,一般都是有意搶,而防著無心防。

  搶婚作為一種古老的婚姻形式,最早帶有強制性,到了後世才成為象徵性的表演。另外,槍婚作為一種婚姻儀式,比較簡單,所需要的彩禮也很少。所以多為家景貧寒者所採用。現代社會中自由婚姻增多,因此搶婚實際上已失去它原來的意義。

  彝族搶婚這種歷史悠久的祝福形式現在已經沒有最初的那種意義了,現在只是一種對新人的祝福,在婚禮當天彝族人都熱熱鬧鬧的進行這些婚禮習俗,大家全身心的放鬆,來表達自己對新人的祝福,是彝族文化的傳統習俗部分,同時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多彩多姿的主要表現形式。


香港的民間婚俗與結婚儀式

  香港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習慣以及地方的風俗,以信仰道教、佛教為主,由於長期受英國的統治,又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其文化一直處於變動狀態之中。結婚儀式,其豪華程度,以至於其衣食住行都體現了香港特色。 中華民俗節慶網   送嫁   婚禮的前夜,新娘的女朋友們就集中在新娘的家裡,組成姐妹團,通宵達旦地熱鬧,叫做送嫁 ...

彝族和白族的傳統節日之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彝族火把節;苗族在這一天祭“土地”神;農曆六月二十五日為白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這兩個少數民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焚香、祭祖、喝酒吃肉,村中扎一大火把,有的高12米,根據平、閏年扎12或13道麥秸,插滿香、糖、果,以示豐收和吉祥。   傍晚,大火把熊熊燃燒,男女老少載歌載舞。隨後小 ...

彝族節日——三月花會

  三月花會是雲南省祿豐縣高峰一帶彝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十三日舉行。此時正值馬櫻花盛開,方圓數十里的彝族青年男女們在這一天要身著盛裝,聚集在當地花山樑子上,大家唱歌跳舞,直到日落西山才告別回家。也有的青年男女在一起互相交流,感覺情投意合便成雙成對躲入密林中互訴衷腸。   關於三月花會,有一則傳說,古 ...

彝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 ,家家飲酒、吃坨坨肉、並殺牲以祭祖先。人們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人們參加鬥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後遊轉;第三天晚上成群結隊地舉著火把遍遊山野,火光一片,然後又 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著火 ...

傳統節日彝族插花節的由來和傳說

  插花節是頗具特色的彝族傳統節日,以雲南省大姚縣曇華山區的節慶活動尤為隆重盛大,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當地彝族群眾把從山中採回馬櫻花等鮮花,插在房門、農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在曇華山中歡聚一起唱歌跳舞,舉行祭花活動,並且互相插戴馬纓花,表示美好祝願,祈禱人壽年豐。   節日這一天,人們身著盛裝, ...

彝族兩大重要節日

      彝族的傳統節日很豐富,根據節日的性質可分為生產性節日、社交遊樂性節日、紀念性節日、慶祝性節日和祭祀性節日等五類。而每一類又包括5—10個節日。   如以發展、促進生產為目的生產性節日有剪羊毛節(流行大涼山,一般為農曆六月中旬)、採藥節(流行雲南小涼山,每年農曆五月初日,主要是採、賣藥材)、黑井燈會 ...

先“嫁”後“娶”的婚俗

  塔塔爾族的婚俗別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後再“娶”回來。   婚姻過程是,經媒人三番五次登門求親,女方家長若允諾,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禮,稱為“庫拉克綏雲切”,即給新娘從頭到腳的整套服裝。下過聘禮,即算訂婚。   按塔塔爾人的傳統習慣,婚禮在新娘家舉行,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結婚前幾天,男方要把為新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