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彝族少女換裙儀式

彝族少女換裙儀式

  在大小涼山地區,彝族少女成年時要舉行一種神秘的“換裙”儀式,彝語叫“沙拉洛”,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耳朵掛的是穿耳線。“換裙”儀式舉行之後,就要穿上中段為黑藍色的三接拖地長裙,原先的獨辮要改梳成雙辮,並要戴上繡花頭帕,掛上耳墜。舉行“換裙”儀式後,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趕場、看賽馬、耍朋友、談戀愛了。

  “換裙”時間是根據少女的發育情況而定的,一般選在15~17歲之間,多擇單歲。因為在當地彝民看來,雙歲“換裙”會多災多難,終生也不會吉利。至於“換裙”的具體日期,則要請老人好好地擇算一下,才能最後定下吉日佳期。

  由於“換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標誌,作為父母對此都非常重視。特別是母親,她是女兒的貼心人,也最瞭解女兒的生理狀況,在臨近換裙前就熱心地為女兒準備好了頭上戴的花邊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顏色各異的珠子和領上的銀牌等服飾品。“換裙”這天,主人家像過節一樣喜氣洋洋,富戶要殺豬宰羊,大宴賓客;窮戶最少也要殺雞泡酒,招待親鄰。一大早,男女賓客便紛紛登門,送禮祝賀。

  按照當地俗規,舉行“換裙”儀式時,絕不允許任何男子在場,只邀請女親女友參加。“換裙”儀式因地區不同,各有千秋。有的地方是請一位成年女性坐在果樹下抽打一隻小豬,待豬死後,將死豬在“換裙”少女的頭上連續轉幾匝,以此來驅除邪惡。然後為姑娘掛上耳墜,梳成雙辯,再換新裙。有的地方則先假設一物為夫方,如樹木或磨子,然後把少女打扮成一位花枝招展的“假新娘”,由一位成年婦女揹著,圍繞假設之物走三圈,即算結婚。在儀式進行的過程中,有的地方僅由婦女們說些逗笑少女的風流話和祝願詞,有的地方則一直在歌聲和笑聲中進行。先由為首的姑娘用歌聲挑逗、審問“換裙”的少女,問她喜歡誰?是喜歡好吃懶做的人,還是勤勞勇敢的人?是喜歡誠實忠厚的人,還是喜歡投機耍滑的人?面對審問和戲弄,“換裙”少女一般不開腔回答,只是低著頭羞澀低坐著,規規矩矩地接受一切審問。所有審問的內容一概由坐在少女身邊的一位姑娘越俎代庖,一一作答。最後,為首的姑娘總是獨唱這樣一首歌:

  要戴銀牌要親手系,

  要戴珠鏈要親友串,

  要找知心人要親自選。

  唱完、鬧完之後,便請一位漂亮、能幹、相好的婦女給“換裙”者梳頭、帶哈帕:將原來梳在腦後的單辮梳結到前面來,正中分開,在耳後梳成雙辮,再戴上哈帕。額前的劉海用少許水打溼抹光,使之整齊發亮,以顯示少女情竇初開、秀麗端莊。再佩上豔麗的耳珠,珠光閃爍,更有含羞藏嬌、嫵媚動人的神態。最後換上藍、黑等對比強烈的三接拖地長裙,走動起來,步履輕盈,婀娜多姿,充滿了青春的美麗與生命的活力。這是最美好的時刻,在場的婦女或姑娘都沉浸在美好的回憶或幸福的嚮往之中,從而使“沙拉洛”達到高潮。

  “沙拉洛”儀式結束後,男子才能參加歡宴。大家席地而坐,愉快地吃著砣砣肉、蕎饃和炒麵等,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換裙”意味著女子已經成年,可以自由地找情人,談戀愛。如發生性關係,只要不違反等級和血親的限制,一般也不會受習慣法的處分。若女子懷孕,男方則賠禮或結婚即可。反之,換裙前的少女要受到嚴格保護,不準調戲、姦汙,也不準非法同居,如發生此累事件,就必將受到習慣法的嚴厲懲罰.

彝族的“吉覺”儀式

   “吉覺”儀式與義諾彝族傳統文化

  義諾彝族地區作為彝族傳統文化的腹心之地,有著最傳統和最純正的彝族宗教文化。特別是在美姑縣,大大小小的儀式活動佔據了山地彝族人一年中的許多時間。在美姑縣,“吉覺”儀式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性的宗教節日活動。各種宗教儀式之所以如此興盛,是畢摩文化長期薰陶的結果,也是“鬼巫信仰”在彝族群眾心中有強大影響力的結果。鬼神崇拜在義諾彝族民間極為普遍,彝族人生命過程中的一切遭遇,都可以和鬼神扯上關係。在美姑,幾乎每一種疾病都有一種鬼名與之相對,且都有相應的儀式活動去拔鬼禳災。彝族群眾深信,這些遊蕩在周圍的孤靈亡魂,天界中性情不定的“神”以及地下的邪祟怪靈隨時隨地都會來左右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為了更好地生存,避免災禍死亡,人們便想出各種辦法來控制和利用這些鬼怪。這也正是“吉覺”儀式的深層信仰內涵,它深刻地反映了彝族群眾求吉避兇、祈福禳災的心理,增添了人們克服困難的信心以及對生活的希望。

  此外,在“吉覺”儀式中,我們還能看到團體力量的彰顯。在“吉覺”儀式中的鳴雞環節,當畢摩和助手使死去的雞發出啼鳴時,家人跟隨和聲,包括現場的人也可一起和聲吼叫。實際上,它代表了以集體的力量戰勝邪惡,參與的人越多,人們和聲吼叫的聲音越大,表示力量越強,鬼怪邪惡就越容易妥協,增強了團體的凝聚力。儀式最後,家人和在場的人共同分食儀式犧牲,一方面代表著一個受祝福的群體分享了神力,另一方面也代表了集體的力量“消化”掉了鬼怪。舉行儀式的時候,家人必須全部參加(無法到場的要用其衣服來替代),圓融了親情,增強了家庭的凝聚力和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而“吉覺”儀式中還債的觀念,則表明彝族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平衡的價值觀。從“吉覺”儀式的目的來看,無論是遣返還是還債,都與索取與歸還有關。彝族群眾認為,人們在與人的交往中犯下的口債、在與自然的關係中索取自然的債,如果不及時償還,就會有鬼靈作祟。這表明了彝族群眾“不僅人類群體內部應該和諧相處,人類與自然物之間也應和諧相處”的世界觀。在他們看來,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應該是和諧平衡的關係,如果打破了這種平衡,就會出現不好的結果。

  總之,每年舉行的“吉覺”儀式活動,許諾了彝族同胞們一個吉祥安康、平安幸福的希望,這樣的儀式活動為彝族山區枯燥單調的社會生活帶來了活力與生機。整場儀式就像是一場文藝大匯演,我們可以看到彝族群眾豐富的草偶、泥塑、經文唱誦等藝術,也從中窺探出了彝族宗教思想的深刻內涵。

源遠流長的彝族少女“成人禮”

  彝族的少女“成人禮”其實就是彝族一種比較盛行的少女換裙的習俗,用彝族的語言來說就是“撒拉”,其實寓意就是要退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彝族文化。那麼,大家對於彝族少女的“成人禮”瞭解有多少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彝族少女成人禮的簡介

  在彝族聚居地,也就是在大小涼山地區,彝族少女成年時要舉行一種神秘的“換裙”儀式,彝語叫“沙拉洛”,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耳朵掛的是穿耳線。換裙儀式舉行之後,就要穿上中段為黑藍色的三接拖地長裙,原先的獨辮要改梳成雙辮,並要戴上繡花頭帕,掛上耳墜。

  彝族少女成人禮的內容

  彝族少女成人禮是根據少女的發育情況而定的,一般選在15~17歲之間,多擇單歲。因為在當地彝民看來,雙歲換裙會多災多難,終生也不會吉利。至於換裙的具體日期,則要請老人好好地擇算一下,才能最後定下吉日佳期。

  彝族的少女成人禮舉行的意義就是,少女經過換裙儀式之後,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趕場、看賽馬、耍朋友、談戀愛了。

  換裙這天,主人家像過節一樣喜氣洋洋,富戶要殺豬宰羊,大宴賓客;窮戶最少也要殺雞泡酒,招待親鄰。一大早,男女賓客便紛紛登門,送禮祝賀。按照當地俗規,舉行換裙儀式時,絕不允許任何男子在場,只邀請女親女友參加。

  彝族少女成人禮的過程

  舉行換裙儀式時,不允許任何男子在場,只邀請女親戚、女友和年老婦女參加。

  儀式開始,婦女們就說些逗弄少女的風流話和祝願詞,然後,請一個漂亮、能幹、相好的婦女給換裙者梳頭,帶哈帕,將原來梳在腦後的單辮梳結到前邊來,正中分開。在耳後梳成雙辮,再戴上哈帕。額前的劉海用少許水打溼,使之整齊發亮,以顯示少女的情竇初開,秀麗端莊。再佩上豔麗的耳珠,珠光閃耀。最後換上紅、藍、黑等對比強烈的三接或四接長統百褶裙,換裙儀式到此結束。

  換裙意味著女子已經成年,她們可以談戀愛,找情人。換裙前女子受嚴格保護,不準調戲,如發生此類事件,就要受到社會習慣法的嚴懲。

  彝族少女成人禮是少女們最美好的時刻,她們那天充滿了青春的美麗和生命的活力,穿著長裙走動起來,步履輕盈,婀娜多姿。彝族少女成人禮是女性成熟的一種標誌,是民間的傳統的彝族文化。


凱美瑞右邊能新嗎

  凱美瑞右裙邊能換新,不過具體怎麼換,看你的選擇。   1、2019年2月26日,全新第八代凱美瑞改款日前正式上市,凱美瑞2.0L搭載全新TNGA動力總成,新增凱美瑞雙擎運動版,全系車型增加和升級多項先進配置,價格保持不變。   2、第八代凱美瑞改款後搭載TNGA 2.5L HEV、TNGA 2.5L、TN ...

凱美瑞右邊能新嗎

  凱美瑞右裙邊能換新,不過具體怎麼換,看你的選擇。   1、2019年2月26日,全新第八代凱美瑞改款日前正式上市,凱美瑞2.0L搭載全新TNGA動力總成,新增凱美瑞雙擎運動版,全系車型增加和升級多項先進配置,價格保持不變。   2、第八代凱美瑞改款後搭載TNGA2.5LHEV、TNGA2.5L、TNGA2 ...

祭祀儀式

  儒家經典中的祭祀儀式 中國古代的喪葬祭祀儀式隆重而繁瑣,並且往往以儒家經典的形式給予規定。據有關文獻資料,下葬之後儒家文化規定的祭祀儀祀主要有下列幾種:   (1)反哭之祭 反哭意思是死者下葬之後,喪主奉死者牌位從墳上回到家裡,在家裡安放牌位時所進行的一種祭祀儀式。因為是從墳墓之處返回家中,又因祭祀的內容 ...

出喪出殯送葬的擇日儀式

  屍體收斂之後就要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做出喪,又叫"出殯",俗稱為"送葬"。停屍祭祀活動後就可以出喪安葬。在許多民族中對出喪日期都要慎重選擇。   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否則,不吉。按照迷信的講究, ...

香港民間的“太平洪朝”習俗與祭祀活動儀式

  “太平洪朝”是粉嶺圍彭氏在每年正月十五和十六日舉行的大型宗族性祭祀活動。於該活動開始之前,彭氏族人會先進行“點燈”儀式,但每年舉行的日期並不固定。要視乎擇日的結果。雖然如此,舉行日期不得遲於該月的十五日。   開燈   神棚入囗的頂部懸掛了一盞大花燈,在所舉行日期早上開始燃點,直至十六日,“朝首送燈”,分 ...

香港的民間婚俗與結婚儀式

  香港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習慣以及地方的風俗,以信仰道教、佛教為主,由於長期受英國的統治,又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其文化一直處於變動狀態之中。結婚儀式,其豪華程度,以至於其衣食住行都體現了香港特色。 中華民俗節慶網   送嫁   婚禮的前夜,新娘的女朋友們就集中在新娘的家裡,組成姐妹團,通宵達旦地熱鬧,叫做送嫁 ...

彝族和白族的傳統節日之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彝族火把節;苗族在這一天祭“土地”神;農曆六月二十五日為白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這兩個少數民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焚香、祭祖、喝酒吃肉,村中扎一大火把,有的高12米,根據平、閏年扎12或13道麥秸,插滿香、糖、果,以示豐收和吉祥。   傍晚,大火把熊熊燃燒,男女老少載歌載舞。隨後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