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原名“崩龍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康縣,其他分佈在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龍陵、耿馬等縣。與傣、景頗、傈僳、佤、漢等民族交錯而居。
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昂語支。有三種方言,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無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語文、漢語文。篤信小乘佛教中的潤教派。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蕎子、薯類等,擅長種茶。
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濃茶,亦善於種茶,幾乎每戶都栽種茶樹,素有“古老茶農”之稱。擅長編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蓋房頂材料)和收集野生植物。製造銀器是德昂族的傳統工藝,在鄰近各族中很有聲譽。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如: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節日,都要敬佛。開門節時有寺廟的村寨要進行"格聽祭"(慶祝豐收,喜嘗新米之意),要從傣歷12月13日開始準備,有舂新米、煮新飯、做年糕等活動,並要選出兩塊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專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開祭,要由本寨裡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語稱格聽),內裝年糕,由眾人抬著小竹房到寺廟朝拜。
燒白柴這天,各家要殺雞備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還要製作各式糯米糕點,用芭蕉葉包好,蒸熟並隨身攜帶相互贈送,相互品嚐各家的風味,新婚夫妻要帶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頭人和長輩家中告拜。 中華民俗節慶網
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一般選在春季,屆時要殺豬、殺雞,由祭司畫紙龍,眾人叩拜,然後一起飲酒野餐,醉酒後相互打罵,發洩平時相互之間的不滿。此間不許別人勸阻,直到雙方鬥得精疲力盡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離開熙熙攘攘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朝西南方向行駛三十餘公里,就進入了德昂族最集中的聚居區——三臺山鄉。聞名中外的滇緬公路從它的心臟部位穿膛而過,黑亮的柏油馬路像根青藤把它緊緊地拴在中國西南邊疆的版圖上。這裡層巒疊嶂,雲蒸霧繞,充滿神秘。這裡的神秘不僅源於大山的深邃,更來自於德昂族文化的古老、豐富與深沉。
德昂族是中國的古老民族之一。史學界的研究表明德昂族是“滇西最早的居民之一”。德昂族的古歌裡也自豪地宣稱德昂人的歷史像江河一樣源遠流長。德昂族與佤族、布朗族一樣,其淵源都可追溯到古代的百濮族群中。文獻記載濮人定居雲南地區的時間相當久遠,至少在隋唐時期,德昂族的先民——濮人已在今雲南的保山、德宏、臨滄等地建立起具有地緣部落或政治雛形的社會組織,即唐代史書上所稱的“茫蠻部落”,並與布朗族和佤族先民一同建立了“金齒國”,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化和文明。在今天的德宏、保山、臨滄一帶都留下了許多引人注目的德昂族先民的歷史遺蹟,如今瑞麗縣孟修寨旁的古佛塔,南津裡附近的石鋪村道,潞西縣遮放壩莫列(意為鍊鐵廠)遺址中的塔座、佛寺石腳、石頭道路、石拱橋等,隴川縣的崩龍城和崩龍女王宮遺址等等,都是德昂族先民曾經輝煌過的實物證明。
德昂族是山地居民,還保持著濮人先民的農耕傳統。他們在艱苦的條件下,在山區開闢梯田種植水稻,並充分利用山區的特點,進行旱谷生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德昂族的耕作技術普遍高於當地其他民族。德昂族居住分散,在山區他們與景頗、傈僳、佤、漢等民族交錯而居,在壩區他們與傣族和漢族分寨雜居,但是,每個居住點的德昂族依然保留著許多獨特的文化傳統,有著本民族共同的文化情結。目前,德昂族大部分自然村通路、通電、通廣播電視、通電話,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改善。
德昂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水鼓是德昂族特有的民族樂器。它用質地較軟的木頭挖空心子製成,鼓身呈長型,有大小頭,表面繪有花紋,鼓面繃以牛皮。鼓的大小、輕重不定,小的輕的可一人掛在身上敲,大的重的要多人抬或用車拉。打鼓前要用水或酒溼潤鼓皮以增音色,故叫水鼓,德昂語叫“格楞當”。水鼓是一種德昂族祖先傳下來的獨特的民族樂器。
見過德昂族的人都知道,腰箍是德昂族婦女身上與眾不同的標誌。德昂族的腰箍因民族支系和地域的差異而各不相同,更使這一民族文化的符號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花德昂”採用草藤來製作,顏色多是天然色,年輕姑娘也常把腰箍染成五顏六色。“紅德昂”和“黑德昂”多采用藤篾來製作,藤篾外面還漆上紅漆或黑漆。藤篾腰箍很細,婦女們一般要戴20~30道。也有一些地方的婦女,她們的腰箍是用竹片削製成的,腰箍大約一指多寬,上面還雕鏤著各種花紋圖案,婦女一般要戴3~5道。有的婦女戴的腰箍,是用銀片或鋁絲包裹起來的,晶瑩透亮,閃閃發光,顯得雍容華貴。
德昂族不僅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了長輩撫育幼輩、幼輩尊重長輩的好風氣,而且對社會上的老人的尊重、愛護也是習以為常的。因此,每當逢年過節時,年輕人總要把家裡最豐盛的飯菜送一份給村裡的高壽老人,以表示敬意。對於村裡喪失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當他們無力耕種土地時,親戚們要不求回報地替他們下種和收穫,使他們有飯吃,生活有保障。有的則把他們接到家裡,讓他們和自己一起生活。
一向被譽為“古老的茶農”的德昂族,自古以來就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有人說,德昂兒女,是茶的兒女。凡有德昂族的地方就有茶山,就有茶文化。德昂族與茶葉的關係遠遠超出了物質的範疇,而有著更多的精神方面的情結。德昂族種茶有著悠久的歷史,對茶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甚至將自己民族的來源也說成是由茶樹葉子變成的。歷史上德昂族雖有過幾次大的遷徙,但凡是德昂族居住過的地方一般都有大片茶樹遺蹟留下。在盈江縣德昂族過去的居住地有樹齡在千年以上的老茶樹,銅壁關附近也有成片的老茶林;在瑞麗市戶育鄉的雷弄山上,德昂族留下了好幾片茶林,現經當地居民修整改造,仍是當地人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
德昂族善於種茶,更善於用茶,他們常說,“離了茶辦不成事情”;“有茶才能表明‘茶到意到’”。他們賦予茶葉更多更廣的文化內涵。茶俗幾乎始終伴隨著每個德昂族的生命歷程。如“出生茶”、“成年茶”、“集會茶”、“社交茶”、“戀愛茶”、“定親茶”、“成親茶”、“敬老茶”、“上房茶”、“和睦茶”、“祭祀茶”等等,成了德昂族生命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些用茶的種種習俗行為,全面地折射著德昂族的歷史傳統、民族性格、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茶不僅只再是一種食品,而變成了一種社會交往和溝通的“潤滑劑”。
飄著茶香的德昂族,在吸收現代文明的同時,也力求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古老的德昂族文化是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民族大家庭中獨具魅力的花朵。
德昂族有自已的語言,無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語文、漢語文。篤信小乘佛教中的潤教派。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蕎子、薯類等,擅長種茶。
習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在絕大多數的村寨裡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爺,並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齋飯由全寨人輪流佈施。在部分德昂族中,過去一直有見殺不吃、聞 ...
拉祜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族先民屬於古代羌人系統,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拉祜族地區屬於亞熱帶山區,以農業為主,1950年以 ...
普米族共有2.9萬多人。他們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的蘭坪、麗江、維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和寧蒗等縣。“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佈特點。普米族自稱“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也稱有“博”、“巴苴”等。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 ...
基諾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基諾民族鄉,少部分散居在景洪縣的勐旺、勐養、橄欖壩、大渡崗和勐臘縣的象明、勐侖等地。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後邊”,加以引申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
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 ...
東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大夏河以東和黃河以南的山麓地帶。其中半數以上聚居在東鄉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蘭州、定西和寧夏、新疆等地。
東鄉族因居住在甘肅省臨夏地區的東鄉而得名。舊稱“東鄉回回”、“東鄉土人”、“東鄉蒙古人”、“蒙古回回”等。他們自稱“撒爾塔”,意思是“中亞信伊斯蘭教 ...
保安族,有人口12212人。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
保安族地區位於甘肅西南部,東南與臨夏縣接壤,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毗鄰,北與青海民和縣隔河相望,東北部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在這巍峨的積石山下,黃河上游之濱,水草肥美, ...
裕固族,現有人口10569人,主要分佈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
裕固族長期從事畜牧業生產,有豐富經驗。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建立了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畜牧業得到較大發展,現在自治縣已成為甘肅省重要畜牧業基地之一。自治縣還建有牧場和養鹿場,產有鹿茸、麝香、熊膽等珍貴藥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