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村的鞦韆、抬閣是績溪文化最精髓的民間藝術之一,它沿襲至今,文化內涵深厚。鞦韆抬閣與耍獅舞龍、綵船隊相互交融,一路鼓樂齊鳴,人聲鼎沸,長達數里的表演隊伍浩浩蕩蕩穿過縣城的街道,致使萬人空巷,老幼婦弱都非常踴躍,爭睹為快。
每逢元宵佳節,來自各鄉鎮的幾百名民間藝人歡聚縣城,帶來了具有濃郁鄉土氣息、淳厚多彩的舞龍舞獅、蚌殼舞、劃旱船、抬花轎等傳統精湛的文化藝術表演,令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在這眾多的節目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來自湖村的“鞦韆抬閣”表演隊。鞦韆為風車形,轉輪於花船上緩緩轉動,花船由人抬行,轉輪懸活動轉椅,幾名幼女穿著古戲服扮作彩旦,縛坐在椅上,有樂師伴以吹奏。抬閣為木棉方箱,四周鏤花,彷彿是一個小小的舞臺,由七八個身強力壯的村民抬著走。幾個七八歲的孩子臉上化著五彩的妝,扮作生旦淨末醜等各式戲劇人物,或鳳冠霞帔,或金盔鐵甲,根據劇情組成一個個精彩的造型,被高高地固定在抬閣的鐵柱和支架上,雖有驚卻無險。每個抬閣前都用紅紙做了一個字牌,有《定軍山》、《金玉奴》、《鐵弓緣》等等,說明這個抬閣上的人物是出自哪一曲劇目。抬閣上表演的孩子有的活潑外向,不時衝觀眾做個鬼臉,逗得觀眾忍俊不禁;也有的孩子已經疲倦,竟然就在抬閣上睡著了,讓人不由心生憐意。
傳承鞦韆、抬閣這一民間傳統藝術並加以發展,豐富徽文化旅遊的核心內涵,將促使績溪旅遊又好又快地發展。
陳先生這一年就忙著辦喪事了。春天,年近七旬的父親因病去世;百日未過,陳先生的弟弟又在車禍中喪生,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傷心欲絕的弟媳,讓人唏噓不已;誰知不幸並未就此終止,兩個月後,一向康健的陳先生母親突發腦梗,搶救無效也去世了。
老人們說,陳先生家這種情形應該是犯重喪了,而且沒有采取解破措施,所以才導致喪事接二連三。
“犯重喪”的說法,在喪葬中經常會遇到。但現在年輕人們不太瞭解,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採取解破措施了,以致於讓重喪成為現實。殊不知,重喪現象是可以透過一些預防得以避免的。
下面給大家做一簡單的介紹。
一、何謂犯重喪?
重喪,(音CHONG SANG),重,重複,雙重之意,意思是不止一起喪事,指的是一個人去世後近則百日內,遠則一年左右,家人或者親戚中又有人相繼去世的情形。
二、重喪的種類
重喪根據死者之間的關係,分為外重喪、內重喪。
1、外重喪:
指的是前後逝去的死者之間是親戚關係,重喪涉及到的是六親關係,諸如姑姑、姨姨、舅舅、丈人、女婿、外甥之類的。
2、內重喪
指的則是指的是前後逝去的死者之間是家族關係,重喪涉及到的是家人關係,諸如祖父母、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嬸母、夫妻、兒子兒媳、侄兒侄媳、孫兒孫媳、兄弟、姐妹等。
另據《天師通書》記載,重喪又有所謂小重喪、真重喪之說。
三、重喪的含義
犯重喪有兩重含義:一重是指死者去世的日子犯了重喪;另一重含義則是指送葬的日子(舉辦葬禮的日子)犯了重喪。這兩種情形都可能引起重喪的發生。
四、什麼情況下犯重喪?
關於犯重喪的說法,有很多版本,但結合多年實踐,張恕老師認為,以下說法比較可信。
內重喪和外重喪發生的情形不同,具體來說:
1、什麼情況下犯外重喪?
如果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舉辦葬禮的日子),其日干正好與月建同行,就容易發生外重喪。具體重喪日的規律為: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戊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臘月己日。
比如說,逝者如果逝於正月的甲子日、甲寅日、甲辰日、甲午日、甲申日、甲戌日,就都是犯重喪的日子,可能會有重喪發生。其他月份類推。
2、什麼情況下犯內重喪?
巳日、亥日,天門地戶都開了,所以每個月的這些日子都犯重喪,而且是典型的內重喪。
如果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舉辦葬禮的日子),正好是巳日、或者亥日,就有可能發生內重喪。
五、犯重喪怎麼辦?
從多年的實踐經驗來看,即便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舉辦葬禮的日子)犯重喪,也不是一定就會發生重喪事件。犯重喪的情形,多發生在自身身體比較弱,或者命理比較弱,或者與死者相沖等的人身上。
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在遇到犯重喪時,最好是先採取一些防範、解破措施,防患於未然,以策安全。
比方說,有這方面常識的人,就會在死者去世後,先不入殮,而是請老師先看看死者去世的日子是不是犯重喪,在入殮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採取哪些措施,並選擇好送葬的日子,先保證了生者不受重喪的威脅,之後才開始進行逝者的喪事。
張恕老師溫馨小貼士:重喪關係到逝者親屬的生死問題,不可輕視,但也不要過分驚懼。畢竟死亡時間是不由人控制的,正所謂“閻王叫你三更生,誰敢留人到五更”,犯重喪既然是一種客觀存在,就要用正確的心態對待,並請專人進行化解,以確保家人、親屬平安。
2014-1-15 19:15: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曆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曆,並以中華民國紀年。但陰曆相沿已久,且有利於安排農事,因此,民間仍偏重陰曆。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 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 “拜晚年”
佔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裡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 ...
中新網陝縣9月7日電9月4日上午,為期一週的首屆陝縣民俗文化節在“中國地坑院民俗文化之鄉”——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開幕。文化節期間將舉行民間書法大賽、民間剪紙大賽、民間婚俗表演、民俗實物展、陝州鑼鼓書演唱會、民間故事演講會、地方戲劇演出、民間特產和小吃展銷等八項活動,展示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成果,促進民 ...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山東沂源、河南南陽、河北邢臺、陝西西安、山西和順等爭作故事起源地。經過專家學者的反覆論證,2006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山西省和順縣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山西省政府也將和順縣的牛郎織女傳說列入全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和順縣地處山西省境東陲,太行山巔。 ...
《海南島史》載:“道教自宋初以來得到歷朝信仰而復興。” 齋醮科儀音樂,在宋初隨著江南一帶的移民傳入海南,它隨民間作齋祭祀活動而繁衍並深深紮根,明代已很盛行,是海南省流行很廣、影響很大的一種民間音樂。
民國三十七年版的《海南島志》雲:“道教之於本島,相當普及,大多數寺廟均屬之,全島道教徒計達三十萬人。” ...
抬閣是數名兒童扮演古裝戲劇人物立在四方形閣子上,由人抬著行走的一種娛樂形式。扮演者各飾某一個傳統戲曲中的角色,根據劇情,組成一個個精彩的造型,固定在抬閣的鐵柱和支架上。造型有3層或5層不等,高達3至5米,由4人或8人扛著遊動。抬閣造型優美、畫面壯觀,加上鑼鼓相伴,十分氣派,一直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
洪江古為“五溪蠻”地,尚苗、瑤風俗、民風古樸淳厚。後來,客籍人增多,山鄉漸漸演變成以漢族為主的城鎮,但民眾大都仍沿習舊俗,重宗族,論長輩,質樸好客,重男輕女,迷信鬼神,每逢時令節日都虔誠地祭祖、拜佛、敬神;籌辦紅白喜事,擇月選日,重門第,講排場,禮儀繁瑣;男人善經營,女子長於治家理財和烹調技藝。“五四”運 ...
三亞苗族,具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歌舞、節慶及婚喪娶嫁習俗。苗族有很多富有傳奇性的節慶日,其中頗見妙趣的是“姐妹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到十八日,苗家姑娘吃完姐妹飯後,身穿民族服裝歡天喜地前往遊方(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代名詞),遊方唱山歌,吹蘆笙,跳蘆笙舞。
此時不僅本族青年可以與一向傾慕的物件暢抒愛情,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