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徽菜的起源歷史與發展

徽菜的起源歷史與發展

  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徽菜文化的特點是重油、重色,重火功。徽菜又稱徽州菜及新安菜,徽菜的特點離不開地理環境的影響,而徽菜的主要作料便是山味。徽菜的製作考驗了廚師的造詣,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徽菜的歷史起源及發展。

  徽菜歷史起源:

  徽菜,它發祥於南宋時期,起源於古徽州今績溪、歙縣一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徽州傳統的民間菜餚。徽菜與明清徽商的活動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絡,蘊涵著豐富的安徽傳統文化,歷史上曾經有過數百年的輝煌,被列為中華八大菜系之一。績溪、歙縣乃徽商故里,自明朝和清朝以來,隨著徽商勢力的崛起和向外拓展,徽菜日漸名聲遠揚,徽菜隨徽商發展到全國各大都市。乾隆55年(1790年),徽班首次進京,徽菜隨之北上,開始登足京都,所設的徽菜館始稱為“徽館”,後來成為徽州人旅外菜館業的統稱,而其中績溪人尤為最多。

  從菜系發展上考證,績溪徽菜更是獨霸一方。從(清朝)咸豐年間到新中國建立初期,績溪人在全國14個省市開辦了570多家徽菜餐館!上海更是徽廚的大本營,績溪徽廚在上海辦菜館、飯店的歷史已達百餘年。在中國的八大菜系中,是績溪人最早將徽菜打入大上海,20世紀40年代,僅上海一地的徽菜館就有130家之多,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上海幾代人的飲食生活。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末是績溪人在湖北省省會武漢市辦菜館、飯店最興旺的年代,當時武漢市知名徽菜館就有杏花天、醉月樓、大中華等數十家,其中武昌大中華酒樓最為著名,也是至今存在且不斷髮展壯大的老徽菜館品牌!“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毛**這首《水調歌頭游泳》膾炙人口,而為毛**精心烹製武昌魚的就是武漢老徽菜館大中華酒樓的二位績溪師傅程明開與邵在維。同個時期績溪人還開始把徽菜館開辦到海外,比如印尼、緬甸、日本、美國等地,有許多齒頰留芳的故事在當地流傳。

  從徽菜起源文化上考證,徽州績溪歙縣一帶民眾歷來崇拜神靈和宗族。於是,形成了節慶多、神會多、禮儀多的風俗。這些融祭祀、飲食、娛樂於一爐的民俗活動的三要素中,又以食為重,這樣,就促使鄉民們研究、創造、整理菜餚、麵點、糕點等食品的烹飪、製作方法和功夫。值得一提的是尚存於績溪縣年復一年的農曆正月十八的“賽瓊碗”活動,集中展示當地居民烹製的數百碗供品,培養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民間烹飪家,也薰染了這裡的美食氛圍,成為典型的民間徽菜美食博覽會。績溪伏嶺村(現為鎮)一個只有500多個家庭的村子,在外開徽菜館的就有120多家,平均每4戶就開一家徽菜館。曾在中國駐法使館值廚的胡觀田師傅回憶,其早年曾為蔣經國、李宗仁做徽菜,在法國期間,中國領館設宴宴請希拉剋,希拉剋宴後大讚徽菜之精妙!今年88歲的績溪名廚高耀水曾經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先生值廚,其間他做過一道魚菜“紅燒划水”,得到了鄧**先生的高度讚揚。當代徽廚學院的創立、徽菜館業對人才的重視與培訓,產生了眾多的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徽菜大師,代表了當代徽廚的奮進與創新,代表了徽菜的傳統規範和地道品質,因此,幾百年來,透過數以萬計的徽廚以徽商“徽駱駝”的精神將徽館開到大江南北,使徽菜享譽五湖四海。

  徽菜現今發展:

  績溪與黃山同為“中國徽菜之鄉”,但績溪還有一塊名片,那就是“中國廚師之鄉”,所以我們著重講講績溪。由中國烹飪協會理事,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教授邱龐同、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喬德林率領的專家組於2005年8月15日-18日對績溪縣就“安徽績溪——中國徽菜之鄉”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考察認證,他們透過對績溪的徽菜歷史源緣和績溪當代的徽菜飲食文化的考察,達成了四個方面的共識:一是績溪是徽菜的發源地之一,績溪廚師經過世代培育,已成為徽菜餐飲業的主要操作群體;二是徽菜具有明顯的風味特色,不僅蘊育出大量的徽菜物產資源,而且體現了徽菜突出的飲食特色;三是徽菜與徽州文化一脈相承,《徽州文化全書。徽菜》一書中記載的87款徽菜,其中72款均為績溪人創制;四是績溪徽館業的發展推動了徽菜的傳播。由此專家組一致同意授予安徽績溪“中國徽菜之鄉”的冠名。同時認為績溪作為“中國徽菜之鄉”不具有排他性,中國烹飪協會具有“安徽績溪——中國徽菜之鄉”的解釋權和管理權,績溪縣人民政府具有所有權和使用權。

  2005年9月6日,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績溪縣“中國徽菜之鄉”稱號。2006年2月25日至3月15日在北京安徽大廈隆重舉辦“中國徽菜之鄉(績溪)”美食文化周,此次徽菜進京,是徽班的第二次進京,他們帶來了四款傳統徽菜宴“豪門徽商宴”、“瓊碗宴”、“適之宴”和“十碗八”、“醃鮮鱖”、“一品鍋”、“徽州三石”等數十款精品徽菜,並將徽派木雕、字畫等帶到京城。2007年更是獲得了“中國廚師之鄉”榮譽稱號。績溪縣委縣政府、績溪烹協在2007年8月舉辦了績溪縣第二屆徽菜美食文化節,節日期間推出了中國名宴:武昌魚宴,引起了廣大媒體的追捧,激起了民眾對徽菜發展的關注。2008年3月績溪縣又在北京舉辦了“第二屆中國徽菜之鄉美食文化周”,再次引起京人對徽州的關注。2009年3月,績溪縣在京舉辦了“第三屆中國徽菜之鄉美食文化周”,火爆京城。4月績溪縣委縣政府投資在京開設了徽館“京徽閣”,為在京皖籍人士提供交流之所。

  一個山區小縣在北京舉辦這麼大的活動,其火爆場面和受歡迎程度完全超出了舉辦者的預料。來自徽菜之鄉的新老徽廚帶著全部產自當地的新鮮原材料,向京城人民奉獻傳統而神奇的徽菜佳餚的同時,也向全國人民展示出了純樸厚重的徽文化!更使績溪徽菜成為安徽省的品牌名片,亦成為安徽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原古徽州各個縣市,都擁有與肩負著振興徽菜的重任,地方烹協、餐飲業,都在共同的進一步研究與謀劃徽菜在新時代發展要求下的改革之歌、崛起之路!

日本神道教的歷史與發展

  神道教文化的歷史悠久但是一直沒有正式名稱,一直到公元5世紀8世紀,神道教文化才算正式走上了宗教的軌道。以自然為主崇拜的神道教經歷了漫長歲月的考驗流傳至今已經擁有了眾多的教徒和深厚的底蘊。那麼神道教文化的發展之路究竟如何呢?

  神道教從日本原始宗教發展而來,最初以自然精靈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主要內容,大體分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三大系統。信仰多神,號稱有80萬神、800萬神或1500萬神,特別崇拜作為太陽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稱日本民族是“天孫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並且是其在人間的代表,皇統就是神統。

  祭祀的地方稱神社或神宮,神職人員稱為祠官、祠掌等。明治維新(1868)以前,佛教盛行,神道教處於依附地位,二者結合形成兩部神道、天台神道等神道學說。德川幕府時期(1603~1867),一部分神道學者把崇拜天照大神的神道教義與朱熹理學相結合,強調尊皇忠君,主張神道教獨立;從而出現吉川惟足的吉川神道、山崎齋的垂加神道等學派。

  德川后期,由荷田春滿倡導,中經賀茂真淵、本居宣長,至平田篤胤,逐漸形成復古神道;依據《古事記》、《日本書紀》等日本古代典籍闡述神道教義,反對儒、佛,並利用部分儒、佛學說和某些西方神學思想來解釋神道教義,謠言以日本為中心,建立以神道教為統治思想的世界秩序。

  同時,在民間以傳統的神道信仰為基礎,吸收復古神道等神學理論,陸續形成若干神道信仰團體,後稱為教派神道。明治維新後,為了鞏固皇權,實行神、佛分離,以神社神道作為國家神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據日本新的宗教法令規定其為民間宗教。

  佛教初傳入日本時,神道教信徒甚為反對。由大陸渡來的有力氏族,例如蘇我氏,支援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擁護神道教,反對佛教。佛教僧侶具有大陸先進的知識,天皇因此支援佛教,一時神道教失勢。然至8世紀末,佛教僧的權力亢進,天皇欲抑制佛教的勢力,因而神道教再度得勢,兩種宗教逐漸互相混合。

  至明治時期,百姓等信仰兩宗教。於是佛教寺院和神道教的神社,兩者渾然。例外的是伊勢神宮,供奉天皇的祖先,屬於古神社。至江戶時代末期,國粹的神道理論家宣稱,兩者不能相混。明治初年,興“廢佛毀釋運動”。神道教成為國家的宗教。雖明治政府承認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教成為日本國民的義務,成為統治國民的手段。當時在日語中稱為“國家神道”。

乒乓球的起源與發展歷史是什麼

  1、乒乓球起源於19世紀末的英國,是由網球運動衍生而來的。其發展歷史是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1900年至1902年傳入日本,於1904年再傳入到中國上海,之後經過幾個重大發展階段,才發展成今日家喻戶曉的運動專案,也是奧運會比賽專案之一。

  2、乒乓球名字的由來是由於原先的球拍柄較長,兩面貼著羊皮紙,並且中間是空洞的,用這種球拍打球時發出的聲音是“乒”,落臺時是“乓”,因此誕生乒乓這個名字,後來英國一家體育用品公司,將“乒乓”一詞作為廣告的別稱,從此乒乓球才開始聞名世界。

  3、提到乒乓球運動,不難想起乒乓之父——蒙塔古,蒙塔古出身於英國貴族,17歲即擔任英格蘭乒協主席,在1926年的2月12日,22歲的蒙塔古被推選擔任國際乒聯主席,直至1967年才退休,在位的40年間,將乒乓球從一個遊戲,發展成世界性的體育比賽專案,蒙塔古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在退休時被一致推舉為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


乒乓球的起源發展歷史是什麼

  乒乓球起源於19世紀末的英國,是由網球運動衍生而來的。其發展歷史是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1900年至1902年傳入日本,於1904年再傳入到中國上海,之後經過幾個重大發展階段,才發展成今日家喻戶曉的運動專案,也是奧運會比賽專案之一。   乒乓球名字的由來是由於原先的球拍柄較長,兩面貼著羊皮紙,並且中間是空 ...

婆羅門教的歷史起源發展

  婆羅門教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婆羅門教的人分為四種,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教等級制度森嚴,最高為婆羅門,最低為首陀羅。有關婆羅門教的起源和發展有哪些?一起來婆羅門教文化看看。   婆羅門教,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 ...

中國古代園林的起源發展

   殷商時期   園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築臺而成的一種遊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諸侯狩獵遊樂,如周文王“靈囿”。 ...

概述漢字的起源發展演變過程

  一、漢字的起源   漢字起源於圖畫,是可讀出來的圖畫,稱為“文字圖畫”或“圖畫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會晚期,漢民族先民就在各種器物上刻畫符號用來記事,後來圖畫越來越符號化,逐漸脫離圖畫,形成象形的漢字。   二、 漢字演變的過程:   1、甲骨文:是中國漢字的雛形,其發現是在動物的骨頭上,故而得名 ...

西方父權制的起源發展

  父權制是繼“母權制”之後的原始公社制度的一個階段   父權制的發展可以簡要地概括為:在母權制社會,女性地位是無可爭辯的但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由此產生的所有權的出現,加上出現了生產剩餘價值的畜牧業,男性在經濟上、體力都佔據了優勢。他們認識到自已的財產和生產力,並建立了父權制家庭,以確保財產透過男方繼承,妻子則 ...

唐朝歷史發展氣候變遷的關係

  唐朝歷史與氣候變化關係:   1、從公元6世紀中葉到公元8世紀初,即隋朝到盛唐時期,是中國歷史時代氣候變化的第四溫暖期。這一時期氣候相對於魏晉南北朝時代明顯轉暖,極端天氣現象減少,氣候相對溼潤,水熱組合條件好轉,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依靠有利的氣候條件,唐朝前期經濟迅速發展,人口迅速增長,糧食屢獲豐收,人 ...

鞭炮的起源發展

  起源:鞭炮起源於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時寫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稱之為紙炮、響炮。如果把許多單個的爆竹聯結成串,則叫作鞭炮、響鞭、鞭。   發展:唐初,有人將硝石裝入竹筒中燃放,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唐代稱爆竹為“爆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