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思想文化開始的時代:諸子百家出現的背景

思想文化開始的時代:諸子百家出現的背景

  百家爭鳴這個詞所形容的就是春秋戰國時期,不同流派的知識分子踴躍出來紛紛表達了不同派系的鮮明特色。諸子百家的存在於很多的歷史背景中,那麼諸子百家出現的背景是哪個呢?那麼,本期民族文化一起了解吧!

  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

  西周滅亡,促使人們更多地轉向對天下興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議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處士橫議的活躍風氣。在對人、事及社會的廣泛探討中,人們不再崇信天道,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眾等方面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這些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稱為諸子,百家則指這些學派。

  最有影響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遊說,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在中國文化史上形成了一個百家爭鳴的空前繁榮的局面。

  諸子百家的學術觀點反映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也隨之形成了不同的學術和文學派別。諸子散文大都觀點鮮明,言辭犀利,感情充沛,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所以諸子百家散文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也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

  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分離趨向統一的歷史時期,也是學術思想的繁榮時期。針對社會急劇的發展變化,許多有識之士紛紛發表各自看法,逐漸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許多學派,史稱“諸子百家”。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潔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使這一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諸子百家政治學術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社會結構急遽變化,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兼併戰爭接連不斷,文化思想空前活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現於這個時代,構成了中華文明的精華和基礎。

你不知道的諸子百家:農家

  農家,是先秦在經濟生活中注重農業生產的學派。呂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學術概論》中,把農家分為兩派:一是言種樹之事;二是關涉政治。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農家列為九流之一,並稱: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悖上下之序。 "所重民食"也正是農家的特點,尊神農氏。

  農家學派主張推行耕戰政策,獎勵發展農業生產,研究農業生產問題。農家對農業生產技術經驗之總結與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可見於《管子·地員》、《呂氏春秋》、《荀子》。

  戰國時,農家代表人物有許行。許行,楚國人,無著作留傳,生平事蹟可見於《孟子》一書。生卒年不可考,約與孟子同時代。當時隨行學生幾十人,頗有影響,儒家門徒陳相、陳辛兄弟二人棄儒學農,投入許行門下。

  《孟子·滕文公上》載:"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陳相有一天去拜訪孟子,轉述許行的話說:"……賢人治國應該和老百姓一道耕種而食,一道親自做飯。"),鼓吹“賢者與民並耕而食”是許行兩點主張之一。還有便是提出“市賈不二”的價格論,這一主張的中心要旨是在肯定分工互助的基礎上,提倡人人平等勞動、物物 等量交換,以實現其改革思想。

  農家著作有《神農》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宰氏》十七篇,《董安國》十六篇,《尹都尉》十四篇,《趙氏》五篇等等,均已佚。農家沒有一部完整的著作儲存下來,他們的思想和活動散見在諸子的著述中,雖星星點點但仍然值得重視。

  在諸子百家中,還有一派叫小說家,是先秦與西漢雜記民間古事的學派,影響甚微。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載: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

  小說家著作有《伊尹說》二十七篇,《鬻子說》十九篇,《週考》七十六篇,《青史子》五十七篇 等等,均已佚。今據存目觀之,小說家著作體例似外史、別傳、筆及之類,其立說託諸古人者有《伊尹說》、《鬻子說》、《師曠》、《務成子》、《天乙》、《黃 帝說》;雜記古事者有《週考》、《青史子》、《虞初周說》、《百家》等共十五家一千三百八十多篇。

  劉歆列九流十家,惟小說家不在九流之列,影響甚小。然而小說家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側面,卻是其它九流學派都無法所能代替的。

你不知道的諸子百家:雜家

  雜家,列於諸子中,是很鮮明的一派,因為它是戰國末至漢初兼採各家之學的綜合學派。《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其列為九流之一。

  戰國末期,經過激烈的社會變革,封建制國家紛紛出現,新興地主階級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一。在這種呼聲下,學術思想上出現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為一的雜家,雜家的產生,大體上反映了戰國末學術文化融合的趨勢。

  雜家的特點是"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雜家雖只是集合眾說,兼收幷蓄,然而透過採集各家言論,貫徹其政治意圖和學術主張,所以也可稱為一家。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載:雜家著作有《盤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五子胥》八 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繚》二十九篇,《屍子》二十篇,《呂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內》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等等。其中以 《呂氏春秋》、《淮南王》(但也有人認為《淮南王》一書以道家為主,兼才眾家。應屬道家著作才是,《淮南王》在古代也曾被劃入道藏)為代表著作。雜家著作 現在只留下《呂氏春秋》、《淮南王》、《屍子》(原書已佚,今僅有後人輯本)三書。

  雜家的代表性人物是呂不韋,呂不韋(約前290—前235年),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他任秦相期間,招攬門客三千餘人,並親自參與其間,歷時近十年,編成《呂氏春秋》,足可為雜家代表性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胡適先生在其《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認為:"雜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雜家的新名。漢以前的道家可叫做雜家,秦以後的雜家應叫做道家。研究先秦漢之間的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認清這一件重要事實。"

  胡適這一說法並非無稽之談,而是有著根據的。他在論證中提到:司馬談認為"道家者流……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史記·太史公自序》)一百多年後,《漢書》這樣下雜家的界說——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 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蕩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漢書》分類時,把古代思想式裡的老子、莊 子、天駢、列子等等列為"道家",把道家的範圍縮小了,故《呂氏春秋》和《淮南王書》都收不進去……


十二星座與諸子處女座

  與諸子百家:處女座   勇於批判的處女座與名家   一   每年8月23日-9月22日出生的人,屬於處女座   處女座,黃道的第六宮。   處女座的人,有豐富的知性,做事一絲不苟。同時,他們也具有旺盛的分析能力和批判精神。他們謹慎而有條理,極端理性以至於冷酷。   在先秦諸子百家中,也存在這麼一派。他們能 ...

諸子的主要思想及主張

  1、孔子:儒家,仁、克己復禮、有教無類;   2、孟子:儒家,民貴君輕、仁政、性本善;   3、老子:道家,清靜無為;   4、墨子:墨家,非攻兼愛;   5、韓非子:法家,法治;   6、孫子:兵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著有《孫子兵法》;   7、孫臏:兵家,著有《孫臏兵法》。 ...

體現諸子思想的名言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

諸子思想和名言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 ...

諸子思想主張

  1、 儒家。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   2、道家。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   3、墨家。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 ...

諸子經典語錄,傳統文化的先賢們

  百家爭鳴這樣的場景是常見於戰亂時期,雖然很多人都說沒事的時候喝一口心靈雞湯,身心溫暖。現如今依舊流傳著許多的諸子百家的經典語錄,這些反而是更讓人思考深遠。   那麼,本期民族文化盤點諸子百家經典語錄。   1、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不學禮,無以立。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

漢初的諸子

  在主導意識形態的確立方面,從秦亡到漢興,短短的十五年曆史,留給後人的卻是一片幽幽的思考和意味深長的反省。建漢之初,對前朝政治作一個理論的總結和評價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思潮。實際上,不妨將之看作是一場有關漢代治國之道選擇的“大討論”。陸賈應高帝的要求著作《新語》十二篇,破析“秦所以失天下”的原因。賈誼則寫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