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慶元的禮儀習俗

慶元的禮儀習俗

   婚嫁

  舊時,男女年滿十四五歲,父母就託媒議婚。男家送去項圈、戒指、手鐲,稱之“插定”;一二年後,送去庚帖、聘禮,稱之“送茶”;再待“日子單”送去,女家就按期把女兒嫁出。

  迎娶前,男家要給女家送去“禮擔”,魚不得少於5公斤,豬肉不得少於25公斤,新郎方可在媒人陪同下前去“拜門”。女家則在這天,宴請新郎和親友。次日是新娘“出門”的日子,頭戴鳳冠,身穿蟒袍,乘坐大紅花轎。新娘進門後,男家擺起酒席,用轎子把女家親戚請來赴宴。喜慶結束後,女家再用小轎把新娘接去,稱之“嬉月滿”。小住數日,再讓新娘帶上大袋茶點,返回夫家。

  新中國成立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包辦婚姻少見,禮俗也不再繁瑣。反映在婚姻問題上,主要是婚事奢辦,費用驚人。

  喪葬

  宋以前流行“天葬”,把棺木置於山頂或巖洞,俗套簡單。宋以後風行土葬,集儒、釋、道、星命、巫覡、堪輿於一俗,極為繁雜。大致是:臨終時,子女跪於床前,稱之“送終”;斷氣後到河邊取水為之沐浴、更衣,稱之“買水”;到孃舅等長輩家跪告噩耗,稱之“謝孝”,將死者生卒年月和喪儀諸事貼於門前,敬告諸親友,稱之“訃告”。此時,喪家應派人去請道士和“陰陽先生”,前者是來佈設靈堂,為死者薦亡超度;後者是幫助踏勘墓地,尋一處理想的“風水龍脈”。

  從死者斷氣時起,凡遺體移動、入殮、出殯、進壙,都得按道士擇的“吉時”進行。孝子披麻掛帛,倘生辰與死者“相沖”,還得迴避。親友在屍體入殮前來弔唁的,稱之“相望”,入殮後來弔唁的,稱之“弔祭”。入殮和弔祭時,道士口唸經咒,手搖鈴刀,引導眾人圍著遺體或靈柩繞行,稱之“繞燈”。繞畢,再向亡靈禮拜。拜時如遇長輩,孝子得跪在一旁敬謝。弔唁的親友一般送香燭紙、金銀山之類冥物,至親則另加“菜儀”小包。死者若是丈人或丈母,有錢的女婿得送整條豬、羊,家窮的亦可用豬頭和鵝代替。喪家對前來弔唁的親友一般回謝布帛,遠的和至親則留下吃“齋飯”。“出殯”前,道士先給死者做“上山祭”,後搞“趕重喪八座”,是時道士頭纏紅巾,手捏咒訣,狂呼亂舞。靈柩抬出後,道士又忙著搞“抑煞”等所謂鎮邪驅鬼之事。入土後,孝子換上長衫,帶回“風水”,拜謝天地祖宗,並在當晚舉辦“葬墓酒”,款待“八仙”和親友。

  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火葬,葬俗略有改變。但一些農村,依然如故。

  壽誕

  嬰兒出生,要請“產頓”;長到週歲,要給“記周”;此後每逢10歲、20歲、30歲、40歲,都要為之“記十”。50歲乃年過半百,古訓不宜喧張。60歲起,逢十祝壽,稱之“旬慶”。

  父母壽慶,一般由子女主持。女婿送的禮物,要有一對壽燭和一長串鞭炮;親友則無定,可送衣服,也可送外具“桃儀”的小紅包。壽辰之日,女婿拂曉即起,盥洗後負責插香、點燭和燃放鞭炮。早餐是4炒盤加“長壽麵”,午餐宴請女客,晚餐宴請男賓。大戶人家的60壽慶,還要制錦帳壽屏,極為隆重。解放後,壽慶活動屢有舉行,唯製作錦帳壽屏者已趨少見。

客家中元祭祀習俗

  在中國傳統的三大鬼節(清明、中元、冬至)之中,清明節祭祖掃墓之俗,是全國較為盛行的。而在贛縣客家地區,特別是農村,則把中元節看得較重,影響也更廣,祭祀儀式也最隆重。

  中元節是農曆的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祭祀的儀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祖先(一般上至三代)的遙祭;另一種較為隆重些,是對前一年或當年去世的家人的墳前祭拜。

  遙祭儀式較簡單,但也有講究。每到七月半,各家各戶都比較忙,上午一般要寫好包皮(即包裹冥衣信錢的,有固定寫法的草紙),宰殺鴨子,且要把鴨血沾於包皮中先人的名字上(相傳這是讓鴨子帶路,遊過奈河,把冥衣信錢送到先人面前),但切忌把鴨血沾在陽人的名字上,否則是有血光之災的。下午則要把芭蕉米餜包好、蒸熟。據說,中元吃芭蕉米餜是因為撕去的芭蕉葉可以讓先人在陰間有更多的衣服穿。中元祭祖最講究的就是包皮的寫法了。一般農村都是請村上有學問、懂風俗的老人代寫。

  祭祀一般在七月十五的黃昏時分,準備好冥衣信錢、香燭鞭炮、牲酒茶飯、芭蕉米餜等,於門前空地上,對著先人墓葬的方向,點香燭,燒信錢,放鞭炮,作揖祭拜,遙想親人。祭祀之人一般是家中子孫,女人是不靠邊的。

  相比之下,墳前祭祀則隆重多了,極品骨灰盒。祭祀之前先“掛衣”,七月初一至十五,各地親朋都會帶上草紙、香燭、信衣、粉幹、鴨子上門,表達哀思。但“掛衣”必須“滿七”方可,當年去世的,只有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才行,如果不滿,則推至明年的中元。死者的大女兒必須掛頭衣(即七月初一這一天上門),骨灰盒,小女兒則掛尾衣(即七月十五這一天上門)。相比之下,大女兒的“衣”就要“隆重”些,除了上述東西外,還要有一些紙糊的丫頭,從頭到腳穿戴用品以及生活日用品等。小女兒的“衣”則可簡單些。死者的子孫需共同制一篾篔,到了七月十五的黃昏,把親朋奉送之物一起挑著,去墳前焚燒,燒香作揖,磕拜之禮必不可少。

  中元祭祖是為了寄託我們的哀思,緬懷先人的功績,以勉勵後人。作為一種風俗,流傳下來的有些禮儀,自然跟封建迷信有關,但在建設現代精神文明的改革開放年代,我們要在形式上簡化與遵循,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去認識,以表達客家人對祖先的深深懷念.

日本奇異婚禮風俗:禮儀習俗

  

  日本婚禮十分講究,不惜花費重金。儘管日本社會不斷進步,國家不斷現代化,但日本人依然保留著婚禮的傳統觀念。

  日本婚禮最講究門當戶對

  在日本人看來,結婚不僅是男女雙方的終身大事,更是男女雙方家族的大事情,因此,人們在考慮婚姻問題時,總是十分注意男女雙方是否 門當戶對 。富貴人家的子女只有在婚配物件家庭的地位和財富與其大體相當的情況下,才會比較順利地獲得父母和家族的贊同和幫助。

  日本人的結婚儀式有神前結婚式、佛前結婚式、基督教結婚式及人前結婚式等。現在較為流行的是人前結婚式和家庭結婚式。

  城市的日本婚禮:人前結婚式

  人前結婚式是一種新的形式,既不在神佛前,也不在家中,而是在公共場合舉行,如賓館、飯店、酒家等。新郎新娘在雙方保證人隨同下,來到結婚登記處,填寫登記表,簽字蓋章,獲取法律上的承認。隨後,新郎新娘或雙方家長提前兩三個星期發出請帖。應邀出席婚禮的人,過去主要是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親屬。近些年來,逐漸擴大到了朋友、工作單位的領導、同事。婚禮是新郎新娘向這些人表示謝意的一個難得機會,感謝他們過去的愛護、栽培和支援。

  婚禮上,新郎新娘穿著華貴的禮服,手捧鮮花,向來賓表示歡迎。出席婚禮的來賓也都是身著節日盛裝,尤其是新娘的女友們更是打扮得光豔照人,使結婚典禮錦上添花。客人們依次向新郎新娘熱情致賀詞,有的還唱歌跳舞,為婚禮助興。在優美的歌聲中,新郎新娘陶醉在新婚的喜悅之中。在親朋好友的一片祝福聲中,新郎向岳母獻鮮花,新娘向婆婆獻花,雙方都是用最真摯的情感、樸實的言語感謝對方的父母親,表示永遠銘記他們撫育自己愛人的恩情。當婚禮進行到尾聲時,新郎新娘要向哺育自己成長的父母告別,這時母親抱著兒子,媽媽摟著女兒,千叮嚀,萬囑咐,熱淚流淌,情真意切。歡騰的婚禮宴會一下子變得異常寂靜,音樂聲消失了,交談聲停止了,碗筷聲聽不到了,所有來賓都在注視著這催人淚下的離別,許多人被感動得灑下淚水。婚禮結束時,新郎新娘歡送客人,向每位來賓回贈禮物,回贈的禮物大多是一套化妝品、一套茶具或一包糖果點心之類。回贈禮物後,在客人的歡呼聲、鼓掌聲和祝福聲中,進行 三三九次對酒飲 儀式,即新郎新娘用三對酒杯對飲三次酒,每杯三次飲完。飲酒結束,新郎新娘在客人簇擁之下,離開婚禮大廳,回到自己的家裡。

  鄉村的日本婚禮:家庭結婚式

  家庭結婚式多在男方家中舉行

  舉行婚禮之日,新娘家要舉行 告別宴會 ,招待近親知已。當新娘離開孃家大門時,人們用掃帚將新娘的足跡 掃光 ,或在門口摔碎一隻茶碗,甚至在門前掛起白色燈籠,以表示新娘婚後生活和諧,永不返回孃家之意。當在眾親友護送之下來到新郎家門口時,新郎已同親朋好友等候在那裡。此時,新郎新娘要進行拜水神、火神和灶神的儀式:共飲一杯男女家庭混合在一起的水、雙雙跳過院內焚燒著的一堆火、到廚房手拉手地繞灶臺走三圈。這種習俗,意在婚後能得到水神、火神和灶神的保護。

  婚禮儀式要持續數天,最引人人勝的節目是鬧新房。各地鬧新房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的地方用一隻飯碗盛滿飯,讓新郎新娘當著客人的面共同食下;有的地方在新婚床旁安放模擬船和錨;有的地方在婚禮上放一張床,讓新郎新娘當眾舉行 新婚入床式 這些做法均寓意新郎新娘婚後能夠相親相愛、和睦共處。有的地方在婚禮進行中,來賓輪流拍打新娘的臀部,意在希冀新娘婚後早生貴子。

  根據日本古代神話傳說,日本民族的締造者是一對神仙夫婦:伊邪那岐(izanagi)和伊邪那美(izanami),他們透過彩虹橋從天堂來到後來的人間,並創造了日本島,太陽,月亮,山脈和樹木等。下面我們來看看有關日本人的婚禮習俗。

  奇特的訂婚禮

  日本人訂婚要贈送奇特的禮品,每一樣禮品都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禮品用華麗的紙張包裝,包括:幹墨魚,象徵男性生殖器;海藻,用來比喻能生育的女人;一根長長的亞麻線,表示白頭偕老;一把摺扇,象徵將來財源不斷。

  多姿多彩的婚禮裝束

  日本新娘在婚禮上穿的白色絲綢和服原本是18世紀和19世紀日本武士結婚時新娘所穿的禮服。白色既是新生活的開始的象徵,同時也意味著原有生活的結束,因為新娘已經不再是父親的女兒,而是丈夫家的一名成員了。傳統的日本婚禮上,新娘的頭髮應該挽起來,用龜殼梳子束緊。新娘子的臉用脂粉畫得雪白,頭戴一塊白蓋頭和麵紗。在婚禮上,新娘子還要換好幾套衣服。一次是脫掉白色禮服,換上繡有吉祥圖案(像仙鶴,花朵等)的華麗禮服,顏色為金,銀,紅三色。然後還要換上另一套深色,未婚少女穿的和服,這是新娘最後一次穿這種式樣的和服了,作為她純真少女時代的結束。新郎應穿黑色絲綢和服,和服下穿斑紋摺裙(hakama)。新郎手持白色摺扇,腳穿白色便鞋。

  傳統道教婚禮儀式

  在傳統的日本道教儀式上人們供奉kami-存在於自然界的神靈。在舉行婚禮時,神職人員祈求神靈保佑新婚夫妻。儀式的最後一項是 共飲青酒 ,即參加婚禮的人共同分享盛在三隻扁平杯子中的米酒。這三個杯子從下往上依次騾放,新郎拿起第一個杯子,啜三口酒,然後傳給新娘,新娘也連續啜飲三口酒,再將酒杯依次傳給其他親友。然後再開始喝第二杯和第三杯酒。

  寓意豐富的婚宴

  在傳統的日本婚宴上,桌上的每一種食品都代表一個美好的祝願或代表幸福,富裕,或意味長壽,多子孫等。比如,魚頭和魚尾都被向上捲起,整條魚圍成一個圓圈,象徵夫妻永不分離。龍蝦在婚宴上也很常見,因為龍蝦的深紅色代表好運氣。至於餐後甜點,新娘可能會選擇用甜黏米做成的黏米圓來招待客人。

  日本傳統婚禮-神前式

  日本人的婚禮方式也很多,主要有神前式、基督教式、人前式、佛前式以及海外式。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選擇基督教式婚禮的人最多,大約佔婚禮總數的61.7;選擇神前式的佔33.2,而選擇佛前式的僅為0.8。

  神前式就是傳統的日式婚禮,通常選擇在神社或是飯店裡的偽神社舉行;典禮中新郎著黑/白底的羽織和男物,新娘則以白無垢搭配角隱出場。神前式的好處是場地精簡,費用廉宜,再加上神社是日本原產極為普遍,不必擔心如教會式一樣有假神父念聖經混飯吃的風險。

  新人在雙方親友的陪同下,在神社前殿的拜堂前舉行婚禮,神官先為新人念禱文,接著交換戒指,然後兩位女巫會交替使用 三三九度 杯向新人敬酒,新娘手持紅色淺酒杯先喝一小口後,再換新郎喝,新娘再喝下最後一口,這種儀式就是 三三九度 交杯酒,新人互動連喝三杯,象徵這段姻緣乃合天、地、人之好,九度交杯,有著白頭偕老、長長久久的意思。神前式顧名思義就是在神的面前宣誓相守終生,並且得到神的祝福。舉行的地點在神社,新娘穿著純白的和服,儀式由神社的神官主持,由神官為兩人唸完祝詞之後,兩人在大、中、小三個杯子中注入酒,行完三三九度之禮後,兩人就可互換戒指。

  舉行完結婚儀式之後,接下來便是 披露宴 的進行。由司儀宣佈開始,首先是媒人致詞,接下來由男女雙方親友致詞之後就切蛋糕,然後是大家一起舉杯乾杯之後,婚宴就正式展開了,當然之後會穿插許多餘興節目,過程大致和臺灣的婚宴大同小異。

  日式結婚禮儀習俗

  日本人認為婚姻是人生的一大重大轉折,所以對於結婚問題極為慎重其事。在日本婚禮大多是與宗教儀式相結合的,如按照日本的傳統,年輕人從見面認識、締結婚約、送彩禮到披露婚宴都有許多規矩,如果掌握不好往往會受到批評、議論。所以準備結婚的日本人,特別是女性,一般都會在婚前去婚前學習班學習披露宴時的必要禮儀,婚禮時的禮節、程式,以及婚後的許多禮節。

  日本人認為婚姻是人生的一大重大轉折,所以對於結婚問題極為慎重其事。在日本婚禮大多是與宗教儀式相結合的,如按照日本的傳統,年輕人從見面認識、締結婚約、送彩禮到披露婚宴都有許多規矩,如果掌握不好往往會受到批評、議論。所以準備結婚的日本人,特別是女性,一般都會在婚前去婚前學習班學習披露宴時的必要禮儀,婚禮時的禮節、程式,以及婚後的許多禮節。

  日本人的婚禮因各地方的習俗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各地的彩禮也有所不同。現在日本有很多百貨公司有賣以配置好的五品、七品、九品包裝彩禮,日本傳統的包裝彩禮是七品,有白扇、白麻線、海帶、鰹魚乾、壽留米、柳樽、彩禮錢。在日本人們認為金品比婚約來的有效力,因此日本人大多將金品當成約定的信物,如有違信則可依據金品進行後續的問題處理。

  在彩禮金方面,日本人很忌諱送80萬,因為他們認為八十萬是個不吉利的數字。男方送禮時必須將女方家庭的所有成員名稱都寫上去,儘管釋已去世的人也要,一個都不能漏掉,否則將會引起大風波。在如今的日本,彩禮和婚約儀式的費用多是由兩家評分,給介紹人的禮金則是在婚禮儀式結束後贈送,在舉行婚約儀式時一般是指贈送介紹人車錢和酒菜錢。

  參加婚禮披露宴的日本人一般都得向新人贈送祝儀金。祝儀金為5000~50000日元不等。它們必須裝在飾有金銀繩的祝儀袋裡。金銀繩講究五根金、五根銀,然後擰在一起編織成蛾的樣子。披露宴席間,大多要請新郎新娘的長輩、上司、領導或知名人士講話,這時大家都得放下碗筷,認真傾聽。新郎新娘在宴會開始前得到大門口迎接所有的客人,這時忌諱來賓與新郎、新娘長時間交談。日本人認為白色是最純潔的顏色,所以新娘剛出場時一般都穿白色的婚紗裙,頭戴白紗,頭扎白花。在披露宴過程中,新娘要換兩三次服裝,除第一次的是白色的以外,其他幾次均根據新娘的喜好決定。

  結婚後,日本的新婚夫婦要去介紹人家致謝,表示感謝的同時,還要送上新婚旅行時給介紹人買的禮品。在婚後一個月內,新婚夫婦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向外髮結婚通知書。如果新婚夫婦婚後有自己的新居,就應在新居舉辦聚餐會,招待為婚禮幫過忙的人們,同時還要帶上小禮品,逐一訪問周圍的鄰居,以求得日後的關照。如果與夫家住在一起,新娘得跟著婆婆和丈夫一起去拜訪鄰居。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青年男女選擇了不同形式的結婚儀式,不僅舉辦了許多別開生面的婚禮儀式,也越來越與眾不同。這也許是因為現在日本人的結婚年齡較以往高,結婚的新人參加過許多親友的婚禮後便希望將自己的婚禮弄得更為有聲有色,畢生難忘的原因吧!

  如果受邀參加婚禮,請準備好禮金。禮金的金額,請避開與4、9有關的數(因為4和9的發音與死和苦相近),禮金的金額根據親屬關係和地方不同,一般來說給兄弟姊妹、堂、表兄弟為5萬日元,夫婦一起出席為10萬日元。在婚禮等喜慶場合,忌說去、歸、返、離、破、薄、冷、淺、滅及重複、再次、破損、斷絕等不吉和凶兆的語言。在喜宴結束時,還必須送到場貴賓每人一份回禮,選擇回禮也是門大學問,最好是家用品,價格約在三千到一萬日圓(約一千到三千三百臺幣)之間。

  提到彩禮錢,現在多在五十萬、七十萬、一百萬左右。日本人忌諱送80萬,認為80是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數位,不吉利。送彩禮錢時,要把女方家全體成員的人名都寫上去。已去世的人的名字也不能漏掉,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風波。近年來不少家庭用舉行婚約式的形式取代彩禮金,在飯店租個大廳,在結婚儀式上由男方將結婚戒指贈送給女方。在如今的日本,彩禮和婚約儀式的費用一般由兩家平攤。給介紹人的禮金一般在結婚儀式結束後贈送。而在舉行婚約儀式時一般只贈送介紹人車費和酒菜錢。

  在舉行神前結婚儀式時,由神女獻上的三三九度杯內的神酒必須喝得乾乾淨淨,否則不吉利。在日本人看來,結婚不僅是男女間性生活的開始,同時也是參加社會生為,為繁衍後代盡義務。蛾便是這種義務的象徵。舉行神前結婚儀式時使用的長把酒壺上畫著雌蛾,短把酒壺上畫著雄蛾。舉行儀式的時候,由新郎持短把酒壺給長把酒壺添酒,即示意雄蛾給雌蛾注酒,新娘則持代表雌蛾的長把酒壺,把酒注入酒杯中,兩神社神女交替使用酒杯,為新郎、新娘敬酒,這酒就是三三九度杯。

  日本傳統婚禮

  多在神社舉行,通常只有新婚夫婦和雙方親戚出席(如果不是新郎新娘的親人,就不可以參加,除非有特權,或是新娘新郎指定的人才可以參加。),在傳統樂音的搭配之下,由神官領著新人到神殿前舉行結婚祈願儀式,整個儀式約要一個多小時,氣氛莊嚴隆重,為保守的家長們所喜愛。

  傳統日本新娘要穿名為 白無垢 的純白和式大禮服,日本人認為白色是神的顏色,象徵純潔無瑕,日本新娘在婚禮上穿的白色絲綢和服原本是18世紀和19世紀日本武士結婚時新娘所穿的禮服。白色既是新生活的開始的象徵,同時也意味著原有生活的結束,因為新娘已經不再是父親的女兒,而是丈夫家的一名成員了。

  傳統的日本婚禮上,新娘的頭髮應該挽起來,用龜殼梳子束緊。傳統日本新娘要戴一頂稱為 角隱 的帽子蓋住髮髻,取其 蓋住稜角 之意,因為婚前脾氣可能有稜有角,婚後則必須收斂起來,做個溫順的賢妻良母。新娘子的臉用脂粉畫得雪白,頭戴一塊白蓋頭和麵紗。在婚禮上,新娘子還要換好幾套衣服。一次是脫掉白色禮服,換上繡有吉祥圖案(像仙鶴,花朵等)的華麗禮服,顏色為金,銀,紅三色。然後還要換上另一套深色,未婚少女穿的和服,這是新娘最後一次穿這種式樣的和服了,作為她純真少女時代的結束。觀禮的女性來賓則絕對不能穿白服,以免搶去新娘的風采。新郎應穿黑色絲綢和服,和服下穿斑紋摺裙。新郎手持白色摺扇,腳穿白色便鞋。賓客都要穿黑色的衣服,男士則要穿黑西裝配白領帶。


山東聊城禮儀習俗

  婚 嫁   建國前,男婚女嫁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至於男女本人沒有自主權,自由戀愛被視為“大逆不道”。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經過通媒、定親、送婚帖、賀喜、迎親、住日子等過程。 通媒 男到十五六歲甚至十二三歲,即由父母央媒求親,也有在兒童年齡即定婚的,俗稱“娃娃親”。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親 ...

香港禮節禮儀習俗

  與人見面前,要記得先電話預約喲。   去人家家裡做客,可以事先準備一些水果、餅食作為禮物哈,千萬不要空手去拜訪別人呀。   在社交場合,與香港人客人見面或告別時通常採用握手。如果遇到香港友人行叩指禮(即把手指彎曲,以幾個指尖在桌面上輕輕叩打,以表示感謝。據說,叩指禮是從叩頭禮中演化而來的,叩指頭即代表叩頭 ...

山東喪葬禮儀習俗

  喪葬,在古六禮中屬於凶禮,也是人生禮儀最後一件大事。人們總希望亡故的親屬到陰間能得到安寧,所以特別重視治喪,在力圖悼慰亡靈的同時,也竭力標榜自己的孝道,由此引發治喪的規模越來越大,花費越來越高,禮俗也越加複雜,實際上違背了“厚養薄葬”的古訓。   備 喪   過去,老人年滿六十,可以以稱為享壽。所以,老人 ...

韓國飲食禮儀習俗

  http://www.tech-food.com 2010-8-17 中國食品科技網 韓國也是一個極重禮儀的國家,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韓國飲食禮儀。韓國人在飲食方面的禮儀也有很多,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也講出了韓國飲食禮儀的精華。   不能端起飯碗吃飯:韓國人認為端起飯碗吃飯這種行為不規矩。如果去到 ...

臨澤禮儀習俗

  臨澤人民歷來好客,以忠厚淳樸著稱。敬長輩禮儀先行,重親友禮尚往來。禮儀習俗多而繁瑣,但又有“禮多人不怪”之說。婚喪嫁娶,年頭節下,都以行“跪拜禮”和“作揖”禮為主,30年代開始,才有“鞠躬禮”,但也只限於青年學生。解放以前民間沒有“握手禮”,尤其男女握手,那一定被視為男女“授受不清”。舊時行“叩頭作揖”禮 ...

揭東禮儀習俗

  婚姻   揭陽市各地潮客婚姻舊俗大同小異,一般程式為:託媒、相看合婚、送聘(納彩)、定親、迎娶、出嫁、洞房、返厝等,在此過程尚有許多講究,多屬陳規陋俗。今婚姻禮儀已簡化,多自由戀愛,婚事新辦。   出生、成人   孩子出生時,家人要向外婆家及鄰居“報喜”;客俗孩子出生十二日,給親朋鄰居送“姜酒”,外婆家要 ...

彝族禮儀習俗

  彝族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除趙家店、曇華兩鄉的個別地方外,大多數地區彝族的婚俗與鄰縣相同。趙家店鄉境的部分俚濮彝族,實行一種自由婚姻。男女青年在生產勞動和各種社交場合中,自找相好,相互瞭解,情投意合後,經父母同意即可組成家庭,不舉行任何儀式,直到第一個孩子滿月方才請客送禮。如果組成的家庭不睦,雙方感情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