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在古代稱為春節、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過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正月初一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 “春節”。
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過年。
發展:
1、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
2、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3、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鳳為雄,凰為雌,這種說法是後人附會的。“鳳”和“凰”在神話中原指兩種不同的神鳥,鳳是風鳥,凰則是光鳥,後世人將錯就錯,通常將鳳和凰解釋為雌雄不同的同一種鳥。實際上,在甲骨文裡,“鳳”、“風”二字同音、同義、同字、通用。鳳也代表陰,儘管鳳凰也分雄雌,所以一般的是將其看作陰性。因此鳳常和龍一起使用,鳳從屬於龍,用於皇后嬪妃。
古代稱平民為布衣的原因如下:
1、在古代,布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帛指絲織品,富貴人家穿綾羅綢緞與絲綿織物,平民穿麻葛織物,所以布衣指代平民;
2、南宋之後,布衣稱為沒有做官的人,因此,古代稱平民為布衣;
3、《鹽鐵論》中有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歲才能穿絲綢衣服,在這以前,只能穿麻衣,所以平民稱為布 ...
古代稱水為黑水,並不是因為水的顏色,而是來源於陰陽五行學說。在該學說中,天地萬物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組成,而水往低處流,水性潤下,古人將沉重看作水的特性,而同樣代表沉重的顏色是黑色,所以古代將水稱之為黑水。 ...
1、古代稱筷子為“箸”。箸是中國漢族發明的進食工具,後來這種工具開始傳入了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2、箸在很久之前就出現了,這種東西最早的記載表明,這種食物在我國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3、漢族人使用筷子用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古時又稱其為“箸”,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筷子也是有講究的, ...
古代稱生女兒為弄瓦。弄瓦是一箇中國古代詞語,在周代就已開始使用,是中國民間對生女兒的古稱,出自《詩·小雅·斯干》,其中弄是把弄的意思,瓦的本意是用陶土燒成的瓦罐和瓦器,特指紡磚,是古代婦女紡織用的工具之一。
什麼被稱為弄瓦
弄瓦是一箇中國古代詞語,在周代就已開始使用,是中國民間對生女兒的古稱。其中 ...
古代稱四川地區為蜀,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省會成都。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成都,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大熊貓的故鄉,被譽為“天府之國”。著名景點有九寨溝、黃龍等。 ...
古代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服飾,人們因以不同服飾的名稱來作為不同階層的人的代稱。 烏紗帽:自南朝劉宋以來,烏紗帽便在民間流行,無論官民,不分貧富,都戴烏紗帽。至明初,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明史·輿服志》:“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雖然清時已將官員戴的烏紗帽改為紅纓 ...
古代長安城位於渭河以南的關中平原上,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區西北約3公里處,佔地36平方公里。
長安,古代都城,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西漢、隋、唐皆建都於長安,故唐以後常通稱國都為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