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拉祜族民間傳統樂器:小三絃

拉祜族民間傳統樂器:小三絃

  有人說音樂是無國界的,不管是哪一國人,就算彼此間語言不通,但是可以透過彈奏的音樂感受到彼此的交流。音樂也是偉大的,它化解了各國之間的誤會。那麼,說到音樂,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樂器了。你想知道拉祜族民間傳統樂器小三絃的來源嗎?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拉祜族文化吧!

  小三絃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悠長。由於各民族文化生活習俗和地域環境的差異,近千年來,無論從用材和外觀製作,還是在音色的演化和演奏技巧的發展,小三絃在許多方面都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形成了門類眾多、各有所長、各具特點的局面。

  簡介

  民間彈撥樂器。弦鳴類。流行於紅河州各地彝區。琴體音箱用鳳凰木或刺通木製,扁圓形,面蒙蛇皮或羊皮,高5釐米,直徑9.5釐米。杆用刺黃慄,四方形,頭雕龍、馬頭為飾,裝絃軸三個,無品,全長50釐米。拴高中低不同粗細的三股絃線。木質琴馬,高1.6釐米。定弦為c1、g1、c2,音色柔美清悠,奏時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右手拇食指持牛角片彈撥。有滑音、打音、揉音等技法。多用於“先基調”、“阿勒調”、“阿哩”對唱場合。

  形狀構造

  雲南拉祜族喜愛的傳統樂器。形體小巧精緻,琴絃為三根同樣粗細的鋼絲,琴碼為一枚舊時銅幣上斜放一截小鐵棒。彈奏方法獨特,不用指頭肌肉觸弦,而用指甲背面緊貼指板按音,使小三絃獲得清晰明亮的餘音,為它迷人的揉弦、滑音提供了可貴的音源。右手食指綁一小竹片,用第一關節彈奏。

  竹片堅韌有力,富有彈性,發音顯得清新而柔和。獨特的形制與獨特的演奏方法,使它具有獨特的音響;音量較小而集中,音色清晰而柔美,並有較持久的餘音,像吉他、似古箏,但比二者更纖細,能維妙維肖模擬人聲。在雲南省瀾滄縣一帶拉祜族中流傳。拉祜族小三絃,從形制到演奏方法都與漢族大、小三絃有較大區別,別有一番風味。

  拉祜族小三絃是拉祜族彈絃樂器,外形與彝族小三絃相似,流行於雲南瀾滄和孟連等拉枯族地區。

  拉祜族小三絃:拉祜族彈絃樂器。流行於雲南瀾滄和孟連等拉枯族地區。

  拉祜族小三絃外形與彝族小三絃相似,但形制較小。整個琴體用楓木或其他硬質木材製成。全長53釐米左右,琴桿和琴頭較寬,琴頭頂端向後彎曲呈彎月形。琴鼓為扁狀橢圓形共鳴箱,蒙以蛤蠐皮或羊皮。裝三個絃軸,張三條絲絃。依次按四度或五度關係定弦。音色清亮、優美。頗受拉祜族男女青年喜愛,常在傾訴愛情時演奏。

  拉祜族小三絃經過改革,出現了電擴音小三絃,增強了表現力。可參加樂隊合奏,音色柔美、動聽。

拉祜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的拉祜族分佈在瀾滄、孟連、景谷、鎮沅、西盟等縣。其民間歌曲可分為:敘事歌、頌歌、情歌、兒歌、催眠歌、喪葬祭祀歌五類。

  敘事歌:拉祜語稱“木哈可”。一般多見於農閒佳節或村寨有婚嫁時,由老歌手演唱,內容多為祖先開天闢地、遷徒傳說、民間故事、風土人情、生產節令等。有《牡帕密帕》、《扎努扎別》、《追蜂記》、《祝福歌》、《年歌》、《季節歌》等。

  頌歌:多以形象化比喻語言表達歌頌的物件,較舒展、奔放,旋律音程跳動大,節奏對比強烈,演唱時一般都放聲高歌。 情歌:分為三部分:(1)開場,自我介紹情況;(2)展開,雙方互相稱讚,商議日後生活安排;(3)結尾、歌詞“拉祜呃呃”是曲調終止的標誌,表示“請你唱吧”之意。

  兒歌、催眠歌:兒歌是將普通生活知識編成簡單曲調教兒童學唱的一種啟蒙歌,內容單一,形象易懂。催眠歌是婦女哄娃娃的一種節奏單一,歌詞風趣,曲調甜美的搖籃曲,曲調的起伏與身體擺動的節奏相一致。

  悼歌、祭祀歌:悼歌是鄰居親友安慰死者家人、訴說死者好處和哭訴家庭悲哀的歌。祭祀歌多用於求神祈禱、除妖咒魔演唱,現在多用其演唱破除迷信講科學的內容。鎮沅的拉祜族苦聰人有酒歌(盤曲)、打歌(雜曲)、哭調(苦曲,)、祭歌(祭祀曲)。

  拉祜族民間器樂有:吹管樂器、弓弦樂器、打擊樂器三類,多用作歌舞演唱伴奏。吹管樂:瀾滄拉祜納支系流行有葫蘆笙、蘆笛、哩嘎都、響蔑、稻穀稈笛、必魯等。曲目有圍豬舞調、斑鳩吃食舞調、鵪鶉調等。景谷拉祜西支系的吹管樂器有大號、小號、蘆笙、竹簫、哩嘎都。嗩吶曲目較豐富,有過山調、隔娘調、採花調、出菜調、出門調、蜜蜂過江調等。鎮沅拉祜西支系的吹管樂器有嗩吶、五管葫蘆裡、五眼竹笛、響茂等。

  弓弦樂:瀾滄拉枯納主要是三絃。景谷拉祜西文系除有三絃外,還有二胡。鎮沅拉祜西支系有三絃琴,多作歌舞時伴奏用。

  打擊樂:拉祜納支系有象腳鼓、鏗,多作擺舞、鼓舞時伴奏。拉祜西支系有鑼、鼓、芒,多在歌舞場上伴奏作打點節拍和增強氣氛。

拉祜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拉祜族的傳統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中秋節。其中春節最隆重。按照拉祜族的歷法,有的地方的拉祜族,碰上閏月年,就會出現過兩次節和過兩次年的情況。拉祜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


昆明傳統小吃鍋米線

  小鍋米線是雲南的特色小吃。是在昆明文化中烹飪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米線可謂是風靡全省,深受大家的喜愛。而且它涼的吃熱的吃都可以,更為大專喜愛。是不是都想流口水了呢?彆著急,讓小編帶你看看這小鍋米線的介紹和製作方法吧!   一鍋一碗的米線。放在火上的鍋,比碗大不了多少,紅銅做的,是正所謂的小鍋。小鍋裡舀上高湯 ...

苗族古老的傳統樂器銅鼓的傳說故事

  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且大多數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特徵。去一個少數民族你能夠感受到從未見過的風俗人情,在苗族這樣能歌善舞的民族連樂器都有著獨特傳說。   那麼,本期瞭解銅鼓的民族故事。   還想了解》》滿族的歷史故事   苗族祖先開始只有木鼓,也叫皮鼓。銅鼓呢,是天上傳下來的。一提到銅鼓,人們都知道只有老 ...

族節日,族的傳統節日習俗

  拉祜族的節日很多,而且都非常有民族特色,比如葫蘆節、火把節、二月八和月亮節等都是拉祜族比較特別的節日。拉祜族人熱情好客,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體驗拉祜族傳統的節日,感受這個民族獨特的風土人情,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拉祜族文化,看看他們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葫蘆節   拉祜語為“阿朋阿龍尼”,在農曆的十月十五 ...

淺述族民歌的音樂風格

  拉祜族民歌是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拉祜族善於歌詠,自古以來,創造了無數民歌,型別涵蓋頌歌、敘事歌、兒歌、情歌、喪歌五大類,是拉祜族寶貴的民族音樂文化。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拉祜族民歌都有哪些風格和特徵吧。   拉祜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雲南省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地區,少數散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口304 ...

鄂溫克族民傳統體育活動都有哪些?

  鄂溫克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最燦爛的文化之一。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鄂溫克族人民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生活,而且還創造了形式多樣的民族體育活動,想知道是哪些體育活動嗎?那麼,就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鄂溫克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吧。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鄂溫克族人民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衣、食、禮儀、嫁娶等風俗習慣,積 ...

中華民族

  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   拉祜族有自已的語言,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同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過西方傳 ...

一生只愛一個人

  拉祜族   拉祜族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瀾滄江兩岸思茅、臨滄兩個地區。其中78%分佈在瀾滄江以西,北起臨滄、耿馬,南至瀾滄孟連。   他們的祖源來自青藏高原上的古羌族。公元10世紀之後,拉祜族先祖結束了遊牧生活,跋山涉水南遷來到今天雲南瀾滄江兩岸的普洱、臨滄等地區,定居繁衍至今。時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