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酸肉”嚴格來講應該叫“冷鮮肉”或“冷卻排酸肉”,與“排除肉中酸性物質、激素和廢物等有毒物質”無關。真正的排酸肉是在畜品屠宰後,及時進行冷卻,使肉的溫度在24個小時內降到0~4攝氏度,此後的一系列冷卻過程始終保持這個溫度。
這樣做能夠抑制大多數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並分解一部分蛋白質為氨基酸,使肉的纖維和結締組織變得鬆弛。因為經歷了較為充分(24-48個小時)的低溫解僵和成熟過程,排酸肉的肉質鬆軟,水分充足,在製作成熟後,肉湯呈透明狀且富有肉鮮味。
2、“普通鮮肉”也稱為“熱鮮肉”,是指新宰殺的鮮肉,沒有經過降溫處理,豬肉在較短時間內進入僵直期,肉質因肌纖維收縮而變得僵硬,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汙染。所以,這類肉即使利用上等烹調技法,味道也沒有排酸肉鮮美,而且肉質堅韌,不易煮爛,湯汁渾濁,烹調時間也長於排酸肉。
如果清燉這種熱鮮肉,就最好先做焯燙處理,冷水下鍋,焯燙時間也要短,去掉血水即可。或者可以將剛剛屠宰的鮮肉放入冰箱冷藏室(0-4攝氏度),自行進行24小時的低溫解僵和成熟階段。這樣再烹調,肉的口感、味道和營養價值更好。
3、“冷凍肉”是指宰殺後的牲畜肉,在零下18攝氏度以下速凍。冷凍肉幾乎無細菌生長,可較長時間儲存。冷凍會造成肌細胞破損,從而使解凍時肉汁大量流失,營養成分減少,風味會發生不同程度改變。冷凍肉的肌紅蛋白被氧化,肉體表面由色澤鮮明逐漸變為暗褐色。
1、色澤:排酸肉肉質鮮紅、有光澤;普通鮮肉肉質為暗紅色,缺乏光澤。
2、味道:排酸肉無血腥味,只有肉本身的鮮香;普通鮮肉有血腥味。
3、質感:排酸肉有彈性,而普通鮮肉彈性稍差。
排酸牛肉與普通的牛肉在肉質上區別大,在色澤上區別不大。
排酸的牛肉與普通的牛肉相比在肉質上更柔軟有彈性,口感更加細膩,且健康有營養。因為排酸牛肉的排酸過程能減少肉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排酸肉的低溫製作過程,可以避免微生物對肉品質量的汙染,並使肉質更加嫩。排酸的牛肉與普通的牛肉在色澤上看起來都是柔和的暗紅色,無明顯差別。
1、種屬不同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別名山萸肉、藥棗、棗皮、蜀酸棗、肉棗、薯棗、雞足、實棗、萸肉、藥棗、天木籽、山芋肉、實棗兒。
吳茱萸為芸香科小喬木或灌木植物,別名吳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樹、左力純幽子、米辣子等。
2、形態不同
從形態上來看,山茱萸和吳茱萸最大的不同之處就 ...
排酸肉是肉類經自然冷卻至常溫後,將胴體送入冷卻間,在一定的溫度、溼度和風速下將肉中的乳酸成分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酒精,然後揮發掉,同時細胞內的大分子三磷酸腺苷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鮮味物質基苷。排酸肉肉體柔軟有彈性,肉質也比較細膩,和熱鮮肉、冷凍肉在色澤、肉質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排酸肉的優點是:
1 ...
1、紅酸枝是黃檀屬樹種。木材結構細至甚細,平均管孔弦向直徑不大於200μm。木材含水率12%時氣幹密度大於0.85g/cm3。紅酸枝的木質和顏色都與小葉紫檀相近,年輪紋都是直絲狀,鬃眼比紫檀大,顏色近似棗紅色。鑑別紅酸枝木首先看其生長輪是否明顯。正宗的紅酸枝木質堅硬沉重通常沉於水,其心材呈橘紅褐色、紫紅褐 ...
1、印尼酸枝和非洲酸枝樹種不同;
2、印尼酸枝又稱印度尼西亞酸枝木,屬於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亞科黃檀屬植物。產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國、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我國福建、廣東、雲南等地也有出產;
3、非洲酸枝木又稱非洲黑黃檀,伯克蘇木。其心材明顯,紅褐紫色或紅褐色,具深紫色條紋,邊材白色或淺黃褐色,略 ...
1、肥瘦比例不同:因為豬的前腿相比後腿發力較少,所以前腿肉肥肉更多,肥瘦相間,而豬後腿肉因為經常發力且維持站立受重更多,所以肥肉含量較少,一般瘦肉比例佔很多而只有表層少量肥肉。
2、口感不同:前腿肉因為脂肪含量更多所以口感更加細膩,直接炒口感比較鮮嫩多汁,而後腿肉因為瘦肉較多且肉質比較幹,所以直接炒菜 ...
排酸肉和普通肉處理方式不同
排酸肉,又叫冷鮮肉、冷卻排酸肉,是現代肉品衛生學及營養學所提倡的一種肉品後成熟工藝。排酸肉是活牲畜屠宰經自然冷卻至常溫後,將兩分胴體送入冷卻間,在一定的溫度、溼度和風速下將肉中的乳酸成分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酒精,然後揮發掉,同時細胞內的大分子三磷酸腺苷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鮮味 ...
1、製作方法不同:臘肉是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製成,醬肉是豬肉用甜麵醬、香辛調味料醃製後經自然風乾而成;
2、含鹽量不同:醬肉含鹽量比臘肉低;
3、製作材料不同:臘肉選用新鮮帶皮的五花肉,醬肉選用臀腿肉或者肋腹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