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彝族火把節的來歷與傳說
揭秘彝族火把節的來歷與傳說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火把是用來照明以及燒東西用的,那麼你知不知道火把也有自己的節日呢?火把節是彝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已經沿襲了一千多年。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彝族文化看看火把節的來歷與傳說。
相傳大姚縣趙家店紅山腳下彝族寨子有個聰明美麗、賢惠善良的姑娘諾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夥子阿查傾心相愛著。陰險狠毒的山官頭人魔哈選女作妃,妄想霸佔山茶般秀美的諾娜為妾。在魔哈的淫威下,英勇的阿查,以弱勝強,以精湛的技藝戰勝了險惡的魔哈,魔哈惱羞成怒,用巫術轟裂了土豬樑子,阿查不幸墮落深淵。後經眾鄉親搭救才脫險。
在阿查遇難的時候,諾娜姑娘險遭魔哈魔掌。魔哈帶領兵丁把諾娜的家團團圍住,要搶諾娜成親。為了免遭賤踏,諾娜越懸崖絕壁,離家逃走,尋找阿查,在紅山懸崖,她終因氣力耗盡累死在懸崖之下,諾娜的身影永遠顯映在懸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稱。
阿查被眾鄉親救出了裂山,情知中計直奔諾娜家;只見諾娜的父母被魔哈所殺。阿查懷著悲痛埋葬了岳父岳母,找遍了叢山峻嶺,最後才發同諾娜留在紅崖上的白色身影。阿查痛不欲生,想跳崖與諾娜同歸。眾鄉親前往勸阻,從崖邊拉回了阿查,並和他一起商量復仇的辦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三村五寨的鄉親們高舉著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燒了魔哈宮殿,燒死了罪惡的魔哈。為諾娜報了仇,為眾鄉親解了恨。
為了紀念這個難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們都要點燃起松明火把,用這熊熊燃燒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燒死蚊蟲;驅邪除惡,以示吉祥幸福;同輩人互敬火把,燒掉“祝崇”,以示清潔平安。然後舉著火把把田間地頭,揮舞引蛾,撲滅害蟲。巡遊之後,將火把插在田頭地角,村前開闊地帶,男女青年就圍著火把跳起歡快的“左腳”,老人們圍著坐火塘,開啟醇香的火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
春節的風俗來歷與傳說是什麼 民族統一的傳統是什麼
我國有許多傳統,各類傳統的傳說又不同,同一個傳統傳說版本也非常多,因此人們為了知曉正確的傳統,便將所有的都統一,於是市面上能知曉的內容都大差不差,但習俗卻一直是一致的,各民族各地都是如此。
來歷
在過去,春節都被人們稱為元旦,而當月又稱元月。春節是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來的。早在夏朝之前中國就有了“年”的概念。那時候農業複種率很低,一年只有一茬作物,所以穀物成熟一次就是一年。每次人們收穫了莊稼準備新一輪的週期的時候,都會舉行慶祝活動,表達喜慶、祝願和快樂的心情,報答眾神之恩,這些就是春節的來歷。
風俗
臘月二十三那天,便是傳統意義上的春節,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千百年來,我國的漢族和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舉行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的慶祝活動,形成了祭灶、除塵、放鞭炮、貼春聯、貼年畫、吃年夜飯、守歲、拜年、送壓歲錢,這些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
傳說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就有許多傳統文化的傳說,每到臘月送灶神到除夕夜迎灶神期間,家家戶戶都有除塵迎春的習俗,北方稱之為“掃房”;南方稱之為“撣塵”。民彥說:“臘月不掃塵,來年招邪神”。因“塵”與“陳”諧音,故“除塵”既指把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一掃而光,也指把舊歲中的不快一掃而光,這也代表了人們對於未來的美好祝願。
揭秘王府井的來歷
1、因據(燕京訪古錄)所載,此處建王府最早始於隋唐時代,“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羅藝之帥府”就在這裡,至今仍有帥府園之稱。
2、羅藝是{隋唐演義}小說中羅成的父親,唐高宗封羅藝為燕王,總管幽州,在此建有燕王府。
3、至明代,隨著紫禁城的興建,不少達官貴人在此修建王府,加之街旁西側有一口遠近聞名的優憨緝封墾莩舊鳳馴脯沫質甜水井,所以據{明成祖實錄}載,這裡被稱十王府、王府街及王府井大街。
4、在這條街的大街小巷中,至今仍有帥府、阮府、空府、霞公府遺址可尋。
5、到了清代,此處依然是親王、郡王的聚居之地。如隋唐時期的帥府,成了清太祖第十五子多鐸的豫王府。
6、在今東方廣場西北部,是光緒皇帝的老師、戶部尚書翁同解的狀元府。在百貨大樓西邊,便是清太宗第十子韜塞鎮國將軍的輔國公府。所以王府井名稱的由來,是與歷代權貴在此興建眾多王府密切相關的。
7、幾年前在新王府井商業街開街的時候,人們驚喜地發現,在以前並不注意的地方居然看到了那口井。而在此前,井已經在地底下沉睡了將近一個世紀之久。真的就是這口井嗎?看來我們還要讀讀當年的歷史記載。根據《乾隆京城全圖》中標明的位置,井的確在這裡。明朝有人在筆記中就說過這口井“甘洌可用”,在當時已很有名。
小年的來歷與傳說是什麼
1、小年的由來主要是為了祭祀中國的灶神,傳說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2、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 ...
揭秘: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哪個朝代
當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骨灰瀰漫後,便化作佛祖手中那朵永不凋謝的雪蓮花。真正人世人羨慕的都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戀人,梁山伯與祝英臺,一個寵著另一個,一個為另一個心疼。本期戲劇文化為你講訴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其他三個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 ...
揭秘:道教文化與中國民俗
道教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文化,道教文化的思想得到大部分人民的認可,道教的宗旨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了中國傳統的文化,並且影響著中國的民俗和傳統文化。道教的文化和中國的民俗也是息息相關,下面由小編帶大家瞭解道教文化與中國民俗之間的關聯,一起來看看吧。
一、道教文化對民間節日的影響
由於古代人們對於一些 ...
揭秘錫伯族的由來與起源
錫伯族文化的歷史悠久,說起錫伯族的起源就要追溯到幾千年。在幾千年前,錫伯族還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小民族,經過漫長時間的的積澱和發展變革,錫伯族發展成了現如今我們所熟悉的模樣。這其中錫伯族究竟經歷了怎麼樣的歷史呢?讓我們來看看錫伯族的起源和由來吧。
歷史上,錫伯族是個很少有人知曉、名不見經傳的弱小民族,卻有 ...
揭秘彝族不吃狗肉的原因
人們總是說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大多數人也都不願意去吃狗這麼可愛又懂事的動物,也爆發了桂林狗肉節等狗狗被愛心人士救下來的新聞。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彝族文化看看彝族不吃狗肉的原因。
傳說在很久以前,因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射掉了九個太陽後,天神降怒發了大水讓世間成了汪洋。眼看著人們將要被這場洪水折磨而死,平日裡被 ...
揭秘景頗族的起源與歷史
景頗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也是是雲南地區獨有少數民族。景頗族有著屬於自己的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稱得上是一個民族文化十分豐富的少數民族。那麼你知道景頗族的起源嗎?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景頗族文化的歷史由來吧。
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唐代,其先民以“尋傳蠻”、“高黎貢人”見諸於漢 ...
哈尼族的火把節來歷與習俗
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有所不同的,而這些傳統節日是各具民族特色的,關於傳統節日的來歷也是不一樣的。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其人民對火把節的重視程度和春節差不多。那麼,一起來看看有著民俗文化內涵的哈尼族文化中火把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