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摩尼教的起源與歷史發展

摩尼教的起源與歷史發展

  “宋代之吃菜事魔或明教經中西學人考定為摩尼教,誠不可易。”唐長孺在《白衣天子試釋》一文中說。摩尼教作為一種外來宗教,對當時的明清邪教有很深遠的影響。那麼在摩尼教文化中,跟小編一起來看下摩尼教的傳播與發展吧。

  摩尼教(Manichaeism)的創始人是摩尼(Mani,216年——約274年)。摩尼教主要吸收猶太教——基督教等教義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同時也採納了不少瑣羅亞斯德教的成分,傳播到東方來以後,又染上了一些佛教色彩。它的主要教義是二宗三際論,有自己的戒律和寺院體制。摩尼教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內(從3—15世紀),從北非到中國的福建,在整個歐亞舊大陸上廣泛傳播。

  在漢文史籍裡,摩尼教又叫牟尼教(根據譯音),也叫“明教”、“明尊教”(根據信仰內容),唐時傳入中國,並曾兩度被允准公開傳播。唐武宗滅佛,累及摩尼教,摩尼教轉而成為秘密宗教和農民起義的組織工具。摩尼教的頑強生存能力及其轉變為地下組織的過程與其獨特的教義有著密切關係。

  按照摩尼教的說法,中際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從“暗既侵明”開始,到形成天地,創造人類,一直到世界徹底毀滅為止。然後,便進入了“明既歸於大明,暗亦歸於積暗”的後際。後際的情景,似乎是向初際的復歸,所不同的是,到了那時,黑暗將受到永久的禁錮,再也不能侵犯光明王國了。光明則大放光明,永恆不滅。摩尼教的二宗三際說,對處於黑暗統治下渴求光明的民眾,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儘管摩尼教在數百上千年的流傳中,不斷遭到各國統治者的禁止、鎮壓,被東西方各正統宗教斥為異端邪說,終究未能阻止其流傳。

  可是,摩尼教在中國的傳播並不順利。佛、道二教交相攻訐,唐玄宗也認為“末摩尼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開元二十年(732)七月下令禁斷摩尼教,不過還網開一面,居住中土的胡人“不須科罪”。

  安史之亂為摩尼教在中土的命運帶來了戲劇性的轉折。安史之亂末期,叛軍史朝義誘回鶻牟羽可汗(一作登裡可汗)進攻長安,唐遣使撫慰勸說,牟羽可汗遂支援唐軍東擊史朝義,克洛陽。牟羽可汗於次年帶睿息等四摩尼僧回到回鶻,辯論三日夜,可汗折服,並虔誠地皈依了摩尼教。在可汗的大力倡導下,回鶻由薩滿教改宗摩尼教,確立了摩尼教在回鶻的國教地位。

  當時,回鶻國力強盛,援唐平叛。相比之下,唐王朝卻每況愈下,內外交困,不得不倚重回鶻,甚至實行和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摩尼教憑仗回鶻支援,重新獲得了在中土公開傳教設寺的許可。大曆三年(768),皇帝釋出敕令,允許回鶻摩尼師在長安設定寺院,並賜額“大雲光明之寺”。接著,大曆六年,又從回鶻所請,在東南及中原各地建大雲光明寺,“其徒白衣白冠”。

  唐開成五年(840),回鶻為黠戛斯所破,唐朝乘機攻回鶻,並改變對摩尼教的優容態度,會昌三年(843),唐政府開始對摩尼教下手,沒收其寺院莊宅,焚燒其書籍圖畫,廢寺入官,流放其僧侶,甚至“令殺天下摩尼師”,死者大半。會昌五年武宗禁佛,同時禁止各種外來宗教,摩尼教正式被禁。

  在一百來年的時間裡,摩尼教迅速傳播,不能不對唐代社會的社會、宗教及文化思想產生影響。在遭到禁斷後,又對下層社會的反抗產生了影響。距摩尼教遭禁不過一百年,後梁貞明六年(920),發生母乙之亂(史稱“末尼黨類”),另從宋代陸游所撰《條對狀》所述江淮地區各類邪教的分佈情況來看,很容易發現摩尼教的蹤跡(詳下)。

  摩尼教之“吃菜”,即奉齋之意。摩尼教在秘密狀態下流傳,也保持了“不事葷酒”的特徵。從五代以後,外人將摩尼教奉齋之舉視為“吃菜”,供奉摩尼之像稱為“事魔”,合稱為“吃菜事魔”。有的更直指為邪教:“吃菜事魔,即今人所謂邪教也。”

  摩尼教的秘密流傳,與北宋末年江浙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呼應,引發了震動兩浙的方臘起義等造反事件。元末農民起義一般認為系白蓮教領導,但明教的影響顯然不能忽視。當時,在社會上流傳著一首讖語性歌謠:“天遣魔兵殺不平,世上能有幾人平;待看日月雙平照,殺盡不平方太平。”歌中的“魔兵”、“日月”,暗指“摩”、“明”二字,與前述母乙之黨奉摩尼之像為“魔王”同出一理,折射出明教的信仰與起義軍的反抗目標。

  明初朱元璋曾下詔並立法禁止包括明教在內的各種異端信仰,但摩尼教的影響,或許就象黑暗世界的影子,處處體現在明清秘密教門及邪教的身上,例如,宋元時期,明教活動於江浙閩贛,而南宋時期出現的白蓮宗也是以這一帶為活動區域的;因其活動內容,一個被稱為“吃菜事魔”,一個被視為“白蓮菜”。兩者的互相影響以至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再如,明中葉以後,南傳羅教幾乎在相同的地點以燎原之勢,迅速傳播,成為浙、閩、贛等省的主要民間教派,而摩尼教的歷史傳統和生命力依然在羅教各支派中發揮影響,甚至後來人們一般把江南羅教諸支派都稱為齋教或老官齋教。

  你可能會喜歡:

  伊斯蘭教創立的作用是什麼,你知道嗎?

  基督教主要禁忌有哪些?

  什麼是籙?符與籙有何區別?

  揭秘:道教文化與中國民俗

瑣羅亞斯德教的起源與歷史發展

  瑣羅亞斯德教是流行於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的宗教,中國史稱祆教、火祆教、拜火教。有的人不太瞭解瑣羅亞斯德教的起源與歷史發展,接下來就跟著小編去探索一下瑣羅亞斯德教文化吧!

  中世紀,在波斯和阿拉伯的地下噴出一種氣體,這種氣體能點燃著火。那時,人們不理解這種奇怪的火,把它叫作“聖火”,並由此而建立了拜火教。教徒們在“聖火”處建築了廟宇並塑造了神像,然後,教徒們穿著紅色道袍,對著“聖火”、神像頂禮膜拜。因為他們崇拜火,所以中國歷史上稱為拜火教。

  拜火教的建立人是查拉圖什特拉。關於他的生平,有不同的說法。基本認為大約公元前6世紀,他生於波斯西北部的一個騎士家庭,從事祭司職業。20歲時遁世隱居,後來受到了神的啟示,他建立了瑣羅亞斯德教。到42歲時,他得到了大夏國王維斯塔巴的信仰和支援,瑣羅亞斯德開始發展興旺起來,它很快傳播到波斯各地。

  也有一位考古家探索出了不同的答案。位於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拜火教遺址距今2500年,是迄今發現的亞歐大陸最早的拜火教遺址。其地表錯落有致分佈著的黑白石條是太陽崇拜的象徵,且有多處,為亞歐大陸僅見;墓葬內完整的人骨骨架較少,大多為二次入葬,這與拜火教天葬習俗一致。拜火教或起源於新疆帕米爾高原。拜火教起源原本就有波斯或中亞一說,這一發現支援了中亞起源說。

  早期的瑣羅亞斯德教仍然具有些許多神教的特徵,而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公元前404年-前358年在位的古波斯王阿塔薛西斯二世期間有過一段時期的多神化傾向外,其教義的主流基本上都維持著單一的一神化崇拜特徵。

  隨後對瑣羅亞斯德教作出重大發展(特別是對其一神論而言)的是被稱之為“佐爾文派”運動的對其初期教義的修正行為。他們將瑣羅亞斯德教原初教義中二元論對立雙方的物件修改為另外的兩個神靈,並且尊奉論理原則中的至善性原則對其教義作出了一個暫新的形而上學解釋。在佐爾文派中,道德上顯中性的時間之神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但在最高的形而上學層面上,它以不是終極的了。

  瑣羅亞斯德教在公元3世紀時再度抬頭,其最重要的領袖是卡爾得,他對該宗教的創世理論作出了進一步的發展。認為宇宙的年齡應為12,000年,它又被分割為3000年一段的4個時間時間段。第一階段是精神時期,第二階段時精神到物質的轉換時期,第三階段是創世時期,第四階段時先知的降臨救贖時期。而在每個3000年的末期都會出現一個智者的降臨來挽救人能類。

  在儀式層面,瑣羅亞斯德教的主要特徵是對異常複雜的火祭儀式的高度重視,火被認為是具有淨化靈魂的重要器具,對新年、元旦和其它的5個重大節日(仲春、仲夏、谷收、金秋與隆冬)的祭奠也十分的重視。

  瑣羅亞斯德教的特色還有無處不在的火祆廟和停放死者的寂沒塔及象徵其神阿胡拉·馬茲達的帶翼的輪盤。但是,作為一種反對或是消極對待偶像的宗教,與其它宗教相比,它還是較少的擁有藝術和雕像的表現。

  10世紀時,波斯瑣羅亞斯德教的承繼分支拜火教徒隨著伊斯蘭教對波斯的滲透而逐步的前往了印度等地。

  儘管現在的瑣羅亞斯德教的信徒大約只有約150,000人,但是作為一個長期與以希臘、羅馬為代表的古代歐洲國家在文化、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領域上長期對峙的宗教文化,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它都曾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重大作用。

瑜伽的起源與歷史發展

  瑜伽起源於印度,是印度的國寶。瑜伽能夠讓人們追求內心寧靜,聚精會神,追求身心靈的智慧,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目前瑜伽已經有5000年曆史,在印度古詩集《梨俱吠陀》中就有記載。

  瑜伽的起源與歷史發展

  瑜伽的誕生是有文字記載的,已經擁有了5000年的歷史,當然印度也有很多機構和研究學者認為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了,大約有2000年的空白期沒有文字記載。

  瑜伽最早誕生的時候,是一種體現古印度人們的生活和智慧的修行方式,包含了對身體健康的追求,對心靈平靜的期盼,對精神能力的控制,但真正意義上的瑜伽的最完整確立來自於公元前300年左右帕坦伽利的著作《瑜伽經》。

  現代時期

  在古印度和現在一樣,種姓制度嚴格,很多人是不可以解除瑜伽的,體式瑜伽作為瑜伽的一部分,一樣不可以接觸,這種包括女性、不同信仰不同膚色的人種。我們現在修行的瑜伽叫做哈達瑜伽,是斯瓦塔摩茹瑪創作了《哈達瑜伽之光》,這本書確立了哈達瑜伽包含體位法、呼吸法、清潔法、其合法和收束法。

  不過因為更多的固守傳統的修行者的反對,開始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瑜伽真正發揚光大的傳播者是克里希那馬查,在曼索爾這位現代聖人教授出了艾揚格,和阿斯湯加的一代宗師帕塔比喬伊斯等現代瑜伽大師。


東巴起源歷史由來

  說道宗教信仰,大家能說出來的就那麼幾個。你們知道有東巴教的存在嗎?知道它的起源嗎?知道東巴教的文化嗎?東巴教文化豐富多彩是個多神信奉的宗教。是東巴時代傳承的納西族的古老文化。想知道更多就跟隨小編一起走進東巴教文化了解一下吧。   東巴教是納西族普遍信奉的古老宗教,起源於原始巫教,同時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 ...

皮影的起源歷史

  1、皮影戲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   2、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 ...

美食起源歷史

  1、宮廷、貴族飲食,統治階級的思想即佔統治地位的思想,作為統治階級,封建帝王不僅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強加於其統治下的臣民,而且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方式標新立異,以示自己的絕對權威,於是形成了獨特的宮廷飲食;2、市井、百姓飲食,市井飲食是隨城市貿易的發展而發展的,其首先是在大、中、小城市、州府、商埠以及各水陸交 ...

是什麼

  明教正式名稱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發源於古代波斯薩珊王朝,為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所創立,受基督教與伊朗祆教馬茲達教義所影響,是一種帶有諾斯底主義色彩的二元論宗教。主要教義為"二宗三際論",崇尚光明。摩尼教約於六至七世紀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復由新疆傳入漠北之回紇,而盛行於該地。唐代宗大曆三 ...

皮影的起源歷史

  皮影的起源: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發祥於中國陝西,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於清代的河北。   歷史:中國皮影藝術從十三世紀元代起,隨著軍事遠征和海陸交往,相繼傳入了波斯、暹羅、緬甸、馬來群島、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亞歐各國。   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北京曾 ...

是什麼意思

  摩尼教,又稱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是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在拜火教的理論基礎上,吸收了基督教、佛教等教義所創的一個世界性宗教。   摩尼教主張善與惡的二元論,認為宇宙間充滿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鬥爭,並且有嚴密的教團組織和宗教制度。摩尼教在波斯被指為異端,摩尼本人獲極刑而死,其信徒因而轉 ...

中國酒的起源歷史 酒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歷史上,李白喝酒後詩興大發,寫下了不少令人驚歎的詩篇,被人傳為佳話,流傳至今。其中,酒文化的地位一目瞭然。那麼,你知道中國酒的起源與歷史嗎?酒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飲食文化的介紹吧!   你可能感興趣:中國第一名酒:茅臺酒的歷史故事   中國酒的起源與歷史   中國酒起源於所謂“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