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文化傳統知識

文化傳統知識

  文化傳統是現實文化價值體系中有傳統文化特質構成的文化價值成分。在民族的現實文化價值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文化傳統是指貫穿於民族和國家各個歷史階段的各類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文化既因時因地而異,又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文化傳統是民族文化區別於他民族文化的標誌,也是保持文化統一性的根本因素。具有歷史性和現實性,作為歷史遺傳還具有保守性。

關於中華文化傳統知識的名句

  1、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2、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4、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5、苛政猛於虎。

  6、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7、滿招損,謙受益。

  8、為山踞箴,功虧一簣。

  9、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10、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11、知恥近乎勇。

  12、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1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

  14、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15、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

臺灣"響仁和"弘揚中華鼓文化 傳統技藝在此傳承

  “響仁和”鼓文化展示館

  臺灣新北市有一家很有名氣的老字號鼓店——“響仁和”,它不僅有作坊,還有一個鼓文化展示館。日前,筆者一行在赴臺期間有幸走訪了這家老字號鼓店。

  這家鼓店臨街,進店時幾位工人師傅正在忙著做鼓。老闆娘很和善地接待了我們,並回答了我們的相關提問。她說做鼓有許多講究,不同用途的鼓有不同的加工技法。筆者指著店裡的一面鼓問其價格時,老闆娘說是一兩萬臺幣(相當於人民幣四五千元)。當她得知筆者來自北京後,興奮地說,她和丈夫曾經與漢唐樂府表演團體一道應邀到北京故宮演出過。接著,她找來了正在後面忙活的老闆王錫坤,此人一看就是一位忠厚長者。一見面,王錫坤便熱情地帶我們到隔壁的鼓文化展示館參觀,給我們介紹了有關鼓的製作工藝和他的特色收藏。

  這家鼓文化展示館創建於2001年,內部收藏以“響仁和”製作的鼓為主,兼有來自非洲、泰國、韓國,以及我國西藏、廣西等地的各色鼓類。王錫坤收藏了多面銅鼓,銅鼓上的紋飾十分精妙,他說每當看到這些東西,都會慚愧自己不如古人。正是這樣的比較讓王錫坤常懷敬畏之心,在敬畏中精心製作著每一件作品,在敬畏中傳承創新著鼓藝。但他並不認為前人的東西一定要完全照搬,他說老師講的不一定都對,學藝要有體悟。他在傳承父業時,也有許多新的想法與實踐。他給我們介紹了他的一些創意作品,如陶甕形的皮鼓、鐵壁皮鼓等,有一件以手形鼓架襯托的青瓷紋樣的皮鼓,特別引人注目。

  我們在鼓文化館內與王錫坤進行了一次較為深入的訪談。從他的講述中,我們知道了“響仁和”字號的來歷。“響仁和”是王錫坤的父親王阿塗(1907—1973)創立的。阿塗原名王桂枝,因為名字有些女性化,人們習慣以阿塗稱之。阿塗世居新莊,他的父親是一名私塾教師,希望兒子能成為溫文爾雅的讀書人,但阿塗對讀書沒有興趣,倒是對新莊地區的各種民間藝術興趣盎然,經常躲到碼頭去欣賞各種演出。當時新莊是一個繁華的碼頭,有各種民藝活動,在一個巷子內曾經有9個北管布袋戲班,號稱布袋戲巢、戲窟、戲館巷。不愛上學的王阿塗在這裡找到了快樂,逐漸也能演一演布袋戲,但他最擅長的還是吹嗩吶,常常在後臺給布袋戲伴奏。王阿塗在生活中發現新莊各色廟會、民藝都少不了鼓樂,鼓是一個重要的道具,因此他逐漸迷上了鼓的製作。1929年,他在新莊碧江街上開了“響仁和”吹鼓廠,專門製作皮鼓與嗩吶。“響仁和”這一名稱據說來源於佛經中的一句話:“佛響仁和,棄惡揚善。”在王阿塗的努力下,“響仁和”的名氣越來越大,逐漸成為北臺灣的著名字號,臺北地區的許多寺廟都有王阿塗做的鼓。

  王阿塗特別注意傳統技藝的更新,曾創造性地用千斤頂代替人工壓緊鼓腔。王阿塗雖然自己愛好做鼓,但過去手藝人的地位畢竟不高,他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學藝。但在父親阿塗突然去世之後,王錫坤不願意父親創立的鼓廠與鼓藝從此銷聲匿跡,於是放下學業,從頭學藝。在歷經艱辛之後,王錫坤不僅保有了“響仁和”的聲譽,而且有繼續推進的創新。

  每當王錫坤跟我們說起鼓的時候,總是充滿深情。他告訴我們,鼓有個性,雖然鼓皮一般都是用水牛皮,但並不是千鼓一面,在鼓材的選用與加工過程中,他要嚴格根據鼓的用途與自然環境來製作鼓。因為不同的使用環境對鼓的聲音與鼓皮膨脹係數的要求也不同。表演用的鼓,聲音要高亢激越;寺廟用的鼓,聲音要渾厚深沉。另外,空氣的溼度、溫度對鼓皮鼓壁木材特性的要求也不一樣。王錫坤說,鼓加工製作的成敗關鍵在細節,對細節處理得越仔細,越能體現鼓的效用。他不斷地給我們敲擊各種式樣的鼓,讓我們聽聲音,以辨別其中細微的差別。在一次敲鼓之後,他說“這是70”,果真在測音儀表上顯示的是70分貝,可見他對聲音的感覺已經非常精準。

  王錫坤對每一面鼓的製作都非常認真,凡事親力親為。他不願為利潤隨意製作產品,最近一些地方搞大型活動,要他在短期內生產上千只鼓,他沒有接受,因為他認為自己的作品不是一次性消費,一般都會使用較長時間,這樣才會有價值,也不會浪費材料。

  為了提高鼓的美學價值,他開始重視鼓壁的美飾。現在是用有色棉紙增強鼓壁的色彩與質感,但他認為不能持久,用生漆塗飾效果更佳,因為時間越久生漆越有光彩。他為了學習上漆技術,雖已年屆花甲,卻堅持每週六下午從工廠下班後,直接乘高鐵到臺中,再換公共汽車到一個漆藝技術研究所學習,現在他已經掌握漆畫技術。如今他的兒子已在學藝,也還有幾個徒弟,但他還不能放手,關鍵技術還得親自上陣,很辛苦。

  筆者偶然間還看到,鼓店裡有的鼓已經裝上集裝箱,王錫坤說那是運往菲律賓的。據說,“響仁和”的鼓已成為新莊的文化代表,每年這裡都要舉辦鼓藝文化節。王錫坤的時間很寶貴,卻與素不相識的我們談了幾個小時的“鼓事”,從他身上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做職業、責任與使命,他追求的不僅僅是鼓的商業價值,而是對鼓藝傾注著畢生的熱情,這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臨走時,王錫坤送筆者一個《新莊鼓,響仁和》的光碟,光碟的出品人是新莊市長許炳昆,光碟封套上寫著“讓世界聽見新莊的聲音”。


什麼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介紹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   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雜家、縱橫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陰陽家等文化意識形態,具體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 ...

週歲宴上抓周體現了哪些文化傳統

  1、抓周體現了我國深厚的傳統祈福文化。福文化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民俗文化。   2、它的涵蓋面非常廣,伴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的變遷與發展,如今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它所折射出的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觀念及價值觀。 ...

中國文化傳統文化有哪些

  1、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2、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 ...

文化生活知識是什麼

  1、指閱讀、寫作、文娛、體育及其他藝術方面的活動。   2、拼音:wén huà shēng huó   3、詞語辨析:指閱讀、寫作、文娛、體育及其他藝術方面的活動。   4、用法示例:徐銀齋 《胡琴的風波》:“為了廣大社員過好文化生活,我們自己找點副業……以後再想別的辦法吧。” ...

清明節的哪些文化傳統可以繼承

  1、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祭祖外,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拔河、植樹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 ...

清明節的哪些文化傳統可以繼承

  1、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祭祖外,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拔河、植樹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

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文化傳統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文化傳統即傳統文化價值體系,是現實文化價值體系中有傳統文化特質構成的文化價值成分。   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雜家、縱橫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陰陽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