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且時間軸永遠是現在。
2、如果能徹底地實施斷舍離,也就很少會猶豫某種東西到底是垃圾還是可以回收的。
3、先讓自己快活起來,再把不快活的人拉倒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裡來。
4、要成為活在當下,能夠立刻付諸行動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夠真正實踐的人。
5、他們是不想正視某些問題,所以才常常找出一些讓自己忙碌到必須一刻不停地外出的理由。
6、斷舍離會遏制人類這種不知不覺、只靠本能與物品打交道的行為。
1、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且時間軸永遠是現在。
2、如果能徹底地實施斷舍離,也就很少會猶豫某種東西到底是垃圾還是可以回收的。
3、先讓自己快活起來,再把不快活的人拉倒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裡來。
4、要成為活在當下,能夠立刻付諸行動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夠真正實踐的人。
5、他們是不想正視某些問題,所以才常常找出一些讓自己忙碌到必須一刻不停地外出的理由。
6、斷舍離會遏制人類這種不知不覺、只靠本能與物品打交道的行為。
1、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能夠放開執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2、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瞭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3、斷舍離的任務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費掉的這一切。
4、只有對當下的自己合適且必需,也確實在用的東西,才會留在你自己的空間裡。
5、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這一點必須銘刻在心。
6、這些在居住環境裡放了好幾個月,甚至放了好幾年的東西,只不過因為不是生鮮食品所以才沒有爛掉。但是如果從機能上來說,它們早已經腐爛了。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就幾乎等於是暫住在一個垃圾暫放室。 主語到底是“我”還是“物品”?請養成經常如此自問的習慣吧。
7、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放滿7成 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只放5成 給別人看的收納空間只放1成。
8、試著使用高於自我形象的物品……一旦發現這種自我貶低的情況,就要有意識地允許自己使用更高階的東西,這就是運用加分法的過程……因為每天都在用的東西非常容易作用於潛意識……到了日常隨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彆扭的時候,潛意識裡的自我形象也就跟著提高了。 這本書很棒的地方,就是把物品和人的關係做了相當深入的思考。比如上面一段,就很有啟發性。 ……覺得“這東西會壞,說明我還是別用它的好”,進行自我貶低。
9、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現在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就儘管放手。
10、先診斷出物品從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後透過篩選物品的行動,實現自我完善,這就是斷舍離的精髓。
1、在斷舍離的最初階段,如果抑制不住地出現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類的感覺,想一想這些因為不扔東西而造成的損失,你的感覺就會好很多。
2、我們每個人都會對別人的東西有種厭惡之情。因為人類也是動物,只要不是獨處,就會有爭奪地盤的慾望。
3、從加減法日常生活轉為減法生活很重要,並並不是內心更改了行動,只是行動產生了內心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