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來之則安之出自哪部著作
既來之則安之出自哪部著作
1、既來之,則安之出處於《論語·季氏》,最初的原意是既然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原意的既來之,則安之表達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想表達的意思有很大的出入,可以說這些文字都被我們曲解成另一個意思了。
2、現在我們用“既來之,則安之”表達的意思是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就要坦然地面對,我們越是逃避的事情,它就越會出現,還不如順其自然心平氣和的去面對。
既來之則安之出自哪部著作
既來之則安之出自於《論語·季氏》。解釋:既:已經;來之:使之來;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裡安下心來。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抱怨、罵街、歇斯底里沒有用,不如靜下心把這手爛牌打得不要太慘吧。全文是:“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用法:複句式;作狀語;表示既然來了就要安心。反義詞:來無影,去無蹤。
既來之則安之出自哪裡
既來之,則安之出自《論語·季氏》。
《論語·季氏》:“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多指既然來到這裡,就要在這裡安下心來。
論語·季氏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本篇主要談論的問題包括孔子及其學生的政治活動、與人相處和結交時注意的原則、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出自哪部著作
1、此話出處西漢·戴聖《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2、《禮運》,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國典章制度書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根據鄭玄的話,認為“名《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陰 ...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出自哪部著作
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出自漢李陵《答蘇武書》,意思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瞭解,最可貴的在於心靈上的溝通。
《答蘇武書》是一篇創作於西漢時期的散文,始元六年(前81),蘇武得歸,修書勸李陵歸漢,李陵以此書作答。這封信的主旨是為自己的投降行為解脫。信中戰鬥場面寫得極有聲色,顯然是要說明,當時因為雙方兵力懸殊,己方將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出自哪部著作
1、此話出處西漢·戴聖《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2、《禮運》,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國典章制度書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根據鄭玄的話,認為“名《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陰 ...
南橘北枳這則典故出自哪部著作
成語“南橘北枳”出自著作《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原文為《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國,卻被楚王羞辱“齊人固善盜”,晏子機智反擊:“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意思是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比喻同一種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出自哪部著作
1、出自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的《禮記》,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 ...
過猶不及出自哪部著作
過猶不及出自《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過猶不及是一個漢語成語,過:過分。猶:像,如同,猶如。不及:達不到。意思是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出自《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 ...
既來之則安之的翻譯
1、“既來之,則安之”的意思:已經將他們招撫來了,就要將他們安頓下來。“既來之,則安之”的“安”指的是:使……安定。“既來之,則安之”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全文主要記述了孔子就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發表的議論。
2、原文:
《論語·季氏》的節選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