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昌江黎族製陶工藝

昌江黎族製陶工藝

  昌化縣江橫貫海南島中西部,在這片土地上,孕育了古老的海南黎族文明。在昌化江畔,一些黎族村莊的婦女至今仍保留著世代傳承被考古界稱為製陶史上的“活化石”的古老製陶工藝,真實地折射出黎族人民的智慧與聰敏。

  黎族女性專屬的製陶手藝

  在久遠的傳承中,黎族製陶術保留了許多獨特的民俗,按黎族風俗,製陶是婦女的工種,只傳女不傳男,為的是使婦女在生活貧困或家遇不測時能靠這門手藝維持生計。因而有“女製陶男莫近”的習俗,製陶時嚴防外人或男人偷看。從挖土到製陶坯、燒陶,通通由婦女操作,男子一般只能做一些譬如砍樹皮和從火中挑陶器的雜活。

  據有關專家考證,由於最初的火種由婦女儲存,火塘和炊事也是老年婦女的管理物件,有不少民族把灶神視為婦女形象,這說明婦女與製陶知識的獲得有密切的關係。我國有不少保留原始製陶的民族都是由婦女製陶的,如臺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西雙版納的傣族,這說明婦女有可能是陶器的發明者和早期製陶技術的掌握者。

  複雜的工藝過程

  黎族手工藝製陶工藝流程非常複雜:第一步,選取粘性泥土,放在陽光下曬乾;第二步,將曬乾後的泥土舂碎,用米篩篩5至7次成泥粉;第三步,用水調勻細泥粉拌成泥團,水與泥粉的比例約為1:2。水多或少都不行,需恰到好處,這一步是製作陶器的關鍵;第四步,製陶皿。先搗泥直至完全均勻後,將泥團鋪成薄餅狀做器底,並移到一個倒扣的粗孔竹篩上,然後用螺殼和小木拍等工具,將陶坯做成各種生活用具,如碗、缽、鍋、罐、盆、蒸酒器、水缸等。製作好的陶坯置曬6至8天完全晾曬乾後,才擇日燒陶。

傣族文化:古老的傣族製陶工藝

  傣族製陶工藝是傣族文化的活化石,在當代,瓷器都是機器加工出來的,而在寂靜的傣族大山,人民還在用最原始古樸的方法來製作瓷器,經歷歷史的不斷轉換,這種傳統工藝依舊完整地保留在傣族寨子中,那麼,大家就隨小編一起看看傣族文化:古老的傣族製陶工藝吧。

  傣族自古喜愛用陶。據明錢古訓《百夷傳》載:傣族器皿“所用多陶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許多傣族村寨至今仍保留著古老的製陶工藝。傣族土陶均由婦女製作,工藝特點為慢輪手工製作。國內外考古、民族學家認為,傣族製陶完整儲存了遠古時期的製陶技術,是我國原始陶藝的代表。傣族土陶廣泛使用於日常生產、生活和佛事活動中。

  製陶工具一般由大小花紋不同的木陶拍、卵石、竹片、木板、木錘、小簸箕等組成,原料是各地盛產的粘土。一般經過取土、曬土、篩土、加沙和泥、安裝轉盤、製坯、涼曬、燒製等幾道工序。品種主要有鍋、罐、甑、壺等,其中以土鍋最有名。

  用傳統制陶方法做出的土鍋煮出的食物易熟味美,盛水則清涼爽口,煎藥能保持最佳藥性,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傣族土陶均由婦女製作,為了技藝不外傳,現在有的地方還沿習製陶技藝不傳給兒女,只傳給兒媳的習俗。

  製陶,傣語名曰“板磨”,俗稱“土鍋”,主要製作各類生活用具、建築材料和賧佛用品。工藝特點為慢輪手工製作,器物表面均用有刻紋的木拍拍列印紋,與南方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印紋陶器非常相似。在用料上均採用泥土加砂石料,有露天焙燒和封閉半焙燒等多種方法,成胚方式多樣化,有無轉輪制胚、腳趾撥動慢輪、手撥動轉輪等,這些技術過程充分證明了傣族製陶完整儲存了遠古時期的製陶技術。

  您可能還會喜歡:

  黎族文化精品:人形骨簪

  黎族酒文化:茅臺山蘭酒

  黎族的飲食、飲酒禁忌

  黎族傳統、純熟的捕撈技藝

製紙、製陶、織傣錦

  製紙:西雙版納傣族最早用於書寫的紙,即今貝葉文化中所說的貝葉。貝葉是棕櫚科植物貝多羅樹的葉片,傣語稱為“非蘭”。

  另一種傣語稱為“嘎拉沙”的紙張,用構樹之皮作原料加工。加工方法是把樹皮剝來,刮掉表皮層,用白色韌皮纖維打漿(舂爛成茸後煮熬成漿),倒入擺在靜水池面的紗網櫃內,反覆在水面上盪漾,使纖維漿均勻鋪於網上,曬乾以後撕下,即成既厚實,又有較強韌性,可供雙面書寫和製作油紙傘的“嘎拉沙”

  製陶:西雙版納傣族有悠久的製陶歷史,許多村寨的民間藝人和家庭婦女,都能以陶泥、細沙配製原料制鍋、盆器皿和泥陶瓦錦。民間傳統的製陶方法,分為泥條盤築成型法和轉輪盤塑法兩種。製陶原料以黑色或灰白色陶泥與細沙配製,泥與沙的比例有2:1和9:1等幾種。泥條盤築成型法,只用一塊薄板作依託,把兌制舂拌好的陶泥搓成一批直徑約2.5釐米粗細的泥條,在薄板上盤築器皿底部,拍實塑滑,再在邊緣用泥條層層圍盤成初坯。然後,一手握一塊光滑的卵石襯墊在器皿內層,另一手用一塊木拍在坯外拍打,使泥條緊密粘連。坯子塑好以後,還用帶有花紋的木片輕拍一遍,使坯表出現各種花紋。器皿口部,多用手指夾著一塊溼布輕輕轉抹,使口面變得平整光滑。

  轉輪盤塑法,是在地上栽一棵圓形木樁為軸,上套一個帶有竹管的木輪,使輪盤轉動自如。塑坯時,可用舂制好的陶泥整塊擺在輪盤上,一邊捏一邊轉動;也可在輪盤上採用泥條盤築法塑造初坯,拍打成型。轉輪速度用腳指撥動、控制。器皿成型後,要晾上幾個小時,再採用卵石襯裡,木拍拍外的方法反覆拍打,使陶泥緊密粘連。過厚的地方,用快刃竹片輕輕削去,再抹滑拍實,塑成完美的陶坯。

  陶器的燒製,有覆草燒製法和泥殼蓋草燒製法(又稱燜燒法)兩種。

  傣家人燒製的陶器,除陶盆、陶罐等器皿外,還有供人供奉的神龍、神象、神獅等吉祥物以及孔雀、鳳凰、蓮苞和火焰狀的“咪擋”,供佛寺裝於屋脊上作為飾品。

  織錦:西雙版納傣族,早在唐宋時期便掌握了用木棉果內之絮紡線、織布的技術。明洪武萬曆年間,已能用手工織出“絲幔帳”、“絨錦”作為貢品敬貢。

  傣族織錦用線為木質紡車自紡棉線,用紅、藍靛葉及其他染料浸染成各種色彩,供織色彩各不相同的傣錦。織錦時,先設計出精裝圖樣,再用無數綿線製作“紋版”,最後才在簡陋的木架式織機上按“紋版”式樣安排色澤不同的經線、緯線織出色彩斑斕的傣錦來。

  傣錦上的動物,主要是人們心目中吉祥動物龍、鳳、麒麟、大象、孔雀。有些傣錦上還有人形、奇花異樹和規則的幾何圖形。民間常見的傣錦,主要有自用的床單、被面、門簾橫頭、挎包、裙錦,還有用於拜佛的長幡等。


夢見工人什麼意思 夢見工人預示什麼

  我們現在用的碗和一些盤子都是用陶製作而成的,這些碗經過製陶工人的製作,從一坨泥巴變成了精美的餐具。他們將黏土捏成不同的形狀,然後經過加熱,最後上釉,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藝術品,每一件餐具都是他們辛勤設計的。那麼做夢夢見製陶工人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製陶工人預示什麼?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夢見製陶工人 ...

唐三彩屬於什麼技術

  唐三彩(TangTri-ColorGlazedCeramics),中國古代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

甘蔗工藝流程圖

  甘蔗制析是以甘蔗為原料,經壓榨,提汁、清淨、蒸發、結晶、分蜜和乾燥等工序製成白砂糖、粗糖等產品。甘淋經過壓榨得到的混合蔗汁,經過石灰法進行中和、沉澱澄清處理出去非斯物質,再送至蒸發結晶系統進行結晶,最後經離心、乾燥、冷卻後得到產品白砂糖。 ...

古老的技藝:濟南龍山黑陶

  作為遠古社會的一種主要的生活用品,陶器的發展是一個時代歷史的見證。到了後期陶器逐漸發展成了工藝品,更是凝聚了藝術家對於美的追求。這其中黑陶是陶器中製作水平最高的一種,它主要出土于山東濟南,成為濟南文化的代表。   黑色陶器出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屈家嶺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遺址中。黑陶的燒成溫 ...

坭興工藝特點

  1、坭興陶在燒製過程中可產生窯變體:   幾百年來,生產的產品極少部分偶然能夠產生窯變,有窯寶之稱,色彩千變萬化,有如青銅、牛角、玉石、紫檀紅木般的質感。   2、特有的陶土中各物相起著複雜的氧化還原反應:   陶土中的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等成份,在1100度左右可產生液相,形成低共熔物。在燒成溫度為1 ...

和瓷在製作工藝上有什麼差別呢

  製作工藝的差別有如下6個方面;   1、作胎原料不同:陶器一般用粘土,少數也用瓷土,而瓷器是用瓷石或瓷土作胎,因原料不同,其成分有所差異;   2、胎色:陶器制胎原料中含鐵量較高,一般呈紅色、褐色或灰色,且不透明。瓷器胎色為白色,具透明或半透明性;   3、釉的種類:陶器一般表面不施或施低溫釉,其助熔劑為 ...

如何評價欽州坭興工藝水準

  欽州坭興陶,簡稱坭興陶,又名坭興桂陶,以廣西欽州市欽江東西兩岸特有紫紅陶土為原料,將東泥封閉存放,西泥取回後經過四至六個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達到風化狀態,再經過碎土,按4比6的比例混合,製成陶器坯料。東泥軟為肉,西泥硬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撐並經過坭興陶燒製技藝燒製後形成坭興陶。   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