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明朝的番王制度

明朝的番王制度

  1、永樂以前,在政治上,建藩初期,王府不僅有相傅,而且武臣由勳臣擔任,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王府官可兼行省參政,為地方行政首長,也可兼都指揮使,掌地方兵權。

  2、經濟上,藩王不僅終身有俸祿,而且待遇很優厚。歲祿單是米一項,即達5萬石,是正一品大臣的50倍。此外,還有冊封、宮室、婚姻、喪葬等費用,並給予廚役、齋郎、鋪陳等雜役人員。

  3、永樂帝即位後,鑑於前朝之失,對控制藩王極為重視,或以謀反等罪名,分別削去他們的封爵、屬官、護衛,取消統領駐軍的權力,

  4、

宋朝到明朝清朝土地制度演變

  1、宋元時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宋朝初期,宋太祖一改過去抑制土地兼併的政策,推行比較自由的土地買賣和民間借貸政策,導致地主豪強不斷兼併土地。

  2、明清時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明朝建立後,開國皇帝朱元璋把土地管理和基層管理創新結合起來,推行了黃冊、魚鱗冊和裡甲制度。黃冊即戶口冊,魚鱗冊即土地冊,如果不考慮其間具體技術方法的變化,這兩種冊籍一直沿用至清代和民國。

  3、清朝初期,名義上延續了明朝的一條鞭法,事實上實行的是一條鞭法和丁銀。丁銀即按人丁徵收稅銀,而不論其貧富如何,存在明顯

明朝郕王封地在哪

  明朝郕王沒有封地。

  郕王:是明代宗朱祁鈺登基之前的封號,是一個王爵稱呼。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後,郕王被于謙等大臣擁立為帝,年號景泰,尊英宗為太上皇,英宗子朱見深為太子。1457年1月,病危,16日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等人謀復立英宗,發動奪門之變,率領武士攻入紫禁城奉天殿。奪門之變後,英宗復辟,代宗被降為郕王,軟禁在西苑,不久後去世,享年28歲。


明朝列表

  1、秦愍王、晉恭王、燕王、周定王、楚昭王、齊恭王、潭王、趙王、魯荒王、蜀獻王、湘獻王、代簡王、肅莊王、遼簡王、慶靖王、寧獻王、岷莊王、谷王、韓憲王、沈簡王、安惠王、唐定王、郢靖王、伊厲王。   2、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傳十六帝 ...

明朝的科舉制度

  明代科舉考試,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為每三年各府、州、縣考選其俊秀諸生,認為有應鄉試資格的,送之於省,稱為“郡試”,又稱“小考”;第二步在各省會舉行,叫做“鄉試”,中式者為“舉人”;第三步在京師舉行,由禮部主持,稱為“會試”;第四步會試中試者,天子親自在朝廷策試,稱“廷試”,亦稱“殿試”。殿試取中者叫做“進 ...

明朝是誰詳細說一下他的生平

  乃王朱見濟是明代宗朱祁鈺的兒子。朱祁鈺和朱祁鎮是兄弟,本來朱祁鎮是皇帝,號明英宗,但是由於“土木堡之變”被俘到帝國,當了十幾年的人質,他的兄弟朱祁鈺就即位當了皇帝。但是明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害怕朱祁鎮歸來奪走他的王位,就廢掉了朱見深(也就是朱祁鎮的兒子)的太子之位,而把自己的兒子乃王朱見濟封為太子 ...

明朝的政治制度是什麼

  明朝的政治制度為君主制,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央的最高權力在皇帝,後來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後來設定內閣,內閣的作用只是顧問,六部的權力也比較弱。但是這只是明太祖創立這套體制的初衷,並只在洪武和永樂兩個朝代執行過。整個明朝,後來的滿清政治制度非常接近此種制度。   到了仁宣之後,因為當時明朝文官 ...

明朝列表 關於明代的簡介

  1、秦愍王、晉恭王、燕王、周定王、楚昭王、齊恭王、潭王、趙王、魯荒王、蜀獻王、湘獻王、代簡王、肅莊王、遼簡王、慶靖王、寧獻王、岷莊王、谷王、韓憲王、沈簡王、安惠王、唐定王、郢靖王、伊厲王。   2、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傳十六帝 ...

明朝的土地制度

  1581年,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了緩和階級矛盾,改革賦稅制度,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賦役合併,將田賦,徭役,雜役分攤在田畝上,即役歸於地,量地計丁,計畝徵收,折銀徵收。說明了封建國家重視土地的程度已經大大超過了重視人口。而折銀徵收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利於農業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 ...

明朝的殉葬制度

  宮人殉葬,到明、清兩代又開始實行,明成祖朱棣崩逝,當時殉葬者共三十餘人,據《李朝實錄》載:“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於庭,餉撤,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圈於其上,以頭納入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經而死。”明宣宗死時,仍有十個妃嬪殉葬。   明朝周王朱有燉死,明英宗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