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分有什麼習俗+春分傳統民俗有哪些

春分有什麼習俗 春分傳統民俗有哪些

  春分有什麼習俗 春分傳統民俗有哪些

  春分的習俗有春祭、立春蛋、送春牛、吃春菜和放風箏。

  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春分掃墓開始時,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等等。然後開始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立春蛋

  春分立蛋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以慶祝春天的來臨。在春分的那一天,人們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送春牛

  古代春分時,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

  吃春菜

  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篙。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在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放風箏

  到了春分時節,賣風箏的人特別多,因為春分期間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風箏的種類很多,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會參與放風箏的活動。

  春分節氣吃什麼水果

  1、西紅柿

  西紅柿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又叫番茄。酸酸甜甜的味道,不但可以作為餐點使用,也可以作為水果食用。番茄中的茄紅素可以降低熱量攝取,減少脂肪積累,並補充多種維生素,保持身體均衡營養,所以瘦身男女們將熱情轉移到了番茄身上。

  2、獼猴桃

  奇異果又稱作是獼猴桃,當人體缺乏維生素C的時候,牙齦就會變得脆弱,常常出血、腫脹,甚至會引起牙齒鬆動。獼猴桃的維生素C含量是水果中最豐富的,因此是最有益於牙齦健康的水果。

  3、菠蘿

  當然說到減肥,不能忘記要菠蘿。菠蘿減肥的秘密在於它豐富的果汁,能有效地分解脂肪。菠蘿還可以幫助人解決消化吸收的顧慮。所以當我們吃鮮菠蘿時,最好先用鹽水泡上一段時間,就可以抑制菠蘿酶對我們口腔黏膜和嘴唇的刺激,同時也會感到菠蘿更加香甜了。

  4、葡萄

  有吸菸習慣的男士們和女士們可要注意了,要應酬和聚會時,別忘記了要保護自己的肺,水果中葡萄還具有祛痰作用,並能緩解因吸菸引起的呼吸道發炎、癢痛等不適症狀。但切記葡萄含有酸性,不宜吃太多。也不要空腹食用,會造成噁心及腸胃不適。

  5、橙子

  與梨相比,橙子蛋白質是梨的9倍,鈣的含量是梨的5倍,磷的含量是梨的5.5倍,維生素B1的含量是梨的8倍,所以不少女士們都選擇橙子,不僅是有美白效果,橙子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一直都是很多人愛吃的水果。但對於女性來說,多吃橙子還有一個令她們意想不到的好處,就是減少膽結石的發病率。

臘月二十三習俗盤點 小年傳統民俗有哪些

  臘月二十三習俗盤點 小年傳統民俗有哪些

  祭灶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於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由於各地風俗不同,民間還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動。

  掃塵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剪窗花

  剪好窗花後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給家裡增添了許多過年的喜氣。窗花圖案有各種動、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寫春聯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沐浴理髮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趕亂婚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祭灶的

  在中原地帶,臘月二十三是很隆重的節日,據說這一天灶王會上天去回報人們在這一年中的行為善惡,玉皇大帝便根據灶王的回報,決定獎善罰惡的度數,如此規範人們的行為雖為可笑,但不缺乏心理的暗示作用,是中國民俗中重要的傳統文化。

  目前,對於祭灶,在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眼裡仍然是一項重要而神聖的儀式。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祭祀了“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爺,它就會在新的一年裡,保佑家庭吉祥如意,這是一種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什麼是小年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彙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中國國內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

春節的傳統民俗有哪些

  1、臘月初八—臘八粥: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

  2、臘月二十三—糖瓜粘: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

  3、臘月二十四—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此外,打掃衛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鏡。掃塵後及時更衣。

  4、臘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舊俗認為灶神上天(臘月二十三)後,天帝玉皇於臘月二十五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5、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臘月二十六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六的俗稱;漢族春節習俗之一。這一天要割年肉,開始置辦年貨。

  6、臘月二十七—殺年雞:臘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的俗稱。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

  7、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的漢族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漢族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8、臘月二十九—蒸饅頭:除夕前一日的臘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漢族民俗文化。這一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9、臘月三十—熬一宿:臘月三十又稱除夕,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這一天主要的傳統民俗活動有祭祖,貼門神,放爆竹,給壓歲錢,吃年夜飯,送財神等。

  10、正月初一: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里,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民俗專家告訴記者,其實拜年時跟除夕守歲直接相關的。

  11、正月初二: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孃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婦走孃家的規矩多。比如說帶的禮物都要是成雙成對的。孃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12、正月初三:傳統習俗中,正月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老鼠大有誰不讓我過好這一天,我讓誰難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驚擾了老鼠嫁女兒,老鼠就要禍害這一家。

  13、正月初四: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14、正月初五:初五又被稱為破五,這一天對於商家來說是個大日子,祈求一年財源廣進,迎財神正是這天。 商店這天要開張,放鞭炮。

  15、正月初六:初五剛把財神迎進門,初六就要送走窮神。送窮神這一天,要在家裡面進行大掃除,掃出來的垃圾,還有沒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還要喝一種素菜湯,這種湯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種蔬菜做成的。

  16、正月初七: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17、正月初八: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

  18、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19、正月初十: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

  20、正月十一: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孃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21、正月十二:從新年到正月十一,人們吃的食物中大多豐富且多油。因此,從這天開始,人們開始飲食清淡,清腸潤燥。更重要的是,由於三天後將是元宵節,從這天開始就要準備。家裡將會買燈籠,搭燈棚。

  22、正月十三: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三。元宵節的準備還在繼續。在中國南方,這天要欣賞燈籠。絡繹不絕的中國人會在這天去城隍廟賞花燈。而這僅僅是元宵節的序幕。

  23、正月十四:今天是農曆正月十四。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十四這天所有的事都是為了第二天的元宵節。這天,燈會正是開放供市民購買燈籠。

  24、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廣西的傳統民俗哪些

  1、歌舞遊藝。廣西境內各少數民族都以愛唱且擅唱山歌聞名。山歌曲調高吭咪亮,奔放自由,內容樸素健康、敘事抒情,問答應對,題材廣泛,比興押韻,排比重疊,表現手法靈活多樣,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2、歲時節俗。幾乎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節日。民族節日大多集中眾多的民俗事象,場面大,參加者眾,民族風情濃厚 ...

春節的傳統民俗哪些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春節的傳統民俗有哪些。工具/原料春節方法/步驟1貼春聯貼年畫。   2燃放爆竹,辭舊迎新。   3到親朋好友家拜年。   4吃年夜飯,守歲,熬年。 ...

盤點廣西傳統民俗哪些

  地理位置和氣候差異造就了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文化差異,相距較遠的地區在地方文化上往往表現出天差地別的不同。那麼你知道,作為壯族自治區的廣西有哪些傳統民俗呢?你是不是對於廣西文化一無所知?那麼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科普廣西的傳統民俗吧。   歌舞遊藝   廣西境內各少數民族都以愛唱且擅唱山歌聞名。山歌曲調高吭 ...

春分飲食習俗 春分的節氣象徵

  春分作為春季第四個節氣,它是萬物生長最佳時期,形成的具有春分特色的美食數不勝數,那麼,在春分當天有哪些飲食習俗呢?春分那天剛好是晝夜平分,是養生的最佳時機,歡迎閱讀下面的春分飲食習俗文章,可以來看看有哪些飲食講究。   春分的節氣含義   春分時節,在氣候上有明顯的特徵,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 ...

俗話說春分到蛋兒俏指的是春分什麼習俗 春分到蛋兒俏是什麼意思

  導語:春分將至,該節氣有這樣一句俗語,即“春分到,蛋兒俏”。看到這,大家可能都比較好奇,到底這春分和蛋有啥關係呢?原來,春分這天,民間有一個關於蛋的習俗。那麼,你知道俗話說春分到蛋兒俏指的是春分什麼習俗嗎?具體春分到蛋兒俏是什麼意思?一起來了解。   俗話說春分到蛋兒俏指的是春分什麼習俗   春分到蛋兒俏 ...

二十四節氣寒露的傳統民俗活動 寒露節氣哪些習俗

  二十四節氣寒露的傳統民俗活動 寒露節氣有哪些習俗   寒露節氣的習俗1:吃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 ...

春分習俗哪些 春分的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嗎

  春分的習俗有哪些 春分的這些風俗習慣你知道嗎   立春蛋   春分立蛋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以慶祝春天的來臨。在春分的那一天,人們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