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節節日風俗知多少

春節節日風俗知多少

  1、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是閤家團圓的日子,也是人們抒發對幸福和自由嚮往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過節前,別井離鄉的人們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2、辦年貨: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

  3、祭灶:農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後要把灶臺刷乾淨,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稱之為“祭灶”。

  4、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除夕晚餐。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對中國人是極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們十分注重除夕的“年夜飯”,除閤家團圓、聚天倫之樂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趕回來過新年。

  5、守歲: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6、壓歲錢:壓歲錢,年俗活動之一,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另一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

春節節日風俗知多少

  1、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2、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

  3、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4、春節的習俗有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

春節節日的風俗作文

  春節節日的風俗作文1

  在我國傳統節日裡,最盛大、最熱鬧的要數春節了,這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大日子,意味著忙碌一年,一家人終於可以團聚了,吃著可口的食物,聊著家常。我今天和往常一樣起來的很晚,姥姥說新年這天不能生氣,不能哭,否則一年都會不開心。

  早上我吃了好多好吃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媽媽今天不用值班,而且帶了很多好吃的、一箱子的煙花、新玩具和新衣服,而且今天不用做作業,我好開心。有段時間我沒有玩樂高了,花了一個多小時拼成了一個大米奇。今天的晚飯是爸爸做的,爸爸做飯很好吃,但只有過節的時候,爸爸才有時間親自下廚,今天的菜餚好豐盛,有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陸地跑的等等,十八個菜餚擺了滿滿一桌子,看的我眼花繚亂的,都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可口的飯菜填飽了我的肚子。

  轉眼間到了八點鐘,我們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這是中國人過年的必做事情。看到一半的時候,我把自己全副武裝,興高采烈的和爸爸放煙花,外面好冷啊,寒冷的天氣沒有凍跑我的積極性,放了一個又一個煙花,突然,一陣風颳過,一個煙花被颳倒了,那火樹銀花的煙花向我襲來,我慌著、跳著跑開了,只覺左手背上很痛,痛的我哇哇大哭,爸爸嚇壞了,帶著我和剩餘的煙花回家了,原來是煙花崩到手上了,好在當時帶了厚厚的手套,但手背已經高高的腫起來了,因為這件事我被家人嘲笑了很久,我很鬱悶!

  晚上十二點的時候,我們吃著餃子,春晚也結束了,然後我就睡覺了,這就是我的春節,雖然沒有那麼隆重,那麼精彩,但春節就是意味著團聚,爸爸媽媽可以放下工作陪著我和姥姥、姥爺,我就很開心了!春節果然像王安石的《元日》那首詩一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就是我痛並快樂的新年!

  春節節日的風俗作文2

  當20xx年的春節即將來臨時,我就會不自覺地想起20xx年除夕時的熱鬧場景。

  我們家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在除夕這天晚上,全家一定要進行“守歲”這個傳統習俗。

  除夕這天,我早早做好作業練完琴,守在電視機旁,等待春節聯歡晚會的到來。在漫長的廣告過後,響起了喜慶的音樂,春節聯歡晚會來了!一開始我便懷著激動的心情看起了節目。可是,過了一會兒,習慣了早睡的爺爺奶奶便熬不住就睡覺去了。我呢,卻沒有一絲睡意,反而更加興奮地等待著午夜鐘聲的敲響。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過去了,爸爸媽媽的眼皮兒也開始打架,不一會兒,他們倆竟在沙發上睡著了!不過,這時的我也開始接連不斷地打著一個又一個哈欠。哼,我可不會這麼容易睡著的,我堅定了決心,用手把眼皮使勁兒撐起來。終於,離零點還有十分鐘了,我睜大了眼睛,九分鐘、八分鐘、七分鐘、六分鐘……我滔滔不絕地數著倒計時,像一個和尚在唸著經。

  “噹噹”鐘聲敲響了!我好像一下恢復了精神,在客廳裡跳來跳去。爸爸媽媽醒了,爺爺奶奶從房間裡走出來,我們跑到陽臺上,觀看四周綻開的煙花,美妙極了。這時的大街上可熱鬧了:人們在歡呼、在跳舞,喜慶的呼聲伴著鞭炮聲響徹雲霄。小賣部的阿姨、服裝店的老闆、街上逗留的行人、放煙花的大哥哥姐姐們,此時全都望著天,手作成喇叭狀放在嘴邊,大喊著:“春節快樂!”漸漸地人們的喊聲蓋過了煙花綻放的聲音,好像如此的吶喊也表達不完他們心中的喜悅、激動和興奮。這時,不知是誰弄來了大型煙花在空曠的地面向天空發射,看著散開的壯麗煙花,人們更加欣喜了。吶喊聲、煙花聲、電視裡的歌聲、遠處汽車的喇叭聲融合在一起,別提多熱鬧了。

  這個夜晚,燈火通明。

  春節節日的風俗作文3

  冬天已經來臨了,雖然沒有下雪,但也很美。雨淅瀝瀝的下著,霧籠罩著周圍的——景物,雨點兒打在樹上,為大樹洗了個澡。我們正在回家的路上。

  快到家了,路變得很平坦,因為是在鄉下,只有幾棟房子,房子後面還有一座座小山,前面則是一片綠油油的菜地。路的兩旁種著幾棵梅花樹。到了家門口,我家是水泥房。門前的土地上種著枇杷樹、白樺樹和幾棵不知名的樹。在房子的後面是養雞的地方,七八隻雞“喔,喔,喔”的叫著,像是在歡迎主人回家。

  房子的旁邊還有一個柴房,爺爺奶奶經常在這兒穿來穿去的幹活。快過年了,爸爸媽媽忙著貼春聯,爺爺奶奶在生火,獲勝的旺旺的。雨停了,我和弟弟在玩捉迷藏。

  我為了不讓弟弟找到,就躲到了三樓,結果發現了一些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用品,我感到很奇怪,就上前摸了一下,上面已經堆積了厚厚的一層灰。蒸籠已經有點扁了,還突出了一塊兒木頭;還有幾個巨大的圓盤,是用竹子編的,現在還儲存得很好。忽然,我眼睛轉移到了一個像木馬一樣的東西上面,原來那是坐在上面割穀子的,因為田裡有水,所以可以坐在上面划過去。

  我滿懷好奇地去問爸爸,三樓怎麼會有這麼多古東西呢?爸爸耐心地對我說:“:這都是我以前的家用品。”我非常吃驚。爸爸接著說:“我小的時候這裡的馬路是有許多坑的,車輛難以行駛。這些用品用起來不太方便,後來條件好了,不用這些了,就把它們全放在三樓。”“原來是這樣啊!”我說。

  原來我家發生過改天換地的變化呀!相信各位的家鄉也發生過變化吧,快去問一問你們的爸爸媽媽。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來歷 江西春節風俗

  春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節日,在每一年的春節人們都在心中許多對新的一年的願望,期盼著在新的一年當中,可以順順利利的度過,那麼春節的來歷是什麼呢?春節是中國農曆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中國人們從臘月就開始忙年,可見中國人們對春節的重視,一起來看看2022年春節瞭解更多內容。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來歷   ...

春節有哪些節日風俗

  春節期間均以除舊佈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為主要賀歲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春節是敦親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活動依循祖上規矩,進貢上香,叩拜行禮,莊重肅穆,一絲不苟。   拜神祭祖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 ...

老蘇州過中秋,風俗多少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農曆中秋節又將來到,蘇州城鄉已經顯現出歡度佳節的氣氛。而在舊時,姑蘇過中秋節是很有講究的,不僅十分熱鬧,也有不少民俗活動。不過現在有一些民俗活動已經被人淡忘,現在就介紹一下。   農曆八月十五稱為中秋節,是我國民間六大節令之一。中秋節,又稱團圓節,蘇州人俗稱八月半。在這天,人 ...

春節飲食風俗南北差異——南有年糕 北有餃子

  南方北方春節飲食風俗的差異。雖然中國早就大一統,飲食風俗,還是有地域性的。正如“南米北面”、“南糕北餅”、“南甜北鹹”之類演繹,說南有年糕、北有餃子,不能算錯吧。尤其過大年之際,它們都是象徵意味濃郁的符號化食品,堪稱餐桌上的吉祥的經典。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節日。作為節慶的傳統,年糕與餃子,各佔半壁江山。 ...

安徽的人文風俗之———節日風俗

  農曆   又稱陰曆、夏曆或古歷。相傳中國的歷法始創於夏朝,《尚書·大傳》稱“夏以十三月為正”,即每年定l2個月,至第13個月時轉為新一年的正月,至漢代時統一使用這種曆法,因而稱之為“夏曆”。夏曆極為重視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與農業、作物生產與生長的關係,故其別稱為“農曆”。夏曆主要是對照月亮(太陰)繞地球環行 ...

人日節日風俗

  人日,在每年正月初七,又叫“人勝日”“人慶”等,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漢民族認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人日節的主要習俗有:   戴人勝   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贈花勝   是日 ...

北京節日風俗

  每年農曆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舊時北京民間的三大節日,尤其春節最為隆重熱鬧。在眾多大小節日中,流傳著豐富多樣的習俗風情。如農曆臘月三十日晚(大年三十),全家人歡聚一堂,吃“更歲餃子”,“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辭舊迎新”,“拜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財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