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節習俗中的“雞”元素

春節習俗中的“雞”元素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雞與“吉”諧音,是陽性的象徵,人們認為太陽的升落與雞有關,雄雞一鳴,太陽驅散陰霾。我國古代民俗中,長期以來還有專門把髮式做成雞的形象頂在頭上。傳統文化中,鳳凰也是以雞為原型創造出來的,同樣也是生命和陽性的象徵。在傳統繪畫、刺繡、剪紙等藝術中,雞與鳳凰的形象常與牡丹相伴,如“金雞踩牡丹”、“鳳凰戲牡丹”等紋樣,都表達了自然陰陽和諧的狀態。

  漢族民間有立春日佩戴“迎春公雞”的習俗,流行於山西北部以及山東一些地區。迎春公雞又稱春雞,是立春前年青婦女們用碎布縫製的佩飾物,掛在孩子身上。春雞用紙底花布裹棉花,形同菱角,一角尖端綴花椒仁作雞眼,另一角縫幾根花布條作雞尾,春雞釘在孩子的左衣袖上,有新春吉祥之意。一般在正月十六到廟會上將布雞扔掉。未種牛痘的孩子所佩雞要銜一串黃豆,幾歲串幾粒,稱作“雞吃痘”。

  土家族稱踢毽子為“踢雞”。春節時男女青年一起踢“雞”,一人將“雞”踢起,眾人都去爭接,接到“雞”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青年男女往往用草去追打他們的意中人。這樣,“踢雞”又成了談情說愛的媒介。

  舊稱夏曆正月初一為雞日,流行於湖北、湖南、浙江等地。是日,人們看天氣陰晴佔當年養雞業是否興旺,晴主育,陰主災。此日戒殺雞,忌打罵雞,餵雞也較平時精心,以求其繁衍興旺。

  漢族民間時興在端午節佩雞心袋,亦稱“端午袋”,流行於浙江金華地區。五月初五,人們用紅布製成小袋子,形似雞心,內裝茶葉、米和雄黃粉,掛在小兒胸前,以驅邪祈福。“雞心”和“記性”諧音,民間以端午節小孩掛了雞心袋,讀書記性好,將來有出息。

  古代漢族有“殺雞”的歲時風俗,流行於浙江金華、武義等地。每年七月初七,當地民間必殺雄雞,因為當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若無雄雞報曉,便能永不分開。

  河南一些地區在夏曆十月一日要殺雞嚇鬼。傳說是閻王爺放鬼,至來年清明節收鬼。民間以為鬼怕雞血,雞血避邪,故於十月一日殺雞嚇鬼,以為可使小鬼不敢入陽宅,俗語稱:“十月一日,殺小雞兒。”

  舊時陝西扶風一帶流行帶布雞的歲時風俗。每年正月二十日以後,民間作母親的常用花布縫製小布雞,給孩子戴在胳膊上,以為如此能使孩子一年不生病。

  舊時河北、山東等地婚姻習俗中,以長命雞為象徵吉祥如意的聘物。臨近新娶,男方備紅公雞一隻,女方備肥母雞一隻,母雞表示新娘為“吉人”。出嫁時,女方所備的雞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著,隨花轎出發,並要在公雞未啼鳴之前趕到男家,俗信公雞還在睡覺,母雞未睡,寓以氣勢壓倒公雞,及今後不受男人欺侮之意。男家將公雞交給抱雞人,把這兩隻雞一起拴在桌腿上,並不時打公雞,直到公雞有氣無力。民間以為這是妻子以後制服丈夫的象徵。這兩隻雞不得宰殺,故稱長命雞。

  東南沿海一帶流行“公雞拜”的婚俗,這是用公雞代替新郎與新娘拜堂的一種儀式。在海邊或海島上的漁民,男女兩家擇定婚期後,在成婚當天,如新郎出海捕魚遇上風暴,不能如期趕上吉日良辰,男家便用公雞行拜堂禮。由小姑或伴郎手提公雞,按捺雞頭和新娘交拜。拜堂畢,在公雞頸上懸一條紅布,並將雞關進洞房,以飯食餵養。待新郎出海歸來後,才將公雞放出,故當地民間有“阿姑代拜堂,公雞陪洞房”之諺。

  東鄉族有吃雞娃的婚俗,流行於今甘肅地區。結婚日,新郎和迎親隊伍來到女家,女家必以烤全羊和雞娃盛情款待。“雞娃”即雞,吃雞娃時有一定的規矩,將雞分成十三部分,雞尾最尊貴,只有最年長、最尊貴的客人才有資格享用。

  臺灣地區有一種特別的婚俗,叫引路雞。女家事先選購一隻健壯、即將下蛋的母雞和一隻剛會啼叫的公雞。到姑娘出嫁這一天,父母要扯兩條九尺長的紅繩,一頭綁住母雞的腳,一頭捆住公雞的腳,然後抱進一個大的新飯籃中,由女儐相帶到新郎家。進門後則改稱“公婆雞”或“夫妻雞”,用意是預祝新婚夫婦和睦相處,恩愛到老。還有一種寓意是,雞有五德(文、武、勇、仁、信),象徵今後為人之婦須效法雞德,而那九尺紅繩則隱喻“長久”之意,當新娘入洞房後,媒人或姑嫂趕緊上前鬆綁,將“公婆雞”放到婚床底下,如果“雞公”先出來,人們呼喊:“頭胎生男孩”。如果“雞母”先出來,則呼喊;“先生阿姐再招弟”。

  浙江一帶流行“宰雞”的婚姻風俗。新郎前去女家迎娶,女家在地上鋪-塊白布,讓新郎在上面宰雞,但不準將雞血濺在布上,否則罰酒,滴幾滴血則罰幾杯酒。殺雞時,女家故意相撞新郎,有經驗的新郎則可應付自如。

  雞年大吉

  送走山崩海嘯的猴年,人們更加珍重和平吉祥的日子,雞年承載著更多的期望來到了,2月9日就是農曆乙酉年正月初一。雞之所以得入生肖行列,是因為它是人類最早馴化、畜養的動物之一,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在中國文化中,雞由於音與“吉”相近,被人們賦予了吉祥的意義。雞年到來之際,人們自然企盼雞年大吉。

  一唱天下白

  中國自古是農業大國,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清晨雄雞報曉便是人們一天活動的序曲。古人云:雞者稽也,能稽時也。在日晷和鐘錶發明之前,人們的作息安排相當程度上要依賴雞鳴的提醒。《詩經》中有“風雨悽悽,雞鳴喈喈”“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女曰雞鳴,士曰昧旦”“雞既鳴矣,朝既盈矣”之類的詩句,說明早在2500年前雞就進入了人類生活的環節,並且進入詩歌而被人反覆吟詠了。

  古時傳說東方有“湯谷”,太陽每天從這裡升起。海中有一棵巨大的“扶桑”,高數千丈,粗數千人合抱。樹上有一隻白色的玉雞,是為天雞。太陽將升之時天雞打鳴報曉,天下的凡雞應聲而啼,把太陽昇起的訊息傳遍四面八方。毛澤東借唐李賀詩句雲:“雄雞一唱天下白”,寫出了天雞報曉的豪邁。正因為如此,人們把雞視為太陽的護衛和使者,在實行太陽神崇拜時,也將一份崇敬分予雄雞。

  古人以雞鳴為黑夜與黎明的分界線,城門關口的開啟時間便以雞鳴為準。戰國時孟嘗君在秦國被扣,企圖在天亮之前逃出函谷關,但雞未鳴,關不開。門下一賓客,鼓臂為雞鳴,而群雞和之,乃得出關。不過小說《半夜雞叫》中的老地主周扒皮就不那麼走運了,他學雞叫想讓夥計們早出工以加大剝削度,卻遭到大家一通合力的痛打。

  雞鳴可以報曉,也可以勵志,有志之士常以“聞雞起舞”自勵。《晉書﹒祖逖傳》載:﹙祖逖﹚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給後人留下一段佳話。

  畫戶祈福祥

  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人頭蛇身的女媧用泥創造萬物。第一天她用泥捏出了雞,隨後幾天她又捏出了狗、羊、豬、牛、馬,第七天上才創造人類,第八天製造百穀。雞產生在人類之前,似乎很合進化論的路數。由此每年正月初一被稱為“雞日”,初七被稱為“人日”。於是“元日畫雞於戶”,“七日貼人於帳”成為春節期間的習俗而並存。畫雞於戶有祈福之意,據說可以招來雞鴨滿欄,六畜興旺。正月初一既然是雞的生日,這一天就嚴禁殺雞。畫雞於門戶之上據說還有辟邪的作用。4000年前堯王在位七十年,有鸞雛年年來朝,麒麟遊於澤藪,鴟梟遠避大漠。遠方的“祗支國”進貢了一隻重明鳥,眼睛像雞,鳴聲似鳳,展翅一飛,能搏擊虎豹熊羆,掃蕩妖魔鬼怪。所以人們無不灑掃門戶,盼望重明鳥落在自家門上。但是重明鳥不再來了,人們於是刻木或鑄金作重明鳥形置於門戶之上,威懾鬼魅魍魎。“畫雞於戶”也可以說是重明鳥形象與雞的生日的傳說之合流。

  舊時富貴人家不滿足於“畫雞於戶”,還要“畫以懸堂”。並且喜歡畫大雞於石上,元旦那天張掛出來。“石”與“室”音近,畫石上大雞取“室上大吉”之意。大雞立於石上的紋圖,也就成了民間流行的吉祥圖案。不過“畫雞於戶”也罷,“石上大雞”也罷,所畫之雞必為雄雞。母雞雖對人類貢獻更大,在神學領域內卻屢遭性別歧視。

  拋開迷信的因素,藝術家在繪畫、雕塑中也更樂於表現雄雞的英姿。中國電影最高獎為金雞獎,各個獎項的獎盃也都按雄雞之形設計,並不分最佳主配角的男女、獲獎的演職人員屬什麼性別,可見母雞在美學領域內也是性別歧視的受害者。

  儼然有五德

  雄雞外觀確實威武漂亮,因而《韓詩外傳》稱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儼然一位文武雙全而又講信義的君子。

  雄雞好鬥,常被當作英雄勇武的象徵。孔子的弟子子路剛烈勇猛,常以雞為冠,彰顯其個性。現在人們也常常用“好鬥的小公雞”來形容競技體育中獲勝慾望強烈的年輕選手。

  鬥雞之戲頗具觀賞性,世界各地都有,中國更是源遠流長,周宣王(前823-前782)時就請專人調教鬥雞。據《列子》記載,紀渻子為周宣王養鬥雞。十日而問之,雞可鬥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十日又問之,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之,曰:幾矣,望之如木雞,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也。這個故事為後人留下了成語“呆若木雞”,不過詞義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漢高祖劉邦的老爹好鬥雞走狗之戲,為此劉邦還把老家沛縣的有關從業人員遷到都城,給老爺子解悶兒。漢長安宮中也有鬥雞臺,可見當時鬥雞之盛行。風流天子唐玄宗更是鬥雞的狂熱愛好者,在藩邸時就樂民間清明節的鬥雞戲,即位後在宮中專門建造了雞坊,養優良品種的雞千餘隻,選六軍小兒五百人馴養這些雞。小孩賈昌因馴雞有方,甚得唐玄宗的恩寵。

  婚慶獨擅場

  雞頭上有冠,“冠”與“官”音同,於是雞又被人們發掘出另一種吉祥意義。將雄雞與雞冠花畫在一起,便是一幅“官上加官圖”,以祝升遷、騰達。畫一隻雄雞與五隻雞雛相戲於窠,以“窠”諧“科”,謂之“五子登科”。暗喻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自是吉祥。對於需要應對各種考試的現代人,仍不失為一種良好的祝願。 黃帝時,人們以鳳為雞,雞混同於鳳,地位可謂高矣。秦時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有人見到兩隻雞化為童子,據說得雄者王,得雌者霸。秦穆公(前659-前621)得雌者,遂霸西戎。到唐代,陳倉更名“寶雞”沿用至今,這隻母雞的吉祥意義可謂深遠之極。

  雞因為與人類太近,逐漸失去神話色彩,遠不如遠古時代那麼神氣,但在民間習俗特別是婚俗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舊時民間婚嫁,男方因出遠門或因病不能出席婚禮,新娘子便抱一隻大公雞叩拜天地,一隻雞可以代表新郎,其婚姻的合法性便不容置疑。這大概是舊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最直觀的詮釋。

  許多地方的婚俗中都有雞“閃亮登場”,是因為雞本身就寓有“吉”之意。所以成為婚慶活動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吉祥物,還源於原始的生殖崇拜。現代人已不記得公雞曾是男根的象徵,但把小男孩開襠褲露出的那玩藝叫做“小雞雞”,算是保留了一點原始崇拜的痕跡。

  有關雞的成語、俗語和典故舉不勝舉,大大豐富了漢語言的表現力。三國時期的曹操以“雞肋”為軍中口令,給後人留下一典故,至今人們對價值不高但又不好捨棄的事物,感覺還是用“雞肋”形容最為精當。比曹操稍晚的酒徒劉伶卻給“雞肋”留下另一個典故,他與別人發生衝突,當人家要揍他時,他卻心平氣和地說:“雞肋不足以安尊拳。”大家一笑了之。

  從1993年起,美國郵政總局開始發行印有中文的生肖郵票,第一套雞票就發行了1.5億,140萬美國華人深感鼓舞。不少人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對華裔成就和貢獻的肯定。其實,夏威夷華裔Clarencelee設計的雞票得以透過,何嘗不是美國人也想沾沾中國雞年的吉利呢。雞年之後,Clarencelee繼續借鑑中國剪紙設計生肖郵票,到2004年,已出齊十二生肖。而中國已經在發行第三輪雞票了。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

  臘月二十七,春節的腳步是越走越近,近的我們彷彿都聽見了除夕的鐘聲。家家戶戶,大街上全都熱鬧了起來。在昨天吃過了美味的燉大肉以後,今天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宰雞”。民謠中“臘月二十七,殺只雞”,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殺雞哪?這其實還是取得諧音,“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這樣一說大家就好理解了吧。其實,臘月二十七殺雞也是有講究的。殺好的雞,不在當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點。因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節日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見到雞,這樣才算圓滿。另外,因為老理講究初一不能動刀,所以,這些東西當然也就要提前準備好了。 年謠稱:“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是說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採購。春節期間的“上店趕集”雖然也有與往日集市貿易、購缺賣餘的內容,但更多的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總之,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因此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說到在臘月二十七這天殺雞,不同的地區還有一些不同的講究:像是天津,講究只能用公雞,因為要取漂亮的外觀和其雄赳赳的氣派。另外,這天宰好燉熟的公雞要在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上吃,需擺放在桌子中間,而且必須是整隻放,不能切塊;在北京,老北京人除了在這天要準備雞肉外,還要準備其他的各種肉類,蔬菜等等吃食,為的就是能準備出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和家人一起分享。 臘月二十七這天,除了要宰雞為年夜飯做準備外,人們還要去趕大集,購買各種年貨,有吃的,有玩的,一樣不落。另外,人們在這天還保留了一個傳統,那就是要洗澡。 二十七這天,除了要宰雞為年夜飯做準備外,人們還要去趕大集,購買各種年貨,有吃的,有玩的,一樣不落。另外,人們在這天還保留了一個傳統,那就是要洗澡。 傳統民俗中在臘月二十七、二十八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傳說在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洗去一年來的疾病,因此,無論貧富,人人都為了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而沐浴更衣,這樣也就有了“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

各地春節習俗——天津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逛娘娘宮: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人到這裡,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來這裡多是"洗娃娃"的。從娘娘宮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這是節前婦女必須做完的事情。

  糖瓜祭灶: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裡12點祭灶王爺。待香燃盡後,請下灶王像,點火燒了,大年三十再買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碼子"換上,年復一年,都是這樣。

  吊錢兒: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稜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著一年不吉利。

  "破五":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


各地春節習俗——臺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臺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 ...

各地春節習俗——山東

  孔府年節   孔府年節有一些和民間不同的地方,   臘八。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裡。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的,給當差的喝,粥裡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的,用薏米仁、桂元 ...

各地春節習俗——廣東

  潮汕地區的過年習俗   除夕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 ...

各地春節習俗——海南

  在海南人看來,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願望,人為地做出來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為前面均加上一個“做”字,如做清明、做親家(即結婚),而北方人“過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說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舊年”即過春節。而北方所說的過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過在海南鄉下,“新年”是不當 ...

各地春節習俗——上海

  老上海過年習俗   春節在中國延續已有數千年。但長期以來,“春節”之稱是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孫中山下令全國改行陽曆,隨之,新年也應換在陽曆元旦了。然而農曆新年畢竟已成全民皆慶的傳統大節,堅固、深厚的風土習俗和民族文化,是難以改變的。農曆新年之慶,仍是 ...

各地春節習俗——遼寧·吉林·黑龍江

  東北的年俗   春節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日,有很多古老相傳的風俗,以東北來說,講究就不少。   舊時,一切辭舊迎新、祈福迎祥的慶典幾 乎都集中在除夕夜舉行。全家都要換上新裝。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燭、廣陳供品,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辭歲。隨後,舉行家宴,長輩們坐了上首,晚輩們團團而坐, ...

各地春節習俗——福建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