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間在早上,則是早立秋,早立秋之後天氣就會十分涼爽,如果立秋時間是在下午或晚上,那麼天氣還要再熱上一陣。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立秋時間在早上,則是早立秋,早立秋之後天氣就會十分涼爽,如果立秋時間是在下午或晚上,那麼天氣還要再熱上一陣。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2021立秋熱還是處暑熱
立秋。在立秋的時候,還處於三伏天期間,天氣還是會比較炎熱,而在處暑的時候,三伏天已經結束了,氣溫會漸漸下降,沒有之前炎熱。
立秋和處暑都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就是說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到此為止了。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立秋以後,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髮育時期。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
處暑以後,影響我國氣候的冷高壓會形成的下沉的、乾燥的冷空氣,宣告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雨季的結束,開始了一年之中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立秋和處暑氣候有什麼區別?
立秋氣候特點:
天氣短期內還是呈現炎熱的狀態。
立秋後,天氣還會持續炎熱,但立秋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立秋以後,由於熱帶海洋氣團退居到海上,很多地區上空逐漸受變性的西伯利亞氣團控制,出現全年最宜人的秋高氣爽天氣。
但是,由於基本受單一的氣團控制,早晚風向變化較大,往往是夜間吹西北風,白天吹南風。
所以,立秋後會造或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現象,有時早上穿長袖都覺得寒意非常濃,但到了中午,穿短袖還是感覺熱。這也就是為什麼民間有秋老虎這一說法,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
處暑節氣的氣候特點:
秋高氣爽
處暑過後,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後,特別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
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後豔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氣溫下降
8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南方“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對於走出三伏,並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如果繼續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說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2020年立秋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早立秋和晚立秋怎麼分
2020年立秋新曆時間:2020年8月7日09:06:03,星期五。
2020年立秋農曆時間:二〇二〇年六月十八,庚子年 甲申月 壬午日 巳時
查詢老黃曆可知,2020年立秋是2020年8月7日09:06:03,即農曆六月十八巳時開始進入立秋,因此2020年立秋為早立秋。
早晚立秋說法一:立秋多在陰曆六、七月之交,因此立秋在陰曆六月為早,陰曆七月為晚。
早晚立秋說法二:按照時間點來劃分,0點-12點為早立秋,12點-24點為晚立秋。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並沒有過完,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並不是在立秋節氣。
早立秋和晚立秋怎麼分
原來立秋會以中午12點作為分界線,每年進入立秋的時間都有所不同,如果在中午12點前進入立秋,則為「早立秋」;相反如果中午12點後才進入立秋,則為「晚立秋」。而今年進入立秋的準確時間為8月7日09:06:03,則是今年屬於「早立秋」。「晚立秋」意味住接下來的天氣至少會持續炎熱半個月以上,而且這種熱會是燥熱、悶熱,總值會令人變得心煩氣躁、火氣變大。
立秋早晚有什麼說法
民間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說的是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立秋時間若在下午以後,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看的就是這個具體的時間點是什麼時間,早指的是0點-12點這一時間段,晚指的是12點-24點這一時間段。
考量“涼熱”的時間段應該指的是陰曆七月,這個和我國古代的歷法有關。我國古代還根據天干地支來紀月,節氣就成了月份的起止點。立秋對應申月的開始,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七個月。另外,立秋又多出現在陰曆六七月之交,所以人們就透過立秋早晚比較陰曆七月涼熱的關係。
我國以立秋為秋季的開始,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諺語中的“早”和“晚”指的是陰曆的日期而不是到達黃經角度的準確時間。比如六月初一就是早,七月初一就是晚。“冷”和“熱”也是指不同年份的相同陰曆日期之間的比較。
如果六月初一就立秋了,到七月初一已是陽曆的9月初所以“冷颼颼”;而同樣是七月初一,如果才立秋,正值陽曆的8月初,當然“熱死牛”了。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諺語,不可輕言“沒有科學道理”
立秋有哪些習俗
1.曬秋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2.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
3.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
2021年立秋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2021年8月7號立早秋還是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