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節又稱鬼節。
“普渡”是閩南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它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元節而形成的民俗節日。更確切來“普渡”一般是從農曆七月一號開始至農曆七月三十期間,每個村落都有特定屬於自己的“普渡”日子,並非幾年輪一次,而是每個村子每年固定的時間進行“普渡”宴請。
普度節又稱鬼節。
“普渡”是閩南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它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元節而形成的民俗節日。更確切來“普渡”一般是從農曆七月一號開始至農曆七月三十期間,每個村落都有特定屬於自己的“普渡”日子,並非幾年輪一次,而是每個村子每年固定的時間進行“普渡”宴請。
七夕節又稱什麼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牛郎織女星象對應地理分野收錄於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還叫什麼名字
1、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2、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3、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穿針節。
4、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雙七,也稱重七。
5、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6、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7、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巧夕。
8、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七夕節的來歷
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歷史上認為”七夕“源於古代人們對”自然“和”時間“的崇拜。
在三四千年以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有關牛郎和織女的記載很早就有了。古代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牛郎和織女,認為東西南北方向都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星最亮,可在夜晚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
北斗七星
”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還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寒食節又稱什麼節 寒食節的別稱是什麼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
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
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
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介之推
介之推是當年晉國的賢臣,侍奉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之推不畏艱難困苦跟隨重耳流亡;曾經割自己腿肉熬湯,獻給重耳。重耳做了國君後,開始時還銘記介之推,但是時間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難受,和其年邁的母親回到家鄉,隱居在山中。
有一天,晉文公發現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獎賞這個"割股奉君"的賢臣,非常內疚,親自跑到他隱居的山中尋找。但是隻見山巒重疊,蔥蒼樹木,就是不見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放火燒山,他一定會揹著母親出來。於是,命令放火燒山,結果火一下蔓延數十里,連燒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沒有出來。火熄之後,大家進山察看,才發現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燒死在深山之中。
這事傳出來,人人尊敬和懷念介之推。以後便在他被燒死的這天紀念他,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為介之推是被火燒死的,大家在這天都不忍心舉火,寧願吞吃冷食,所以,這天叫"寒食節"。
寒食節習俗大全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在清明節。
禁菸冷食: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拜掃祭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寒食飲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
寒食插柳
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