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必行,行必果:說話一定要講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與人交往,要守信用。
3、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說大話不羞愧的人,根本就沒有一定要去做的念頭。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這部書大約最後編定於戰國初期。因其成於眾手,具體作者已難考定,但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1、言必行,行必果:說話一定要講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與人交往,要守信用。
3、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說大話不羞愧的人,根本就沒有一定要去做的念頭。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這部書大約最後編定於戰國初期。因其成於眾手,具體作者已難考定,但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釋義
1、學習到的東西,常常去練習、實踐,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學習過的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憑此做學習的榜樣。
3、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因為迷惑而更加危險。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子曰:“由,誨汝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1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1.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2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2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