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最後一個月亮節+下元節為什麼被遺忘了

中國為什麼現在不過下元節 下元節為什麼會被遺忘了

  導語:與我們比較熟悉的上元節(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七月十五民間所謂的“鬼節”)相比,而下元節被人們遺忘的比較久了,那麼中國為什麼現在不過下元節?下元節為什麼會被遺忘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為什麼現在不過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

  下元節是地地道道的道教節日。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下元節,就是水官誕辰,為民解厄之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

  被遺忘的傳統節日

  道教《太上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於是,在水官誕辰那一天,對其祭祀,便可以消災解厄。?

  《中華風俗志》中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

  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宋吳自牧《夢粱錄》:

  “(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

  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

  又河北《宣化縣新志》:

  “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

  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與我們比較熟悉的上元節(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七月十五民間所謂的“鬼節”)相比,而下元節被人們遺忘的比較久了,相關的民間風俗基本已經消失。

  這種被遺忘,不是沒有原因的。

  下元節為什麼被遺忘了?1、道教文化的衰落

  元宵節的興盛,有著傳統文化美好精神的支撐,背後除卻道教文化、更有儒家文化的支撐。

  中元節雖然沒有元宵那麼熱鬧,但是在佛教、道教、儒家幾種文化的聯合加持下,這個以“孝”為精神基礎的“鬼節”並沒有被人遺忘。

  與之相反,只有道教文化支撐的下元節,慢慢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對下元節的特別重視,始於崇奉道教的北宋。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十二:

  “太宗太平興國六年庚辰,詔自今下元節宜如上元,

  並賜休假三日,著於令。”

  《宋史》卷一一三:

  “太平興國二年七月中元節,

  御東角樓觀燈,賜從官宴飲。

  五年十月下元節,

  依中元例,張燈三夜。”

  魯迅先生說“中國的根底全在道教。”

  作為一個曾經統攝中國漢族大部分民間信仰及風俗的宗教,事實上,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便沒有很好的發展。

  道教文化的衰退有著非常複雜的原因,除卻科學與理性思想的衝擊,佛教、儒家、乃至基督教等其他文化形態對其也產生了巨大的消解作用。

  而道教團體自身理論更迭也產生了諸多問題,無法適應社會需求,那麼自然而然,就成為一種“弱勢文化”。

  2、水官解厄的精神基礎

  而“下元節”難以獲得復興的另一大原因便是這個節日的精神基礎。和中秋、清明、重陽這些富有人類情感需求的節日相比,又或者與元宵、中元這些暗含道德與人倫需求的節日相比,下元節的基礎需求——消災解厄似乎薄弱了一些。

  消災解厄的基礎之一是道教三官信仰。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

  消災解厄的另一基礎是萬物相關聯的“命運觀”。透過道教科儀(儀式),將原本屬於命運中將要或已經發生的“災難”“厄運”,透過“神通”化解。背後也蘊含了人所受的“災難”“厄運”都是有先天的原因,含有因果關係,並由水官大帝負責“審判”。

  3、文化內涵的變遷

  “由於深秋氣候特點,引起了人們心理變化,需要與祖先溝通情感以求慰藉。同時,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為了感恩祖先,人們選在在下元節祭祀先輩。所以,下元節慢慢變為一個表達民俗情感的節日。”

  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這樣解釋。

  有不少下元節復興的支持者會說:

  “下元節有一個很寶貴的東西,基於這樣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對生命歷程中持久的困境與苦厄的消除、化解。這種生命的體驗,並不能只用‘愚昧無知宗教盲從’來概括甚至打壓。”

  當然,我們可以看到,在面對各種災難的時候,人們會用不同的方式“祈福”,無論是點蠟燭,還是折千紙鶴。但是,在筆者看來,祈福與解厄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祈福是美好願望的表達,而解厄,或者說透過“燒錢賄賂水官”的方式幫助擺脫困境,則是一種較為消極的迷信手段。當然,節日可以發展變化其內涵,可是當這個文化內涵形成質變的時候,恐怕就不再是傳統,而是“新造”了。

  換句話說,不祭拜水官,不以解厄為根本目的,而是“祈福”,開展探問病人、慰問困厄者等充滿人性關懷的活動,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其他的日子,完全新造一個節日。當節日的文化精神非常稀薄的時候,一旦傳統中斷,就再無復興的可能。

最後一個月亮節 下元節為什麼被遺忘了

  下元節起源於道教,而它被遺忘的原因恰恰也是源於道教在中國的衰落。同源而起的元宵節的興盛,有著傳統文化美好精神的支撐,背後除卻道教文化、更有儒家文化的支撐。中元節在佛教、道教、儒家幾種文化的聯合加持下,這個以“孝”為精神基礎的“鬼節”也是民眾頗為重視的節日,與之相反,下元節,只有道教文化支撐,隨著道教文化在中國發展的衰退,慢慢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才是下元節被遺忘的終極原因。

  下元節是什麼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是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日,乃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與正月十五元宵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同為道教體系的節日。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誕辰,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

  下元節的歷史簡介其實在歷史上,下元節也曾有過輝煌之期,由於宋代普遍崇奉道教,北宋時下元節還是一個相當熱鬧的節日,而且這一天還有公休假。宋朝史官李燾在其撰寫的《續資治通鑑長篇》中提到下元節:“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庚辰,詔自今下元節宜如上元,並賜休假三日,著於令"。《宋史》也有載:“太平興國二年(977)七月中元節,御東角樓觀燈,賜從官宴飲。五年十月下元節,依中元例,張燈三夜",由此可見,下元節的夜晚,也會掛燈慶祝。

  此外,在飲食上,下元節也是有自己的獨特飲食民俗的。在北方下元節會吃豆沙包,而南方則會吃“麻腐包子”、“米果”等食物。因下元節正好處於秋收時節,在福建省莆田地區的民眾還會製作特殊的油炸小點心,如將剛收割的稻穀製作成薄餅,再將其包素菜油炸等。

花朝節和上巳節-兩個被遺忘的重要傳統節日

  在我國曆史上,農曆二月和三月有兩個重要的節日,至今已經很少有人提起。這兩個節日,至今還在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流行,並且十分有意義。被忘記的這兩個節日就是花朝節和上巳節。

  歷史上,農曆二月十五日,是我國的花朝節。《朝熙樂事》記載:“二月十五為花朝節,蓋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中旬為月夕也。”

  花朝節是百花的節日,他同中秋節一樣,是古代重要的傳統節日。除漢族外,我國苗、壯、滿、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溫克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該節早在唐代就很繁華,許多古籍都記載:“當時及其後民間以刀尺、百穀、瓜果種籽、迎富貴果子等相問遺,並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動”。初,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元費著《歲華紀麗譜》說花朝節:“二月二日踏青節,韌郡人遊賞散四郊”,汪灝《廣群芳譜·天時譜》引《翰墨記》述說:“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

  花朝節風俗活動較多,如,“賞紅”,家家戶戶剪紅綢條之類的絲條掛於花木上,為花祝壽,叫做賞紅,有祝花木繁盛,人壽年豐的含義;“賞花與踏青”:二月正是春江水暖,桃李爭芳的時節,便於親友聚會、飲酒賦詩、踏青賞花,非常浪漫、也很有情趣;“趕花會”:花會上有花木銷售,還有娛樂演出,人們在購買花卉之時,欣賞各種雜耍演出,其樂無窮。因此花朝節相當於中國的百花節、愛樹節。

  花朝節的當令小吃是“花糕”,武則天朝,每年花朝節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成糕,叫花糕賞賜群臣。由此可見,“花糕”和元宵、粽子、月餅、重陽糕等節日食品一樣,是中國傳統民俗節令小吃。

  花朝節還要舉行祭日活動,祭日與祭月都是古代帝王的祭祀禮制,但是規定春天祭日,秋天祭月。


下元是什麼 下元的來歷是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但是你知道下元節是什麼節嗎?下元節是哪天呢?下元節的來歷與什麼有關?以下是萬年曆小編為你整理的下元節的相關資料,我們一起詳細瞭解下這個神秘的節日吧。   下元節是什麼節 下元節的來歷是什麼      下元節祈福   農曆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 ...

上元節中元下元分別是什麼時候 上元節中元下元由來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分別是什麼時候   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1、上元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上元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

古代上元節是什麼節日 上元節中元下元分別指什麼

  古代上元節是什麼節日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 ...

下元是什麼 下元具體是做什麼?

  在中國有著四大傳統的鬼節,很多人都是寒衣節、中元節等比較的熟悉,很多人對於下元節都是比較的陌生的。但其實下元節其實也是中國鬼節之一,在下元節具體都做些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下元節”正值農村收穫季節,莆仙民間一些人家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餅,包素菜餡心,油炸成“影糕”、“蔥餅”、或香潤 ...

下元到底是不是鬼 下元真是鬼

  導語: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有的地方已經不過這個節日了。還有的地方用跳舞的形式拜祭灶王爺的習俗。那麼下元節到底是不是鬼節?下元節真是鬼節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下元節到底是不是鬼節   下元節不是鬼節。   下元節只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七月半,清明 ...

上元節中元下元分別是什麼意思 三元的日期和關係

  正月十五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分別是什麼意思1、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2、中元節: ...

上元節中元下元分別是哪一天

  1、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2、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