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東鄉族風情+走街串巷的擀氈匠

東鄉族風情 走街串巷的擀氈匠

  時下,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寒風凜冽,漫山仍未消融的積雪使得這裡冬意甚濃。在靠近鄉鎮街道的一個商鋪裡,68歲的馬舍勒坐在火爐旁一邊喝茶,一邊等待上門的顧客。

  馬舍勒是當地有名的擀氈老匠人,他身後的牆上掛著幾張不同規格的毛氈,除了白氈,還有繡著花紋的花氈。

  16歲那年,馬舍勒開始拜師學習擀氈手藝,學習了十年時間,才勉強成為被眾人認可的“氈匠”。馬舍勒說,通常情況下,深諳擀氈,要到自己能收徒的時候,才算真正出師。

  史料記載,擀氈技藝是由蒙古遊牧部落傳入,宋末及元朝時期,蒙、回、漢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區雜居,當時蒙古族人居住氈包,用氈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學習擀氈技藝。元朝至元年間,伴隨東鄉族的形成,擀氈技藝由此薪火相傳。

  當時,擀氈匠是受人尊崇的職業,拜師學藝的人很多,但如今堅守的人已經少之甚少,大多都已轉行。當地老人說,那個時候,東鄉人大多居住在窯洞,睡土炕,毛氈能起到很好的防潮保暖作用,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稀罕物”。

  東鄉毛氈以柔軟舒適、美觀大方、經久耐用馳譽西北。除了最基本的白氈,還有繡上花紋或是經過染色的花氈等,用氈製成的氈帽、氈鞋、氈衣、氈鞍韉廣受歡迎,曾一度成為女孩子出嫁的嫁妝。

  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擀氈需經收集羊毛、清潔乾燥、彈毛散毛、定型、洗氈、晾曬等多道工序,其中,氈匠主要會用到彈弓、竹簾、紅柳條三樣工具。“雖然過程看似簡單明瞭,但實際操作需口傳心授,難度比想象得要大很多。”馬舍勒說。

  當年在學徒出門幹氈活時,馬舍勒由一個手藝高超的把式帶領,每一個程式都須聽把式的指揮才能完成。回憶過去走街串巷做氈活的日子,馬舍勒面露喜色。他說,上世紀50年代,東鄉氈匠在農閒時節會前往甘肅河西及高原地區,走街串巷地攬活,忙活一天會有8元人民幣左右的可觀收入,還會得到僱主的熱情款待。

  “現在不行啦!時代變化太快,除了甘南藏區還有人上門購買外,周邊大多地方基本不需要毛氈。”馬舍勒說,雖然氈匠現在每天仍有90元左右的收入,但利潤與製作過程中付出的辛勞極不相稱,曾經那些氈匠現已不再從事這個行當。

  小編採訪發現,東鄉族的擀氈技藝現在僅限於家族式傳承,當地的年輕人不再學習這門古老技藝,現在,這裡從事擀氈的已不足5戶。儘管馬舍勒對氈匠行業的未來略感擔憂,但他的兒孫們現在已經陸續繼承這項手藝。

  東鄉族是甘肅特有的少數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民俗頗具特色。2006年,東鄉族的擀氈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馬舍勒也被定為此項技藝的國家級傳承人。目前,東鄉縣政府已投資8萬元購買了一套鄰近街面的房子供其傳承這項技藝。

大名鼎鼎的東鄉族擀氈技藝

  中華文化三千年,很多技術流傳海外,古代沒有機器,大多都是人工製造,所以古時,中國的製造業十分精細,做工良好,但缺點是產量稀少。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多數技術由機器代替,導致民間技術逐漸失傳。還留存的東鄉族擀氈技藝是其中之一,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東鄉族文化吧!

  東鄉族群眾擅長養羊,毛氈的使用又極為普遍,因此,擀氈在東鄉族中十分盛行。男人們幾乎人人精於此道。不少東鄉族氈匠還遠赴肅北,甚至青海、新疆等地以擀氈為業。

  東鄉族的毛氈種類很多,按羊毛的種類分,有春毛氈、沙毛氈、綿毛氈等;按規格分,有四六氈(即寬4尺,長6尺)、五七氈、單人氈和穆斯林作禮拜用的拜氈等;按花色分,有白氈、花氈、紅氈、瓦青氈等。

  東鄉毛氈以柔軟、舒適、勻稱、潔淨、美觀大方、經久耐用享譽西北地區。但這並非東鄉的羊毛奇特,而是氈匠的手藝精湛。東鄉族的擀氈工具主要有3件,即所謂的“氈匠3件寶,彈弓、竹簾、沙柳條”。工具雖然簡單,但制氈工序卻很複雜,分為彈毛、擀氈、洗氈等。

  其中彈、洗、揉邊技術性很強,尤其是最後一道工序揉弄氈邊最為講究。因為參差不齊的氈邊不能用剪刀裁齊,只能靠手工揉弄。沒有豐富經驗和高超手藝的人,是做不出筆直帶稜氈邊的。

中華民族: - 東鄉族

  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東鄉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馬、摔跤、打土塊等。“花兒”是東鄉族喜歡的歌舞形式。東鄉人的樂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東鄉族以農業為主,畜牧業、特別是養羊,在生產中也佔重要地位,東鄉“三寶”桃杏、瓜果、大紅棗享譽全國。 習俗東鄉族在進餐時,很講究禮儀,每一餐飯必須在長輩動筷後,全家才能進餐。長輩不能按時歸家就餐,全家必須等候。每日三餐都在炕上,炕上放一炕桌,全家人都圍著炕桌盤膝而坐。媳婦在廚房內吃飯。

  習俗

  東鄉族熱情好客,來了客人,都是長者出門遠迎,客人進屋要先請上炕,隨後要獻上比較講究的蓋碗茶。有時還在茶中加冰糖、桂圓或燒棗,俗叫三香茶。正餐時東鄉族喜用雞待客,東鄉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個部位如脖子、肋條、前後腿、羊尾巴依次上盤,使餐桌上樣樣俱全。

  東鄉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夥”的習慣。即在農閒時,一些人湊在一起,選一隻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飯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鍋,雜碎拌上調料上鍋蒸,吃平夥的人就喝茶、吃油餅,等“發子”熟了,一人一碗,爾後又在肉湯裡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後大家攤錢給主人。也可以用東西和糧食折價頂替。

  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騾肉、驢肉和自死動物及動物血;禁帶汙濁之物進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開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遞煙敬酒。

  食俗

  東鄉族的飲食上喜吃飯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東鄉族每日三餐不離洋芋。洋芋既可當菜,又可當飯。煮、燒、烤、炒均可,特別是冬春二季。東鄉族還喜把青稞面,大麥面做成“鍋塌”或“瓊鍋饃”作為主食。

  東鄉族製作“棧羊”肉,獨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鍋上蒸“發子”,屠宰棧羊吃發子是東鄉族改善生活的一種形式,當地有句諺語說:“先來的發子比後來的肉香”。東鄉族還善於把棧羊肉製成清湯羊肉,美味可口,滋補營養,老少皆宜。

  東鄉族人喜歡喝紫陽茶和細毛尖茶,一般每餐離不開茶,多數用蓋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壺的。蓋碗亦稱“三炮臺”,即由茶蓋、茶碗和底盤座組成。

  節慶

  每逢節慶,都要擺“古隆伊傑”筵,意為“吃麵食”。主要麵食品有油香、麻貼(一種籠屜裡蒸的油花小饅頭)、酥饊(油炸的大麻花)、饊子等。其中大部分都屬油炸麵食。

  東鄉族善於製作油炸食品,所做的油炸食品不僅在節日宴請客人時必備,而且還常做為禮品相互饋贈。在開齋節或平時請阿訇誦經也要製作油炸食品;婦女坐月子,孃家人去看望除要帶一種名為仲布拉的麵食外,也要帶一些油炸食品。


東鄉--簡 介

       東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大夏河以東和黃河以南的山麓地帶。其中半數以上聚居在東鄉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蘭州、定西和寧夏、新疆等地。   東鄉族因居住在甘肅省臨夏地區的東鄉而得名。舊稱“東鄉回回”、“東鄉土人”、“東鄉蒙古人”、“蒙古回回”等。他們自稱“撒爾塔”,意思是“中亞信伊斯蘭教 ...

東鄉喪葬習俗

  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東鄉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 ...

東鄉

  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東鄉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 ...

東鄉服飾

  東鄉族年輕男女   東鄉族是古老的遊牧民族,羊毛製品是東鄉人服飾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東鄉族信奉伊斯蘭教,在生活習俗上與西北迴族相似,服飾上也帶有回族的特點。顏色素淨,多青、藍色或藏青色布製成。少女也有著紅、綠色者。   東鄉族男子多穿短衫和深色坎肩,下穿及踝長褲。冬天穿山羊皮襖,在袖口處縫有黑色或紅色的寬邊 ...

東鄉服飾——深受宗教影響

  東鄉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肅臨夏地區)東鄉地區而得名。該民族自稱“撒爾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被稱為“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土人”等。主要分佈在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境內,少數散居在甘肅蘭州市和廣河、和政、臨夏等縣及新疆伊犁地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東鄉族人口數為5138 ...

東鄉概況

  人口為513805人。   民族概況   東鄉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肅臨夏地區)東鄉地區而得名。該民族自稱“撒爾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被稱為“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土人”等。主要分佈在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境內,少數散居在甘肅蘭州市和廣河、和政、臨夏等縣及新疆伊犁地區。根據2000年第五 ...

東鄉的民居屋“莊窠”

     東鄉族把居住的家院叫莊窠,莊窠多半依山而築,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牆圍住,內有空地,有的四面蓋屋,有的三面蓋屋,有的朝南朝西向陽面蓋橫折的兩面房,也有的只蓋一排房,多為土木結構的兩面房。房屋的建築除了門、窗以及梁檁椽用木製以外,其餘都用泥土砌成。   東鄉族人蓋房打莊窠,一般沒有擇地看風水的講究。但受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