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惑:梁惠王——於國盡心,移民移粟——民不加多;鄰國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2、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翻譯: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很盡心竭力的吧!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糧食運到河東。當河東發生災荒的時候,看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盡力的。鄰國的百姓並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1、困惑:梁惠王——於國盡心,移民移粟——民不加多;鄰國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2、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翻譯: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很盡心竭力的吧!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糧食運到河東。當河東發生災荒的時候,看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盡力的。鄰國的百姓並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上距孔子一百多年,他不僅“溫故而知新”,並且發揮創見,“深造之以道”,領悟得既正確又深刻,還能接著表達孔子思想在各方面的應用,使儒家形成完備的哲學體系。
司馬遷說他讀到《孟子》第一篇的第一段話,亦即梁惠王問孟子“何以利吾國”,他就“廢書而嘆”。我與他正好相反,不但不把書本闔起,反而急著想知道孟子如何 回答。接著,我的感受是驚喜連連,因為孟子的辯才無懈可擊,他的思想更是精微深刻,而辯才與思想結合起來所產生的氣勢,則為古今罕見。
首先,孟子與當時手握大權的諸侯見面時,當然明白這些諸侯想要的是什麼,是富國強兵,是稱霸天下。然而,他所提供的卻是仁政。一個人怎能“對牛彈琴”而仍然 充滿自信呢?這就有賴於口才了。孟子的口才來自豐富的學識與人生經歷。他隨口引述《詩經》與《書經》,顯示出超強的記憶力。因為這些資料是大家都接受的古 代經典,所以具有高度的說服力。光是背誦不算什麼,他還能靈活運用,把古典引入現實處境,讓諸侯無言以對,只能茫茫然地點頭認可。
孟子的仁政並非純屬理論,而是要從經濟政策著手。對農業社會而言,百姓只要平安度日,得以養生送死無憾,然後加以適當的教育,提升人倫秩序的水平,國家自然 上軌道。要推行仁政,國君必須減輕賦稅,照顧百姓,或者就抓緊四個字:與民偕樂。君民同心,天下怎能不治?孟子反覆說明如何進行經濟改革,但是並未引起諸 侯的共鳴。因為若要與民偕樂,則諸侯首先就得放棄“作威作福”的各種特權,還須剋制“好色、好勇、好貨”的無窮慾望,然後再經常聽取孟子的教訓。
孟子的教訓其實很好聽,因為十分生動。他實在喜歡說話,往往是國君提出一個問題,他就引申發揮為一篇演講,讓國君上了一課。孟子除了善於引述經典與史實之 外,還有創造格言的超凡能力。耳熟能詳的就有“守望相助”、“出爾反爾”、“緣木求魚”、“左右逢源”、“操危慮患”、“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等。至於較 長的句子更是所在多有,譬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但是,孟子光是以辯才取勝的嗎?當然不是,他主要是靠圓熟的思想體系。他為什麼再三強調“仁者無敵”?因為百姓歸向仁者,是出於無法遏阻的天性。那麼,人的 天性是什麼?他在與國君以外的學者辯論時,才有機會講明其中的道理。不過,自古以來,大多數人都被《孟子·滕文公篇》的第一句話誤導了。那就是“孟子道性 善,言必稱堯舜”。先看“言必稱堯舜”,這裡的“必”字當然是過於誇張了。事實上,孟子討論人性的幾個段落,並未特別提及堯舜。然後,他所道的“性善”, 是人性“本”善嗎?這是個更大的問題了。
孟子所說的是:人心有四端,從這四端引發、充擴、實踐之後,才有“仁、義、禮、智”這四種確定的“善”出現。因此,他一再使用“火之始然,泉之始達”,“水 無有不下”等比喻來描寫人性,意思是要肯定:人性是一種動態的力量。人只要真誠自覺(思則得之),立即會發現行善的力量由內而發,要求自己行善。我稱此一 說法為“人性向善”。把握這一點,才能明白孟子談修養、談養氣、談知言、談政治經濟、談治國平天下的一切理論。確立了這一點,人生重心立即由外轉向內,人 生價值也隨著主體而確立,但是孟子並不因此而忽略“天”。人生快樂自然不待外求,孟子清楚地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1、【原文】
孟子見梁惠王孟子見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員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 亦③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 '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徵⑤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⑧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⑨。未有仁而遺⑩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2、【註釋】
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諡號。公元前370年繼他父親魏武侯即位,即位後九年由舊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這裡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徵:互相爭奪。徵,取。 ⑥弒:下殺上,卑殺尊,臣殺君叫弒。 ⑦萬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馬拉的一輛兵車叫一乘,諸侯國的大小以兵車的多少來衡量。據劉向《戰國策。序》說,戰國末期的萬乘之國有韓,趙,魏(梁),燕,齊,楚,秦七國,千乘之國有宋,衛,中山以及東周,西周。至於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則是指擁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車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車百乘。 ⑧苟:如果。 ⑨饜(yan):滿足。 遺:遺棄,拋棄。
3、【譯文】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 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 '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 '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 '結果是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他們的擁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義放在後而把利擺在前,他們不奪得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反過來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也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說仁義就行了,何必說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