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植樹節為什麼定在3月12日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植樹節為什麼定在3月12日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期間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28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 “嗣後舊曆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佈《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週間為“造林運動宣傳週”,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於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於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行之。並由該部公佈《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週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

  世界上最早的植樹節

  綠色森林是人類生命的搖籃。因此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越來越重視植樹造林,並有了法定的植樹節。但世界上最早的植樹節,是美國內部拉斯加州制定的。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樹木稀少,土地乾旱,風沙很大。為了改善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狀況,莫頓先生在1872年4月10日倡議全民植樹100萬棵。其後,每年的這一天此州全民動員義務植樹。就這樣十幾年間,此州1000公里的荒山野嶺變成了森林,1885年,內部拉斯加州議會為表彰莫頓先生的功勞。以它的生日4月22日作為當地的植樹節,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植樹節。

  植樹文化

  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週為植樹節;朝鮮每年4月6日為植樹節;泰國把國慶節定為植樹節;菲律賓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義大利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美國各州都有植樹節,但由於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為植樹節;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舉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為植樹節……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我國植樹節是為誰而設立的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我國植樹節是為誰而設立的

  孫中山先生。中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於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將時間確定在每年清明節。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後的1979年,在重要領導人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相關規定: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明確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

  新森林法實行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將森林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實行嚴格保護,商品林則由林業經營者依法自主經營,以此來保護好各類林業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實現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

  此外,新森林法調整了林木採伐許可證核發範圍,採伐自然保護區以外的竹林不再辦理採伐許可證。非林地上的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林、護路林、護岸護堤林和城鎮林木的採伐,按照《公路法》《防洪法》《城市綠化條例》等規定進行管理。

  植樹節歷史: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唐李延壽《北史》列傳第五十二記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定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衝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瞭解之後,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定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陝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陝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鍾,十分喜愛,並且廣為種植,現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徵,被確定為市樹。

  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蕪的平原,樹木稀少,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透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後來經商議,於1932年發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植樹節帶來的效益:

  一場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義務植樹運動在中國持續開展了30餘年。全民義務植樹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論工作有多忙,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認真履行公民應盡的植樹義務。統計顯示,自1982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鬥,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第35個植樹節和首個國際森林日到來之際,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今天(11日)釋出《2012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下稱《公報》)。《公報》稱,中國人均森林面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還較少,區域、城鄉造林綠化發展還不平衡,國土綠化成果鞏固的任務艱鉅。

  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在此間表示,“美麗中國,綠色是根本。沒有了森林和溼地,豈能奢談山川秀美?”據《公報》介紹,2012年全國共有6億人次參加各種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植樹26億株。截至2012年底,全國參加義務植樹人數累計達139億人次,義務植樹640億株。

  國家林業局統計資料顯示,中國2012年全年造林601萬公頃,其中,林業重點工程造林274萬公頃,佔45.6%。截至目前,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71.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0.7萬公頃;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已分別達到39.2%和35.3%。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1、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孫中山,他於1925年3月12日逝世。所以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2、孫中山先生從小就喜愛植樹,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長著一棵已滿百歲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只有18歲的孫中山,千里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於成材。

  3、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植樹節為了紀念

  1、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   2、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3、1928年,為紀念孫中 ...

202x年植樹節為了紀念而定的 植樹節要知道這些

  植樹節和他緊密相關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這個節日和我們偉大的孫中山先生緊密相關。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逝世。1928年,為紀念其逝世三週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此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

植樹節為了紀念 植樹節為了紀念哪位人物

  導語:我國植樹造林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樹節設立的意義就是為了保護所以大家要引起重視。那麼,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位人物?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位人物   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逝世。孫 ...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之推,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相關典故:"之推綿山焚身"("割 ...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 冬至節氣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冬至節氣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吃餃子最初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而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 ...

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由來 冬至餃子夏至面是為了紀念

  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由來 冬至餃子夏至面是為了紀念誰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而夏至吃麵是因為該時節正值小麥剛收割,做面最合適。   6月21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麵。在民俗迴歸的當下,凡是跟夏至節令沾邊兒的吃食都賣得不錯。按照老北京的風俗 ...

六一兒童節為了紀念 六一兒童節是的節日

  六一兒童節為了紀念誰 六一兒童節是誰的節日   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抄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 ...